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納入調查的飲料飽和脂肪,每100毫升介于零至0.7克,主要受飲料中的牛奶等動物成分材料影響。但含有最高飽和脂肪的非酒精包裝飲料,飽和脂肪含量仍屬于A級營養等級標簽的限定範圍內,因此調查以飲料的含糖量爲級別評估。
報告合著者史密斯博士(Benjamin Smith)也是“未來食品安全中心”(Future Ready Food Safety Hub)主任。他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對于本地市面上有六成非酒精包裝飲料的糖分屬于C級,不感到意外。
營養等級標簽須列明飲料含糖百分比,方便消費者快速比較同個等級飲料內的糖分。C級意味著每100毫升的飲料中,有超過5克的糖分,D級則是10克以上。
針對本地市面上非酒精包裝飲料的營養數據調查發現,六成的飲料糖分高,屬于C級的占46%,D級的則爲14%。C級意味著每100毫升的飲料中,含有超過5克的糖分,D級則是10克以上。
“糖不一定不好,比如運動員一般會通過含有一定糖分的運動或維生素飲料,來補充碳水化合物和電解質,(含糖)也讓飲料更好喝。但複雜的是,很多人認爲運動和維生素飲料整體來說是較健康的選擇,但對不活躍的人不一定如此。”
報告作者:糖未必不好重點是提高公衆教育
研究團隊在2020年7月至9月,從12個地點的超市和便利商店,收集了883種非酒精包裝飲料上的營養標簽數據。當中35種飲料包裝沒列出營養信息。報告指出,這些商店售賣的飲料種類約占本地市場飲料種類的九成以上。
當局在2019年10月宣布,將規定所有在本地銷售的包裝加糖飲料,必須貼上注明A、B、C或D等級的營養等級標簽(Nutri-Grade)。較健康的A級和B級飲料可選擇貼上“較健康的選擇”標簽(Healthier Choice Symbol)或兩者都貼。
本地一項調查發現,市面上有六成的非酒精包裝飲料,糖分屬于營養等級標簽中的C級或D級。按照保健促進局要求,從今年底開始,這些飲料必須在包裝上明顯地貼上識別標簽。
維生素飲料糖分最高
研究團隊按照飲料材料和營養成分,把其余848種包裝加糖飲料分爲12大類別,包括亞洲風味飲料如玉米或龍眼紅棗等、碳酸飲料包括風味氣泡水、椰子水、糖漿類飲料、能量飲料、風味飲料、康普茶、加奶或冰咖啡、奶茶或冰茶、醋酸飲料、運動飲料,以及維生素飲料。
調查發現,41%的非酒精包裝飲料符合全國營養指南,因此符合條件貼上“較健康的選擇”標簽。近三分之一的飲料被列爲“低糖分”、6%被列爲“無糖”、5%則爲“無添加糖分”。能量飲料、康普茶、醋酸飲料和糖漿類飲料都沒有貼上任何“較健康的選擇”標簽。
他認爲,重點在于提高公衆教育,以及讓品牌和宣傳等方面更清晰。考慮到許多公司在營養等級標簽還未推出時,已更努力地采用新方法減低飲料糖分,史密斯相信這個營養等級標簽舉措,可協助飲料公司制定標准,同時協助消費者做出更知情的選擇。
不包含在調查中的飲料則有蔬菜果汁和飲料,如從濃縮果汁制成的氣泡水果飲料;茶包、速溶咖啡、咖啡膠囊和豆莢;以及酸奶飲料。
一項針對本地市面上非酒精包裝飲料的營養數據調查發現,六成的飲料糖分高,屬于C級的占46%,D級的則爲14%。維生素飲料的糖分平均最高,每100毫升的糖分爲2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