會場照片
2019年9月27日,《中醫藥文化》第七屆學術工作坊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成功召開。本次工作坊由《中醫藥文化》編輯部與南開大學余新忠教授聯合召集,來自複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大學、南京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以及美國華盛頓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海內外專家學者就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
梁尚華教授
開幕式由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書記、常務副院長、中醫文獻所所長梁尚華教授主持。
王鍵院長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王鍵院長致歡迎辭,並對江南文化背景下研究醫療社會文化史的意義給予充分肯定,指出區域文化研究有著很好的傳承和深厚的積澱,江南地區,人傑地靈,獨特的社會文化背景爲醫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生態環境,江南文化對中醫藥學産生了深遠影響,此次工作坊對江南視阈中的中醫傳承、開放和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現實意義和前瞻意義。
趙詠芳處長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處趙詠芳處長對《中醫藥文化》系列學術工作坊活動帶來的積極學術影響給予了充分肯定,提出通過工作坊平台,聚焦中醫藥人文領域的學術熱點並進行深入地探討,對于豐富我們對醫學史的理解具有重要價值,將江南文化與醫學史研究結合,對凝練中醫藥人文學科特色、研究方向亦有新的啓發。
李海英主任
《中醫藥文化》編輯部主任、常務副主編李海英對此次工作坊的籌備情況進行了介紹,指出本次工作坊精選了19場學術報告,主題從曆史學、文化學、社會學等多角度、多學科切入,皆爲江南地域文化語境中醫療社會史方面的最新研究。綜觀此次工作坊,將學科交叉融合創新與期刊品牌專欄建設相融合,內容豐富,思維開闊,啓發深遠。
主題論壇一
余新忠教授
南開大學曆史學院余新忠教授《明清以來江南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的現實與可能》認爲中國的醫療社會史正被視爲極富潛力的新的學術增長點,通過梳理明清以來江南醫療社會史的研究現狀,提出要通過專題史和地域史的結合,把醫療史放在地域的脈絡中研究,讓江南豐富的疾病醫療史資源真正成爲可展現江南豐富性、獨特性的資源,並進一步強化生命史學和醫療知識史的研究。
周武研究員
上海社會科學院周武研究員《近代以來江南區域變遷的若幹問題》梳理了近代以來江南區域的變遷,提出不研究上海無法了解江南的近代變遷,不研究江南無法了解上海的來曆及曆史底蘊,江南史、上海史研究的結合將會對近代江南醫療文化史研究帶來新的切入點,將對中醫的思考融入到整個江南文化的曆史。
張劍研究員
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張劍研究員《從萬巴德到李宗恩——跨文化視域下的熱帶醫學》以熱帶醫學奠基人萬巴德與李宗恩爲例,講述他們在熱帶醫學傳播領域作出的貢獻,面對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提出要突破民族、國家和不同文化傳統的藩籬,分析促進與阻礙科學發展與傳播的因素,才能更能清楚地認知科學的發展與傳播。
馮賢亮教授
複旦大學曆史系馮賢亮教授《曹庭棟:盛清時代江南一位養生學家的生活》通過清代江南養生家曹庭棟的具體養生生活實踐,提出僅從醫療文獻角度來解讀醫家是不夠的,而應關注他們生活史如飲食衛生、居室設計及護幼保健等方面的內容,以呈現出江南醫家養生理念的豐富性和立體感。
主題論壇二
馮玉榮教授
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馮玉榮教授《明清江南醫者與講會、文社、講經會》以“一體堂宅仁醫會”、《本草彙言》與“同社”、“侶山堂”講經會爲例,梳理了明清時期出現的儒醫講會、文社與講經會,提出這種以文會友,研經講學的方式對醫者的關系網絡和知識路徑的推動作用及其對中醫文化交流的指引與啓迪。
劉鵬研究員
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劉鵬研究員《<紅樓夢>鼈血柴胡背後的用藥地域化與醫家爭論》通過《紅樓夢》鼈血柴胡不同的用藥案例,引出了鼈血柴胡用藥方法背後的地域性特點與醫家爭論,並從多元視角如疾病、地域以及醫者對于傳統的態度等方面,思考其對醫者用藥的影響。
楊奕望副教授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楊奕望副教授《世醫、儒醫、禦醫——清末江南名家陳蓮舫的醫事與醫道》從名醫到禦醫、經方到時方、承啓到薪傳三個角度梳理了清末江南名醫陳蓮舫的行醫之道與醫學生涯,提出要進一步深入研習陳蓮舫醫案及批注,剖析其理法方藥等醫學思想,挖掘陳氏與晚清政商名人的交往,爲陳氏研究乃至清末社會研究提供另一種可能。
主題論壇三
高晞教授
複旦大學曆史系高晞教授《謝觀<中國醫源流論>與呂思勉<醫籍知津>之比較研究》從曆史的本源分析了謝觀的《中國醫源流論》與呂思勉的《醫籍知津》之間的關系與淵源,提出要注重從學術的角度去考量知識結構和學術思想,才有可能回歸到曆史的真相。
胡真教授
湖北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胡真教授《修和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武漢葉開泰老字號的前世今生》通過梳理武漢葉開泰老字號的曆史淵源及發展脈絡,介紹其目前發展的文化傳承與特色優勢,爲當今中醫藥傳統老字號企業轉型與發展提供了路徑與啓示。
Sean Bradley博士
華盛頓大學Sean Bradley博士《鑒定本草傳統中的植物物種》從東西方文獻學雙重研究視角,以沒藥和阿魏爲例,探討如何通過植物學、語言學、曆史學和醫學的方法來研究和甄別不同的草藥,對認知域外中藥的傳入具有啓發價值。
章原副研究員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章原副研究員《從宋代筆記看江南地區的醫療文化》以宋代筆記中的醫學文獻爲基礎,從江南民俗與醫療文化、城市生活與醫療文化、巫醫盛行的醫療活動三個方面展現江南的社會醫療文化,從挖掘史料層面對江南地域傳統醫學史的研究有所補充。
楊妍研究員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妍研究員《中醫科研在新加坡的特征和發展進程》從醫學社會文化史角度切入,梳理了從1880年至今三個階段中醫科研在新加坡發展特征和曆史進程,從新加坡中醫藥立法、當地中醫藥學會的活動、當地的中醫藥期刊等角度展開,爲中醫藥“走出去”戰略提供了借鑒。
青年學者論壇
李鐵華副研究員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李鐵華副研究員《抗戰時期江南中醫藥文化在中西部的傳播與影響》以海派紹籍醫家張子英爲例,梳理了抗戰時期江南中醫藥文化在中西部的傳播與影響,並提出要關注張子英等在民國時期名氣不大的醫生,肯定他們對江南醫藥文化發展的推動力量。
張田生副教授
曲阜師範大學張田生副教授《對清代溫病學說中江南地域性的反思》以反思江南地域和溫病本身的關系爲切入點,分析了江南地域性在清代溫病學說的表現,提出不能強行去尋找知識本身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意識很重要,但史料依據才是根本。
邴守蘭副研究員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所邴守蘭副研究員《期刊視角的近代上海名醫文化概略》以近代中醫藥期刊爲切入點,系統研究近代上海名醫的文化傳承方式,探尋近代中醫不廢與中醫藥文化複興的原因,認爲上海名醫深受江南地域文化影響,又重視吸收和借鑒西方醫學,形成了異彩紛呈的海派中醫特色。
崔軍鋒副教授
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崔軍鋒副教授《近代中國女西醫師群體論述》以第一、二代著名女西醫師爲討論中心,探索了晚清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女性醫者角色及其職業選擇,反映了近代中國醫學教育體制的多元化。
代玄烨博士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代玄烨博士《江南古徽州文化視域下的新安醫學》從古徽州的人文生態環境、人文曆史變遷及徽商經濟的支持三個角度,梳理了新安醫學的萌芽、成形、傳承、發展,展現出地域文化對醫學發展的重要支撐意義。
謝朝丹博士
上海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謝朝丹博士《江南文化視域下明清上海何氏世醫的承啓》以上海何氏世醫爲例,梳理江南文化孕育下醫學家族的源流承啓,以展現江南文化對上海醫學流派傳承發展所産生的積極作用。
江略博士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江略博士《地方知識的形成和變遷》以明清到近代紹興地區各派醫學名家醫學理論和實踐爲線索,分析醫學知識在一個地方如何生根發芽、發展和演化,以期對地方醫學知識的建構提出見解。
最後,余新忠教授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總結發言:綜觀整個醫療社會史研究,江南醫療史的研究地位並不突出,比較缺乏從地域史的脈絡展開,因此,通過專題史和地域史結合的模式,讓江南豐富的疾病醫療史資源成爲展現江南的豐富性和獨特性的源泉,是非常有意義的時代命題,從中醫知識史入手,構建融通內外的生命史學體系,亦是一個開拓性的學術視角。“江南視阈下的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核心的議題是江南,研究應該是放在江南的地域中或者江南的視野中展開,做地域史、區域史的核心是要充分意識到空間的存在及其互動,既要有清醒的地域意識,了解知識與經驗的産生的地域特質,又要脫離地域的限制,總結和思考一些普遍性的知識。通過地域史的研究,推動對中醫知識與文化的研究,呈現出具有共通性的曆史經驗。總之,醫療史研究不能只有一種方法一種理念,必須要有新的理念和方法,不斷地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來推進研究,才可能讓醫療史研究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年輕學人加入其中,共同推動學術的融合發展。
與會人員合影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
《中醫藥文化》編輯部
2019年10月
編輯: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