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善堂。”
民間慈善機構善堂組織以強大的文化生命力,在潮汕地區傳承上百年至今,與時俱進加入時代元素,除了保留傳統的慈善救濟項目,也逐步向社會民生保障服務轉型。
自潮人乘紅頭船下南洋以來,善堂文化也隨著番客,離鄉背井“出海”。11月,隨著新加坡潮州節在線上走紅,走向南洋的善堂文化也再次引發人們關注。
那到底潮人善堂有什麽樣的曆史?發展至今,善堂的公益模式有什麽變化?走向新加坡的善堂現狀如何?南方日報、南方+記者進行了采訪。
善堂文化根植潮汕土地
11月中旬,汕頭市存心善堂把一筆33萬元的善款,交到了存心谷饒辦事處前主任黃先生手中。
這位多年來扶貧濟困,沖鋒在水災一線的先行者,因爲突發昏厥,顱腦大出血,已經昏迷2年有余,一直未能醒來。
“這筆善款是善堂通過網上輕松籌,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下籌到的。目前網絡籌款已經成爲我們常用的公益捐贈模式。”存心善堂會長蔡木通告訴記者。
近年來,“微公益”、月捐、網絡衆籌、運動衆籌、手機捐贈等新型募捐方式湧現。輕松籌只是其中一種。
11月以來,“公益寶貝”低調15年,突然“火”起來。大家驚覺:原來自己多年來在購物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參與到慈善捐贈裏。
依托淘寶平台,每産生1筆交易,就有0.02元到2元不等款項,捐給不同的公益項目。利用互聯網平台,民間的熱心人士和商業力量,共同推動了諸多公益項目,例如關愛老人的“爸媽食堂”等項目。正所謂聚少成多,在每個人看來可能微不足道的2分錢,積聚起來就是一股強大的慈善力量。
“從前捐錢捐物,如今捐技術、股權、有價證券、産權、服務等,慈善捐贈領域不斷拓展。但是無論捐贈的形式如何改變,本質都是人們發揚樂善好施的精神。”蔡木通告訴記者,而善堂文化作爲潮汕人的獨特文化,至今有上百年曆史。
明成化年間,潮汕地區已出現了官辦的“養濟院”之類的善會,當時主要收留地方上的孤老殘疾者;潮汕地區開始出現民辦的善堂組織是在清光緒初年。
韓山師範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文系教授鄭群輝曾在論文《論潮汕善堂的曆史起點》提到,清初的慈濟會堂是潮汕最早的善堂,也是潮汕善堂文化的曆史起點。從外部影響說,善堂並非是潮汕人的獨創,而是直接受到明末清初以來全國善堂善會大量産生的潮流影響而成立的。
資料顯示,20世紀上葉,尤其是到了40年代民國後期,潮汕善堂發展進入發展的巅峰時期。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分布在韓江流域的善堂,便超過500家。
新的時期,善堂重新發揮作用,也從傳統意義上的慈善救濟,逐漸向社會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務轉型,涵蓋民生保障的諸多方面。
民國期間就有配套慈善機構
存心善堂曆史悠久,創建于1899年。
施醫贈藥、施殓施棺、救貧濟困、養老育嬰、發埋孤骨等,是存心善堂進行慈善救濟事業的運作範圍。
“民國慈善機構的一些運作模式傳承至今。”蔡木通告訴記者,存心善堂在民國期間,創辦有包括兒童教養院、醫院、水龍局、掩埋隊等一系列配套慈善機構。
1929年,在海內外華僑資金的支持下,用于消防的存心水龍局落成。據資料記載,存心水龍局是當時廣東省第二個比較完整的消防系統,在全國居第四位。
時間跨度長達百年後,2017年,“存心志願消防隊”成立,成爲廣東省首支以社會公益組織爲班底的志願消防隊。
“熟悉情況、應援及時,災情發生時,志願消防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蔡木通說。
存心施粥局以新面貌成立,爲群衆提供免費愛心飯盒。沈叢升/攝
早在1911年,存心施粥局就成立,一直進行施濟工作,直到1951年停止運作,期間救活災民無數。2006年起,存心施粥局以新面貌成立,爲群衆提供免費愛心飯盒。
濠江存心養護院。 沈叢升/攝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存心善堂推進養老事業的一大舉措。
濠江存心養護院。沈叢升/攝
在今年5月建成的“濠江存心養護院”裏,10幾位孤寡老人重新找到了“家”。告別了流離失所和上頓沒有下頓的日子,這些老人家在存心益工的幫助下,住進了嶄新幹淨的房間,過上安享晚年的生活。
存心水寨愛心社重陽宴請長者。陳楠/攝
每年的重陽節,存心水寨愛心社都會宴請東裏水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及周邊各村的老人代表,共度重陽節,弘揚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今年,存心水寨愛心社社長舜花姐,則是推動了一個公益“鄉村振興”的項目。
澄海區東裏鎮水寨村有著悠久的曆史,原爲韓江支流北溪出海要隘的北岸,地勢險要,爲古代兵家必爭之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古村內牆體年久失修,風吹日曬之下變得斑駁殘舊。
存心水寨愛心社社長舜花姐站在牆繪前。陳楠/攝
“利用牆繪,美化村居”的想法,在花姐的心裏生根發芽。
她自掏腰包幾萬元,對牆體進行美化設計,用“藝術”來提升村容村貌。這一舉動感動了周邊的群衆,大家也參與進來,紛紛捐款,一起進行村居美化。
東裏水寨牆繪 陳楠/攝
如今,走在水寨村道,東裏橋閘、萬歲爺宮渡、炊粿、跳格、推圈等,富有潮汕傳統文化特色,也是澄海當地民俗傳統的牆繪,令人賞心悅目。
善堂“過番”融入新加坡社會福利體系
從民國開始,隨著潮人遠渡重洋,過“番”謀生,善堂也在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一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展現出潮人獨特的組織、信仰和文化的生命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李志賢,祖籍汕頭澄海,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新加坡善堂研究。
李志賢告訴記者,善堂文化的種子在新加坡生根發芽。潮人創建民間建善堂作爲敬奉處,並以善堂爲機構,組織救困扶危,已經有超過100年的曆史,早已融入新加坡當地的社會福利體系。
李志賢認爲,當時華人移民的死亡率一直高居二位數。因此,對自身的生、老、病、死如何得到妥善照料和處理,也自然成了生活在異鄉的移民最關切的共同問題。
“他們渴望在自己患病時能夠有人照料,年老後若無法回鄉,生活仍然有所依靠,在死後也有人辦理自己的身後事。潮人善堂應運而生。”李志賢說。
1916年,新加坡最早的潮人善堂成立,與潮安縣浮洋鎮大吳鄉的修德善堂養心社同名。1942年,日軍占領新加坡,這成爲當地潮人善堂發展的又一個轉折點。
在日軍軍閥統治下,所有民間社團都被禁止活動,屬于慈善機構的善堂組織卻可以繼續運作。從那時候起,新加坡潮人善堂的救濟善舉不分種族,跨越地緣門檻界限。
“新加坡中華善堂藍十救濟總會就是在那個時期發展起來的。漸漸的,善堂這種民間行爲,也逐漸被政府認可和支持。”李志賢說。
善堂文化一時傳播開來,更是不乏父子甚至是祖孫三代,先後投身善堂服務的生動案例。
李志賢舉例,新加坡修德善堂養心社主席張昌隆先生,其父泗川先生、祖父漢三先生,祖孫三代先後領導修德善堂養心社近五十年。
與時俱進,注入新元素,從而繼續成爲一項重要的社會資源,是新加坡善堂的特色。如今,新加坡潮人自發設立社區的醫療服務、救濟服務甚至是社區醫院,如雨後春筍,成爲社區福利的重要環節。
李志賢認爲,今天的善堂視爲社區中的一個不分種族、宗教、語言和社會階層的慈善團體,提供更爲廣泛和多元化的救濟和福利。它在各個領域的貢獻,遠遠超越了一般只爲內部成員服務的民間團體。
“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善堂也保留了許多潮汕傳統民俗,對僑鄉的社會文化有傳承的重要作用。”李志賢告訴記者,善堂屬于潮汕文化的一部分,令當地潮人對潮汕文化有更大的認同感。
【記者】沈叢升
【作者】 沈叢升
南方探針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