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赴美上市的消息一直備受關注,最新消息顯示,拼多多將于7月26日在美股正式上市,並通過遠程在上海陸家嘴舉行敲鍾儀式。據了解,拼多多IPO定價22.8美元,相當于288億美元市值,相當于2019年預計淨利潤的37倍市盈率。
而就在上市前夕,拼多多卻遭到一家名爲“爸爸的選擇”(Daddy’s Choice)的尿不濕生産商發起的假冒商品侵權訴訟。對沉浸在即將敲鍾上市的喜悅中的拼多多而言,這好比一盆冷水從頭潑下。事實上,從誕生到上市,拼多多一路備受爭議,而對于即將敲鍾登陸資本市場的拼多多而言,上市公司的身份是否會讓“野蠻生長”的拼多多從此戴上“緊箍咒”?
拼多多即將敲鍾上市
中國的電商經曆了近20年的高速發展,以阿裏巴巴、京東爲代表的零售電商生態日臻完善,很多人認爲,不可能再有新形式的電商平台出現,而拼多多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産生的“新電商”平台。
如果說上市是一家公司的考試,那拼多多交出的成績單可以用“靓麗”來形容。據其最新更新的招股書顯示,拼多多2017年全年GMV(交易總額)超過1400億元,全年收入達到17.44億元。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12個月間,拼多多GMV達2621億元,活躍買家數達3.44億,活躍買家平均消費額從674元增至763元。2018年第二季度,拼多多的平均月活用戶達1.95億,較第一季度增長17%。從數據來看,拼多多平台收入保持著高速的增長。
更新後的招股書披露,拼多多計劃于7月26日IPO,估值或將達到200億至240億美元,計劃將40%的募資款用于增強和擴大公司現有業務,40%用于技術研發,剩余資金會用于日常公司運營和潛在投資項目。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好看的“成績單”,拼多多的“親友團”也是讓市場刮目相看。除了在IPO前獲得騰訊和紅杉資本分別增持2.5億美金外,在人才方面,繼百度集團前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受邀擔任獨立董事之後,高盛前總裁約翰·桑頓亦受邀與陸奇和楊榮文共同出任拼多多顧問委員會委員。
假貨或成上市風險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就是這樣一首“神曲”,讓很多還不知道“拼多多”是“何方神聖”的消費者,記住了這個名字。消費者對拼多多的認知速度之快,似乎從拼多多的發展速度中可見一斑:從“一億人都在拼”,到“三億人都在拼”,拼多多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在看似已經牢固的中國電商領域“劃出”了一道口子。
借助近年來社交網絡的快速發展,拼多多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但是正如淘寶當年乘著網購的“春風”快速壯大那樣,步伐邁得太快的拼多多也同樣備受行業的爭議,商品假貨、商家扣款等等的問題層出不窮,也讓拼多多體會到了開始發展而忽視平台管理所帶來的“痛”。
“我們並不在意其他的商業模式,只關注顧客體驗。只要你在中國購物過幾次,也許只要三次,你就會有自己的答案。”在談到拼多多是否是競爭對手時,京東CEO劉強東認爲拼多多的體驗並不能對京東造成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資本市場對于假貨問題一向更爲重視,拼多多赴美上市也很可能會受假貨問題而有所影響。對于假貨問題,拼多多表示采取了與比傳統電商更嚴格的政策,如假一賠十,按批次賠付等。拼多多更在招股書中表示,依據平台與商戶間協議,當商戶出現出售假貨和延遲發貨或者虛假發貨等行爲時,商戶被扣除的消費者賠付金均將被以全平台可用的代金券形式全額發放給該批次消費者,平台自身收入與不良商家扣除的消費者賠付金無任何關聯。
“目前圍繞拼多多的各種聲討大多數都只是停留在用戶的一些分散的聲音當中,但是作爲一家上市企業,不僅面臨著證券市場的監管,同時還會面臨諸如做空機構這樣的市場化行爲的挑戰。如果平台真的存在硬傷,分分鍾將會變得一文不值。”在業內人士看來,當拼多多登陸資本市場後,這些圍繞體驗的紛爭,將可能成爲拼多多作爲一家上市企業面臨的更大的挑戰。
社交電商發展存變
從阿裏巴巴和京東近年來發布的財報可以看到,如今電商平台的發展增速已經明顯放緩,用戶增速也已經走過了高峰期。但是在另一邊,從微信公布于的數據顯示,微信和 WeChat 的合並月活用戶數量超過10億,圍繞著微信的社交網絡已經成爲了每個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場景,社交電商的走紅,則正是看到了將買買買與微信社交關系整合所帶來的巨大商機。
在國內社交電商的道路上,拼多多並不是“唯一”。早在去年4月,58同城宣布旗下二手交易平台轉轉獲得了騰訊2億美元投資,同時也獲得了微信的資源支持,而在今年7月,轉轉更是低調入駐了微信錢包“九宮格”,用戶可以更加方便的在轉轉上面淘好貨還可以直接通過微信分享。
同樣“低調”的社交電商美麗聯合集團和騰訊的關系則更加“源遠流長”。在今年1月,京東與美麗聯合集團共同宣布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資公司。而合資公司將專注于運營微信社交生態中的電商平台。到了 3月,京東與美麗聯合集團聯手成立的“微選”正式上線,直接占據了微信的“購物”的入口,而無論是京東還是美麗聯合集團,背後的投資方都能找到騰訊的身影。
“社交電商與傳統電商相比可以更好地與用戶進行互動,從而通過個人魅力促使用戶下單。就這點而言,一些粉絲數量較多、魅力時尚感等個人優勢較足的商家更適合嘗試轉型社交電商。”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網行業都看到社交電商帶來的高交易額以及不菲盈利,企圖蠶食市場份額,分得一杯羹。“但是社交電商在現今的發展中還存在用戶隱私保障欠缺、信任機制不健全、行業標准不夠完善等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交電商的發展,讓行業整體的格局還存在很大的‘變數’”。
南方+記者 葉丹 實習生 葉子穎
【作者】 葉丹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