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來自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等17國的近80名中東歐青年代表,參加“未來之橋”第三屆中國—中東歐青年研修交流營,走進浙江省甯波市北侖區柴橋街道瑞岩社區,學剪紙、練書法、看舞龍、觀武術,感受中國傳統民俗文化。
圖爲中東歐青年代表,在北侖區柴橋街道瑞岩社區跟著民間藝人練習書法。
陳張坤攝(人民視覺)
5月中旬,在國家體育場舉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晚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8000多名演職人員獻上各具特色的歌舞表演。據俄新社報道,在嘉年華活動上演唱了《今夜無人入睡》的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說,活動爲促進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活動,他深深感受到文化間的交流和相互融合。他還認爲,音樂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它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沙特阿拉伯決定把漢語列入沙特學校和高等學府的教育課程,使沙特學生有機會接觸多元文化。沙特文化部還設立了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王儲文化合作獎,支持中國高校學生的優秀研究成果,鼓勵阿拉伯語和漢語書籍互譯,支持藝術、文學和知識方面的創新作品,以推動中國和沙特兩國間文化交流互鑒。
人文交流具有人文性、長期性和持續性的特點,對促進中外民心相通和中國擴大對外開放事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中外人文交流是黨和國家對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夯實中外關系社會民意基礎、提高中國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途徑。
人文交流與政治互信、經貿合作一道,共同構成了中國大國外交的三大支柱,爲政治和經貿外交保持了人文溫度。
近年來,中外人文交流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就,具有全領域、全方位的特點。一方面,在九大高級別中外人文交流機制的引領和推動下,中國與相關國家在教育、科學、體育、青年等領域的活動交流非常活躍。另一方面,“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大型系列項目陸續推出,形成了規模效應,呈現出系統性、持續性、開放性的特點。
中外人文交流特點鮮明、亮點頻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除國家層面的大型人文交流項目外,各省區市也推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項目。二是加強了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中印、中非、中阿的人文交流。三是從重項目、活動開展,到重更深層次的民心相通;從重實踐,到重理論研究;從重英語國家和地區,到重非通用語國家和地區;從重講述、傳播,到重接受和效果。四是高校加大了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力度,來華留學生的人數曆年增加,將成爲未來中外人文交流領域知華、友華的重要力量。
在擴大中外人文交流的過程中,語言互通領域大有可爲。《意見》指出,要構建語言互通工作機制,推動我國與世界各國語言互通,開辟多種層次語言文化交流渠道。
用對象國的語言來進行人文交流,可以增強對象國民衆的親切感和信任感,對促進民心相通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來,中國不少高校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實施了“多語種 ”人才培養戰略,發揮多語種優勢和學科特色,將中外人文交流、區域國別研究高端人才培養作爲發展戰略之一。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僅僅掌握語言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深入了解語言對象國的社會、曆史和文化。因此,中國高校的外語專業有必要實施改革,增強大文科意識,深化外語專業教學的人文內涵,注重學生的中外文史哲知識結構培養。學生通過外語學習對象國的文化和制度,了解其國情、民情、民族性,爲成爲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奠定必要的知識基礎。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格局和力量正發生深刻變化。中國要沖破在國際上“有理講不出,說了傳不開”的瓶頸,加強中外人文交流的理論研究至關重要。如加強高級別人文機制研究和頂層設計,尋找中外文化的契合點和共同話語研究,加大中外文化交流的一般性規律和成功案例研究等。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爲主、兼收並蓄。以我爲主,一是以中國的政治立場、文化立場爲主導,把握中外人文交流的方向,掌握主導權和話語權。二是主動性和問題意識。在人文交流活動開展中,針對誤解和偏見,主動開展相關活動,有針對性地糾偏,增進理解和親和性。兼收並蓄,就是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增強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此外,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我們要積極發揮中美人文交流、中歐人文交流的基礎建設作用,大力加強同中國周邊國家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人文交流,不斷完善亞洲文明對話機制等,最終實現“民相親、心相通”。
(本報記者賈平凡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