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廈門大學)
相信很多人都會熟悉濱下武志的名字,他對商品、金錢、人的移動或流通特別重視,幾本能夠代表他學術路向的著作都先後翻譯成中文,包括:《香港大視野:亞洲網絡中心》(1997、香港商務印書館),《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貿易圈》(1999、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近代經済史硏究:清末海關財政與通商口岸市場圈》(2006、江蘇人民出版社),《東亞的複興:以500年、150年和50年爲視角》(2006、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東亞與全球經濟》(200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中國近代經濟史的領域裏,他的著作引起了很大的關注。濱下教授的網絡論、經濟圈說法、中心與邊緣視角、海洋關懷,都獲得海內外學術界的好評。
2021年7月18日,濱下教授的一本新作《資本的旅行——華僑、僑彙與中華網》發布座談會正式舉行,該活動由華中師範大學亞洲研究院及中國近代史研究所聯合主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協辦。濱下教授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著名曆史學家,曾任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龍谷大學教授,現任公益財團法人東洋文庫理事及研究部部長,同時爲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兼亞洲研究院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爲中國社會經濟史、東亞經濟史、東南亞華僑華人史等。濱下教授在朝貢體系、亞洲貿易圈、中國海關財政、海外華人華僑多個領域都有突出的貢獻,曾先後被美國曆史學會及美國人文及科學院聘爲外籍院士,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國學論壇頒發學術貢獻獎。本次座談會是以網絡會議形式舉行,近五百名學界同仁進入會議室參與活動。
華中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馬敏主持會議,首先對濱下教授和兩位特邀與談人做簡要介紹。隨後,濱下教授就其著作的寫作背景、研究方法和主要觀點進行闡述。《資本的旅行》是作者從1970年代後半期到21世紀初(約30年間)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含香港)和東南亞(尤其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多次田野調查、資料收集和專題研究而成。本書原著出版于2013年,至今年4月份出版中文譯本。濱下教授指出寫作本書時受到1970-1980年代亞洲四小龍經濟蓬勃發展、1980-1990年代華南地區鄉鎮企業崛起、僑批資料大量被整理與出版等多重背景所影響,學界對東南亞華商網絡、僑彙、華人華僑研究展開了熱切的討論,由于他個人對區域經濟、亞洲金融、彙豐銀行曆史興趣較濃,接觸到彙豐的馬六甲和仰光分行、新馬泰僑批局的資料後,決定從曆史的角度去考察19世紀後半期以來的東南亞和華南地區的華僑、僑彙和所形成的“中華網”。濱下教授指出他是以僑批爲研究的切入點,考察與僑批活躍的相關活動,不過僑批的涉及面廣,牽涉到郵政史、交通史、海關史、商貿史、金融史、全球史等多個重要課題,濱下教授認爲可從東南亞和中國華南區域網絡來考察,連接東南亞、華南、亞太等不同區域,從僑批的社會經濟和文化作用、僑批的流轉過程來總結東南亞與中國華南區域金融市場來進行論述,指出由僑批所推動的區域性商貿投資網絡和跨區域金融市場網絡。
與談人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副院長馮立軍教授認爲濱下教授在“朝貢體系”“亞洲海域”以及“華僑網絡”三個領域所取得的成果影響巨大,他分別從選題的重要意義、研究方法的創新、多元視角的論證方法,與及可進一步探討的主題等四個方面來分享自己對本書的看法。馮教授指出本書從亞洲經濟圈的視角出發,通過對存在于華僑華人以及華僑華人經濟中的關系網、有關信息交換的互動網、物品與人移動的聯系網,和代表著社會性關聯及其轉型的關系網的系統考察,歸納出僑彙在亞洲金融貿易體系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通過對廣域體系內的各種內在因素和相互聯系分析,通過跨越時代的華僑華人研究來洞察當代中國,以構建新時代的亞洲史和亞洲經濟史,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的選題非常恰當。本書之作,由國別拓展至超越國家的廣域地區來研究地區經濟史,將華僑華人以及中華網置于整個亞洲範圍之內進行研究,是十分難得的。在對移民和僑彙的闡釋中采用網絡概念將華僑與印僑進行比較研究,以得出不同族群關系網的差異,可謂展示了各種各樣的網絡模式。本書在論述中采取了點、線、面三位一體互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注重時空轉換,從朝貢體系、帝國殖民地關系以及改革開放背景等不同階段進行長時段考察,對華僑華人、中華網的早期形態、發展演變的曆史延續性和過渡性有一個全面的認知。馮教授結合自身的研究經驗和興趣,認爲本書中提及的東南亞曆史中的印僑是非常值得研究和進一步拓展的課題。
第二位與談人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講席教授燕紅忠指出,本書創新性地考察了移民、貿易、僑彙三位一體的關系網絡的發展過程、現實表現和未來趨勢。他結合自己的研究專長,從金融史和貿易史的視角來討論本書,強調僑彙與金融市場的緊密關系、彙款與區域貿易結算、以僑彙爲內容的金融文化與信用特點三個方面來闡述。據燕教授分享,濱下教授在著作中指出僑彙業者通過私人、信局及其聯號、銀行等互爲連接,形成了一個橫跨外彙、金銀、商品市場的金融市場網。信局並非一接到委托就立即彙款,而是等收集到一定金額的資金或利率較爲有利時才處理彙款業務。業者對金融市場的操作包括:利用各地的彙率波動來買賣貨幣,或者利用新加坡和香港的黃金差價套取盈利的同時來實現彙款;或者進行貨幣期貨的投機來賺取利潤,呈現出許多現代化的金融手段。僑彙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香港金融市場,積極開展各種投機和投資活動,以彙豐銀行爲代表的國際金融機構無疑也參與到僑彙業務中,這極大地擴展了地區間資金流的規模以及金融市場的覆蓋範圍。僑彙也是調整近代中國實現貿易入超局面的重要手段。僑彙不僅是向國內的彙款,還在貿易投資和貿易結算的金融關系中占據重要地位,是數以千萬的華僑向國內彙款的渠道與商品及外彙市場相互聯系,最後達到了擴大金融市場的效果。曆史上形成的華南與東南亞之間、印度與東南亞之間的貿易和移民關系也包含在僑彙的金融市場之內,發揮了進一步擴大金融影響的作用。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兼亞洲研究院副院長李培德就與談內容進行總結,他指出此次座談會的設計是希望從華僑史和金融史兩個角度來展開討論,兩位與談人都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角色,爲本書給與很詳實的解讀。濱下教授學識淵博,這本書可以說是他對僑彙問題研究三十余年來的綜合,無論是排除萬難的研究態度或在複雜的資料上建立宏觀的理論和框架,濱下老師的經曆都很值得我們學習。有一點可以補充的是,本書第五章和附錄中大量列舉了戰前日本對南洋華僑問題的研究報告和資料,都是難得一見的珍貴材料,直到今天,對我們研究東南亞華人華僑仍有很高的利用價值。
隨後進入了與會嘉賓和聽衆的提問環節。中國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虞和平認爲濱下教授的研究,對人流、物流、資金流的理解十分有幫助,並就新書的名稱爲何取“資本的旅行”與濱下教授交流。濱下教授指出僑批雖大部分是華僑寄回故鄉親屬的日常生活用款,但是僑批在彙寄過程中因參與到金融市場的運轉,僑批業的彙兌網成爲海外華人與中國金融資本運行的重要內容,書名“資本的旅行”無疑是對資本概念的一種動態理解。
複旦大學曆史系朱蔭貴教授對濱下教授在這個領域所積累幾十年的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擴展表示欽佩,本著作一定程度上在全國學術界引起關注,可進一步推動學術界對相關課題的研究。
北京科技大學張梅教授就印度的僑民曆史進行提問,濱下教授對有關印度在東南亞地區移民的研究成果給與概括式介紹,逐一提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印度本土等地區的情況,指出其在英系勢力範圍內特別活躍的原因。
甯波大學龔纓晏教授認爲本書有著敏銳的觀察能力,並且能與宏大的敘述和微觀的考察互相結合,對各不同地區華僑社會的差異性也有很好的論述。
中國人民大學何平教授指出濱下教授的著作能進一步加深我們對西方近代金融體系的認識,其實也就是在與東方進行商業貿易的過程中不斷完善的結果。
廣東五邑大學劉進教授認爲本書雖然探討二戰前的僑彙,但基于曆史演進的原因,對改革開放後的僑彙也有很好的啓發,他就1949年到1978年之間的僑彙與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關系問題向濱下教授請教。
華中師範大學魏文享教授提出本座談會的熱烈討論,好比一場思想性的旅行,帶給我們很多不同概念的碰撞。本書是濱下教授對亞洲金融貿易圈研究體系的重要一環,僑批市場是一個高度組織化、制度化和國際化的網絡,爲僑彙具有長久生命力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濱下教授回應僑批局的聯號關系是其能在現代金融中立足的重要因素。
華中師範大學馬敏教授作最後總結,認爲濱下教授的著作是一個長時段、大視野的研究,裏面包含了大量甚有啓發性的問題意識,可以預見該書必能在學術界引起很大的反響,建議今後還可以在學術期刊開辟專欄,以對本書進行系統性的討論,並推動相關領域的深入研究。
本座談會的講者和聽衆來自東京、北京、武漢、香港、台北、新加坡等多個城市,可以說是亞洲區內一次“中華網”的偉大盛會,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不減大家對本書的興趣和討論,兩小時的活動在融洽和熱切討論聲中結束。
責任編輯:于淑娟
校對: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