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細亞洲是亞洲的全稱,意爲“太陽升起的地方”。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廣袤、人口與民族最多的大陸,也是人類古老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怎樣將繁麗、壯美的亞洲文明一眼覽盡?如今,“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400余件組珍貴文物來自近50個國家,將由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彙聚交融組成的多彩多姿的亞洲文明風貌,呈現在中國觀衆面前。
觀展亮點
400余件文物聯袂呈現“大美亞細亞”
作爲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本次展覽彙集來自亞洲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的共400余件組文物。這些文物涵蓋兩河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等孕育的多個世界古老文明,其中109件文物來自中國。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這是我國首次舉辦、亞洲各國共同參與、通力合作的集大成亞洲文明專題展覽,參展國家數量、文物數量前所未有。本次展覽是國家文物局配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主辦的“亞洲文明聯展”系列文物展的主展覽。展覽正式籌備僅用時約3個月,各國參與熱情很高,克服了文物出入境的困難。
觀展解碼
全國各大博物館“國寶”組團亮相
長信宮燈 古代高效環保設計
河北省博物館館藏長信宮燈是一件人盡皆知的國寶,1968年出土于中山靖王劉勝妻窦绾墓。長信宮燈設計十分巧妙,燈體爲一通體鎏金、雙手執燈跽坐的宮女,神態恬靜優雅。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和燈罩六部分分鑄後組裝成的。
長信宮燈
宮女的左手托住燈座,右手提著燈罩。專家介紹,當宮燈點燃後,宮女手袖可作爲排煙管道,讓燃燒産生的碳灰,直接吸入銅人灌滿水的體內,這樣就過濾了汙染物,不會汙染室內空氣。宮燈的造型構造設計合理,許多構件可以拆卸。“這件文物可謂集科學性、實用性以及藝術性于一身”。
舞馬銜杯壺 完美展現盛唐氣象
陝西省曆史博物館藏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是一件盛唐著名銀器。1971年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
扁圓形的壺身頂端一角開有豎筒狀的小壺口,上置覆蓮瓣式的壺蓋,蓋頂用銀鏈與弓狀提梁相連,銀壺腹部兩側以模壓手法各錘出一幅凸起的駿馬圖像,馬口中銜有一只酒杯,其上揚的馬尾和頸部飄動的绶帶顯示出十足的動感。
專家介紹,這件文物造型綜合了我國北方遊牧民族攜帶的皮囊和馬镫的形狀,既便于行軍、外出時攜帶,又適合日常生活使用,表現了唐代工匠在設計上的匠心獨運。同時也是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的明證。
“曾侯乙”銅尊盤 首批禁止出境文物
展覽中,記者看到了被譽爲“最美青銅器”的“曾侯乙”銅尊盤。這件戰國早期文物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館。
“曾侯乙”銅尊盤局部
尊盤由上尊下盤兩件器物組成。尊敞口,呈喇叭狀,上飾蟠虺镂空花紋。尊頸部飾蕉葉形蟠虺紋,四只圓雕豹形伏獸攀附其上。軀體由透雕的蟠螭紋構成。腹、高足皆飾細密的蟠虺紋,其上加飾高浮雕虬龍四條,層次豐富,主次分明。尊盤鑄造工藝複雜,采用了陶範法、失蠟法、釺焊、鉚接等多種工藝精工制作而成,全器造型優美,紋飾繁複,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之一。
各國瓷器“兄弟”共講亞洲青花故事
青花瓷是中華傳統名瓷之一,産生于唐代,興盛于元代。你知道嗎?其實,青花瓷不僅在中國被當做“人間瑰寶”,還是中國曆史上獨具特色的外貿大項,廣受世界各國人民歡迎。在本次的展覽中,來自各國的青花瓷器“兄弟”們就共聚一堂,一同爲觀衆講述青花瓷的亞洲故事。
湖北省博物館藏的“鎮館之寶”之一——青花四愛圖梅瓶 ,2006年湖北省鍾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這件梅瓶通體繪青花紋飾,分三組,肩部飾鳳穿牡丹紋;腹部主體紋爲四個菱形開光,分別繪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周茂叔愛蓮,林和靖愛梅鶴,陶淵明愛菊;腹下部繪一圈仰覆蓮紋和忍冬紋。通體施白釉,釉面泛青,器內無釉,器體較厚重,具有元青花的典型特征。
來自日本的鍋島燒“青花雪景山水圖大盤”與中國的青花瓷有著緊密的“親緣關系”。
日本青花雪景山水圖大盤
專家介紹,日本江戶時代佐賀藩的鍋島家曾將購于貿易港長崎的中國産品敬獻給了德川將軍家。其中就包含了中國景德鎮生産的瓷器。然而,明清政權交替期出現的混亂狀況使得日本無法再購入景德鎮瓷器。到了1610年,九州的有田地區成功從朝鮮引進技術,燒制了首批日産瓷器。于是,鍋島府就開發了技術工藝堪與景德鎮瓷器媲美的瓷器,並敬獻給將軍府。這就是鍋島燒。“鍋島燒基本形態爲具備高圈足的圓盤,無論外形還是尺寸都嚴格遵守規格。同時,在設計構思方面也極盡洗練,與民窯風格大相徑庭。”
展覽中,另一件來自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由沙迦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青花瓷盤這次來到中國,則可算是“回國省親”。據介紹,它是公元16世紀,從中國景德鎮經由阿聯酋管轄的一個海港——豪爾費坎進口而來。
阿聯酋青花瓷盤
外國文物展現中外文明互鑒
新加坡粉彩蓋盅 突出實用體現交融
展覽中還有不少外國文物都體現著曆史長河中,中國文化對亞洲各國文明的涓涓濡染。據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館長陳威仁介紹,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此次參展文物共有18件,其中一件光緒年間的粉彩蓋盅就是展覽的重量級展品。
新加坡粉彩蓋盅
這種獨特器形在當地被稱爲“Kamcheng”,在福建方言中是指“帶蓋容器”,尺寸多樣,用于盛裝米飯、湯和其他食物。較小的帶蓋容器用來裝化妝品,此處這樣的大型容器實屬罕見,只有非常富裕的家庭才會使用。人們在婚禮上擺出、使用顔色鮮豔的帶蓋容器,不富裕的家庭每逢這種場合只得向他人借用瓷器。
陳威仁說,這些實用瓷器生動體現了文化的一種交融。“首先這些是中國制作的外銷瓷,材質是中國的,風格融合了葡萄牙等地的審美觀,由于這些瓷器是實用餐具,又融合了當地人的用餐方式。”
日本銅铎 無聲演繹文化傳播曆程
铎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樂器。而展覽中一件來自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流水紋銅铎卻是純正的日本文物,它無言地演繹著文化傳播交流的曆程。
日本流水紋銅铎
據介紹,公元前5世紀至3世紀,中國的水稻栽種技術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群島,日本隨之進入農耕社會,同時也開啓了金屬世紀。金屬器皿也是由中國和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銅铎源頭可以追溯至中國的銅鈴和朝鮮半島的小銅铎,但日本的銅铎尺寸更大,表面飾有花紋,具有鮮明的日本群島特征。其中有一種繪畫銅铎,描繪了用杵搗舂的人物以及儲存谷物的倉庫,可見它是與農耕儀式密切相關的祭器。“這只制造于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的銅铎雙面均繪有圖畫。用于懸挂的挂紐上繪有青蛙,下緣繪有排成一列列的魚兒,而另一側下緣繪的則是排成一列列的小鹿。或許是由于青蛙和魚與水稻栽種有關,鹿則與種植中的撒種和插秧有關,所以繪制了這些圖案。”
斯裏蘭卡“三語碑” 見證千年友誼延續
一件來自斯裏蘭卡的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年代可追溯至公元1409年,現藏于斯裏蘭卡科倫坡國家博物館,展覽中我們能夠觀看到它的精美複制品。
來自斯裏蘭卡的鄭和《布施錫蘭山佛寺碑》
專家介紹,這件《布施錫蘭山佛寺碑》1911年該碑在斯南部港口城市加勒發現,是中國明朝航海家鄭和于永樂七年,即公元1409年,下西洋前在南京刻好,隨船隊抵達錫蘭國,即今斯裏蘭卡後,在寺院布施時所豎立。
“這件石碑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是以中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三種文字镌刻,所以也稱‘三語碑’。”其中,中文內容主要是明朝皇帝對佛祖釋迦摩尼的頌揚和敬獻禮單,泰米爾文和波斯文主要是對印度教保護神毗濕奴和伊斯蘭教真主安拉的頌揚。可以說,“三語碑”見證了兩國延續千年的友誼。
觀展提示
展期:2019年5月14日 至 8月11日
展廳:國家博物館北2、北3展廳
來源:北京晚報
監制:栗晨 洪燕傑
記者:孫樂琪
攝影:甘南、國家博物館官網
流程編輯: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