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宗頤先生曾說:“善堂文化是潮汕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提倡‘潮州學’,如果摒棄善堂文化,就有遺珠之憾。”
潮汕地區善堂是一種民間自發組織的、同時兼具慈善色彩與信仰色彩的民間慈善組織,是類似美國學者羅威廉所說的一種“以慈善廟堂面貌出現”的形式,是慈善文化與潮汕當地特色文化相融合的結果。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善堂。”潮州善堂在海內外潮州人心中占有崇高地位,善堂以行善、務實爲宗旨,在潮汕大地上已傳承上百年。
起源 我願人間春不老
北宋時期有個僧人,原是一出身富貴的書生,後又中進士,當過知縣,可謂春風得意。但他又見北宋官場腐敗刻板,見外患日亟,見寒門哭聲。書生感歎,願爲天下人尋求一門道路,毅然棄官遁入空門爲僧,自號曰“大峰”。
根據現存于潮陽和平報德古堂中的《報德堂碑記》記載:“潮郡之下邑有三:海陽、潮陽、揭陽是也。獨潮陽當道要沖也,縣治之西南三十裏有地曰‘和平’,民居繁庶,往來絡繹,文邑之鄉……今大峰浮屠氏乃能普惠以濟人,其功豈不居于子産之右乎?茲勒其實,以垂永久,使知創始有自雲。”
北宋宣和二年,大峰和尚從福建遊曆至廣東,來到潮陽縣蚝坪(今和平鎮)。那一年的蚝坪時逢旱災,莊稼顆粒無收,又值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大峰見此慘狀,哀百姓之苦,遂結廬于北山(即今橋尾山)的後靈豁(今靈泉寺處),又在北側獅尾石(今大峰石)設壇,爲民禱祝,施醫贈藥,收屍埋骨。旱災過後,當地百姓感念他的幫助,真心尊敬並挽留他,于是大峰便在後靈豁定居。
時蚝坪有大川(練江)橫截,面寬水深,一直是當地居民的心腹之患。有一年,練江突發大水,波流湍急,而當時的木制渡船根本無法抵擋這樣的水災,因船只被大浪卷走而死傷者不計其數。大峰和尚看在眼裏心下不忍,發願造橋以解民苦。他一邊構思建橋的方案,一邊募捐籌集造橋資金,之後攜善款前往福建,從福建運回造橋所需的木石、糧食,又請來建橋名匠。在大峰和尚的主持下,不到一年橋體就建成了16孔。但在剩余2孔未完成時,大峰和尚因操勞過度與世長辭,去世時88歲。
宋紹興二十三年(1154年),橋體剩余南北枕岸2孔由鄉人蔡諄捐資續建,到宋建炎元年終于建成,自此“過客接鞭南北路,遺惠于今耿不消”,練江變通途。橋建成後並未命名,直到文天祥路過此地並題字“和平裏”,遂定名爲“和平橋”,完成後的和平古橋共18孔(不含引橋1孔),長108.8米、寬3米,在建成後很長一段時間是潮陽境內最長的橋梁。直到今天,和平橋仍在使用。
大峰和尚去世後,民衆爲了報答其恩惠,將他安葬于橋尾山北麓,並在當地修“報德堂”紀念之,即報德古堂,這就是潮汕地區善堂這一地域特色鮮明的民間組織體系的開端。大峰和尚以行善積德爲己任,因而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和崇拜,爲紀念他而建立起來的報德古堂,奠定了其在善堂界不可替代的地位。
報德古堂是潮汕地區所有善堂的“母堂”,因爲其他善堂在成立之初,必須在這裏接出代表著大峰精神的信物,表示對“以行善積德爲己任”大峰精神的傳承和弘揚。報德古堂本身規模雖然不大,但並不影響其在潮汕地區的影響力。只要進入和平鎮界內,問報德古堂在何處,當地人迅即便會指明。如果提出引路要求的話,當地人也會很樂意帶路,邊走邊爲遊人講述大峰和尚的故事和報德古堂的來龍去脈。
報德古堂實爲潮汕整個善堂體系之濫觞,潮汕地區以及海外善堂的“根”就是這裏。因爲規模較小,近年很多相關活動都陸續轉移到新建成的大峰景區內完成,但這並不影響報德古堂的地位。
明末清初災疫屢席之際,報德古堂開始普行贈藥、救災、施醫等善舉,之後潮汕地區一有天災人禍出現,就有報德古堂和其他善堂的蹤迹。
特點 受命于危難之時
由報德古堂演化而來的善堂體系包含的善意正是大峰精神傳承最好的體現,曆史上善堂的主要慈善救濟範圍包括施醫贈藥、施殓施棺、救貧濟困、發埋孤骨等,由于古時醫療系統並不發達,所以能夠施醫贈藥的善堂大多也承擔著“醫療機構”的作用。
因其特殊的形式,善堂的建立基本上都與時代背景有關,在災難出現時,就會有許多新善堂建立。通過對潮汕地區善堂曆史考察會發現,大多數善堂成立于清代光緒後半期。根據地方志記載,這一時期的潮汕自然災害頻發,又有鼠疫、霍亂等疫情,僅清朝光緒年間較大型的災害就有光緒二十年、二十一年的兩次較大地震,光緒二十四年的一場旱災,光緒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的鼠疫,“春旱、饑,鬥米錢千文。自春至夏大疫,郡城尤甚,死二三萬人”。
潮州西馬路報德善堂的建立就來源于這一場鼠疫,當時潮州城中瘟疫橫行,城內的居民等爲阻止瘟疫蔓延,聯合自發成立了“承善社義務掩埋隊”爲當時的瘟疫控制作了大量貢獻。鼠疫漸平後,“承善社義務掩埋隊”在原有的基礎上,于潮州城內西馬路創立報德善堂。
同樣在清末之際,在韓江東岸,有一處叫作“大碼頭”的渡口,位于韓江中遊磷溪鎮河段。這一段水流湍急,漩渦翻滾,較爲凶險,常有溺亡者漂浮至此,有時多日無人處理。直到有一個叫王藩成的江東鄉人赴縣城經商路過,看到這裏的情況,于心不忍,于是與田心鄉人陳上音一起,在進城經商之機向報德善堂反映了這一情況。城內善堂獲悉後深表支持,選定在磷溪大碼頭增設報德善堂分堂。該善堂分堂自成立後,除了義務收理韓江水務,還積極展開如請名醫到當地問診、暑天施茶、天寒施粥、慰問窮苦村民等慈善活動,造福一方百姓。
1943年,廣東遭遇罕見的長期幹旱天氣,大部分地區的水稻無法下種。在潮汕地區,嚴重的旱災加上駐紮在此日本軍隊的壓迫,糧食短缺,糧價飙升,導致曆史上罕見的大饑荒發生,屍橫遍野。潮汕大地的幾百處善堂竭盡所能,爲民布施,爲餓死者收埋屍骨。
“從善堂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出,社會動蕩、災難頻繁的時候就催生了善堂,促進了善堂的擴大。”韓山師範學院潮學研究院教授石中堅總結,“善堂做的事是與時俱進的,只要是有需要去做的善事,就會有善堂。”在傳統社會中,不論天災或人禍,一旦災害橫行,人們最基本的生存與安全需求就無法得到滿足,以“就困扶危”爲目標的善堂民間組織恰好符合人們的需求。
在大革命時期,潮汕善堂同樣爲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潮州市被殺害的革命烈士如孫應采、沈序昭、許雪秋、黃秋富和歸僑烈士柯國泰等的屍骨,都是潮州的報德等各善堂冒險爲其收埋的。1926年春,彭湃率領農民軍攻克惠來城,後因後援中斷率軍退守大南山。犧牲同志暴屍荒野,國民黨嚴禁收屍。該城的同學善堂不忍烈士遺骸受辱,組織善友掩埋隊冒險進入前線,在槍林彈雨中爲犧牲同志收埋屍骨。1944年,日本侵略軍200多人圍攻揭陽官碩村,該地守軍一個連英勇奮戰,全部壯烈犧牲。其時該村和附近善堂的善衆,冒險爲死難官兵收埋遺體……
演化 服務社會的民間組織
潮汕地區地處海岸線與北回歸線交會處,東北臨鳳凰山脈,西北靠蓮花山脈,南瀕南海,整體地勢呈“布袋狀”。這樣的特殊地形導致古時常受台風、洪水侵害,這也是善堂爲什麽在潮汕大地廣爲流傳的重要原因之一。
進入本世紀以來,爲適應日益變化的社會環境,潮汕善堂在傳統慈善活動的基礎上不斷拓寬慈善服務領域。善堂組織作爲民間慈善機構,以其紮根潮汕大地的強大文化生命力,與時俱進加入時代元素,逐步向社會民生保障服務轉型。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韓俊魁在《本土傳統慈善文化的價值反思》一文中寫道:“善堂在民間信仰的驅動下,其使命感、組織的穩定性和公衆參與的志願性都很強。由于信仰驅動所産生的強烈志願性,以及保留著古老的財物使用原則,所以人與人的關系優于人和物的關系。義工隊這種基礎慈善恰恰成爲慈善的沃壤。面對面的志願服務和古老的互助傳統相得益彰,在生活世界中充滿活力。”
在潮汕地區,善堂的大規模出現主要是因爲當地地理環境等因素帶來的天災,而善堂演化之初也是爲了配合救災。隨著時代變遷,滄海桑田,善堂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目前比如一些愛心義賣活動、依托互聯網平台爲困難家庭籌集善款、養護孤寡老人、美化村居等,時代進步了,善堂的活動也逐漸作出調整以適應新時代風貌,但不變的是其“行善爲先”的內核。
大碼頭善堂多年來堅持助學,曾資助了多所學校建設,包括磷溪鎮頂厝州小學、磷溪鎮田心學校等。曾經的施醫贈藥、發埋孤骨等功能在當今社會已不被需要,目前善堂服務範圍拓寬至爲災區籌款、興資助學、扶貧、照顧孤寡老人、修橋造路、修建小學和托兒所、調解居民矛盾……
如今的善堂亦可以作爲連接海外的文化橋梁。“海內一個潮州,海外一個潮州”,自從民國開始,善堂文化隨著潮人遠渡重洋,出現于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一帶。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李志賢表示,善堂文化的種子在新加坡生根發芽。潮人創建民間善堂作爲敬奉處,並以善堂爲機構,組織救困扶危,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曆史,早已融入新加坡當地的社會福利體系。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當筆者問起善堂的未來,石中堅說,“善堂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服務于社會,更像是一種服務社會的民間組織,在社會治理方面其實從古至今都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有助于良好社會氛圍的形成。”他認爲,在未來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善堂作爲非政府非營利性組織,能夠對社會保障,特別是邊遠地區或邊緣人群的保障起到明顯的幫助,並且有助于形成和維系和諧互助的社會風氣。
轉變 從善堂到福利會
據了解,潮汕現在的慈善活動很多是從善堂開始的,一些慈善組織,比如集得福利會、集安福利會,也都有善堂的基礎在內。
目前,潮州市登記認定的慈善組織有集德福利會、廣東明發愛心基金會、潮州三環慈善會、弘德尋失志願聯合會等慈善組織25個;注冊志願者人數226551人,志願服務組織及團體數1788個,人均志願服務時長19.93小時。
近年來,善堂多改以福利會的形式進行活動。
潮州市集德福利會創辦于1988年5月,至2019年已有30年了。該會一直遵循“扶危濟困,敬老恤孤,赈災義醫,助殘助學”的辦會宗旨,施助足迹遍及全市各地,從農村到城市、從精神病院到嶺後麻風村、從特教學校到高齡聯誼會,都有集德福利會的施助對象。
據統計,30年間該會共用善款4300萬元,受惠群衆達40萬人次。這充分體現了福利會作爲社會救濟的補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爲社會弱勢群體服務的功能作用。
30年來,集德福利會每年都如期舉行一系列扶危濟困送溫暖活動。僅2018年舉行的春節慰問活動,集德福利會就發放慰問金130多萬元。該會每次舉辦慰問活動,目的在于使群衆感受社會的溫暖。
集德福利會還經常組織義醫義診,創辦集德啓智學校,幫建農村敬老院、老人活動中心等。該會所做的慈善義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海內外不少知名人士、社會賢達都紛紛慷慨解囊,每年捐贈善款數百萬元。潮州集德福利會現已成了潮州公益慈善的一個品牌,也多次受到省、市有關部門的表彰。2009年8月集德福利會被授予“廣東扶殘助殘先進集體”稱號。
潮州市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是在海內外都有影響力的民間組織。自2018年到2021年6月,潮州市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總共投入慈善公益基金3951775元,投入文化公益資金7328484元。
除上述兩個福利會外,潮州的慈善家、慈善團體仍有很多,潮州的慈善事業與潮州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與潮汕文化等息息相關,無時無刻不體現出潮人骨子裏一心向善的美好品質。
潮州慈善總會自2019至2021年共收入捐贈款物(折價)8541.5萬元,支出捐款物(折價)8432.4萬元,全部用于鄉村振興、醫療救助、疾病防控和其他慈善公益事業建設;接收用于文化、教育、禁毒等公益事業捐贈資金3260萬元,用于市綿德中學、潮安區實驗學校、陳偉南文化館、人民廣場、慧如公園廁所改造、人行天橋、消防應急救援等公益建設事業建設;開展困難群衆醫療救助、慰問共3100宗,發放愛心援助善款1368.7萬元;籌集資金對全市近2000名尿毒症患者進行救助,做到應幫盡幫、應扶盡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依法依規快速辦理27宗境外物質捐贈,共接收海外潮籍鄉親的捐贈資金物質2219.28萬元,爲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保障。
陳偉南:潮州慈善文化的代表人物
“說到對國家的貢獻,我自己做的都不是很多。雖然我在香港不是很有錢的人,但時時刻刻國家需要什麽,我都肯去做。”今年3月,在接受采訪時,104歲的潮州籍香港愛國實業家陳偉南依然談吐清晰。
在潮汕地區,陳偉南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不僅因爲他是港澳工商界的佼佼者,是香港潮籍鄉親的傑出代表,更是因爲他樂善好施,傾盡所能反哺桑梓。自1984年陳偉南回到家鄉,便走上慈善公益的道路,至今已近40年,捐款主要在1985年至2005年間,總額逾2億元,主要用于教育和醫療方面。
1985年12月6日,由陳偉南捐建的沙溪鎮沙二小學落成。隨後,陳偉南先後爲家鄉捐建沙二幼兒園、寶山中學,襄助沙溪鎮中學、沙一小學,捐建沙溪自來水廠、創辦沙溪華僑醫院、修公路築鄉道、新建三級化糞池公廁等多個項目,爲家鄉的文教事業和父老鄉親的起居冷暖,奉上滿腔赤誠。
1993年,陳偉南最大的捐贈項目寶山中學落成。自動工興建以來,陳偉南就非常關心支持寶山中學的建設,常常親自到工地巡察,把辦好寶山中學作爲自己事業的一部分,爲寶山中學建設科學館、體育館,擴建教學大樓,改造該校運動場、食堂以及學生宿舍,配置教學設備、體育器材,設立獎教獎學基金,等等。陳偉南贈建寶山中學的資金已逾7000多萬元。寶山中學也不負陳偉南所願,到目前爲止近28年來,已培養出超過3000名大學生,其中不乏高尖端人才,既讓孩子用知識改變命運,又幫助無數家庭實現脫貧。
“有1塊錢,我就想把5毛錢捐給家鄉。”作爲土生土長的潮汕人,盡管長期旅居海外,陳偉南對于家鄉的發展依然挂心,希望家鄉繁榮昌盛。陳偉南數十年來帶動了許多同齡人和後輩人回家鄉投資創業,爲潮汕的文化事業、公益事業增磚添瓦。陳偉南堅信:“事業成功在于努力,人生價值在于貢獻。”
學者林倫倫曾這樣評價陳偉南:“你無論什麽時候見到他,他都是一副彌勒佛般慈祥的笑容……這種專屬于陳偉南先生的經典笑容,來源于他的心靈深處,他一輩子做好人、辦好事,積德行善、扶危濟世。形之于面,便是笑容,如蓮花一般純潔、迷人。”
■參考文獻
區域治理視野下的潮府善堂 深圳報業傳媒集團出版社 石恩宇
潮州善堂文化研究——《大峰祖師經》的引入與解讀 人民論壇 石中堅
慈善與信仰的探索:以潮汕善堂爲中心 潮學研究 章曉丹
【策劃】達海軍
【撰文】李雨蔚
【作者】 李雨蔚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