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上午9:30,繼小米、美團IPO之後,又一個萬衆矚目的企業——海底撈(6862.HK)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定價爲17.8港元,開盤漲5.62%,報18.76港元,市值千億上下,成爲全球第五大餐飲企業。
海底撈由張勇舒萍夫婦、施永宏李海燕夫婦聯合創辦,目前張勇夫婦共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的約62.70%權益。按上漲10%計算,張勇、舒萍夫婦身價約650億港元(約合570億元人民幣),直接由2017年胡潤富豪榜以50億元的財富排名的第825位上升到中國富豪榜第35位。
一、家貧多讀書,雙手致富改命運
1971年出生在四川簡陽縣的張勇,因爲當時家裏經濟困難,無法支撐學業,再加上初中成績並不突出,所以當時在父母的安排下在一家技校學習電焊。畢業後成爲一名電焊工人,最高的學曆也只是中專而已。
上學時期的張勇雖然成績並不突出,而且也不是聽話的孩子,但是他從來不惹事,不給家裏添麻煩,其父親在鎮上國營拖拉機廠當廚師,母親是一名小學教師,家裏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奶奶,全家5口人住在一家大雜院裏。
當時物質並不富裕,貧窮的生活讓張勇從小銘記要發誓通過雙手去創造,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依靠勤勞致富是張勇一直信奉的價值理念。
張勇從小喜歡讀書,這和很多厲害的人物一樣,但凡能做出一點事業的人好像都有相同的興趣愛好,那就是看書,所以年輕人看點書總是好的,各種言情小說,武俠小說,甚至哲學類的比如尼采,孟德斯鸠,泰戈爾等西方哲學書籍。喜歡看書,擴展了其認知面,逐漸讓他成爲夥伴中的領頭人物,長大後他說:從小開始,別人總是願意聽我的。
初中畢業後,因爲學習成績差未能升入高中,而進入了簡陽一所可以分配工作的技校,學習電焊技術,而張勇卻一點都不喜歡該專業,在校期間,也經常逃課,看課外書。18歲畢業後張勇被分配到其父親所在的拖拉機廠,做了一名電焊工。但是由于上學期間並未好好學習,所以基本沒有什麽技術。整天遊手好閑,成了廠裏一名無所事事,不務正業的青年。
空分技校(圖片來源于網絡)
二、投機倒把不可取,正兒八經做生意
90年張勇在拖拉機廠虛度了2年的時光,突然萌生了做生意的想法,並開始觀察周圍的事情,開始尋找各種機會進行創業。
期間張勇幹過2次創業的事情,一次是靠著在拖拉機廠存的2000塊錢,然後東拼西湊的5000塊錢准備幹撲克牌遊戲機的,結果在創業失敗。後有一次,在當時比較火的倒買倒賣事情,張勇把目光鎖定在石油上,然而其不知道搞石油是需要關系的,第二次創業失敗。
後來他冷靜下來,准備放棄這種“投機取巧”的賺錢想法,踏踏實實幹個行當,他想起之前在成都的時候,大家都很喜歡吃一種小火鍋,而這種在簡陽幾乎見不到。看來年輕人多出去走走看看世界還是很有必要的。
22歲那年,張勇准備正兒八經的做點小生意,于是在簡陽開了一家串串小火鍋店,取名小辣椒。
開張以後,因爲串串小火鍋,在但是的簡陽比較新鮮,後來生意還不錯,靠著2毛一根的串串,淨賺了一萬多。但是張勇知道自己的串串味道不是特別好,所以會賠笑臉討好客戶,有時候買了還送個一串連串的,收錢有時候也會便宜幾毛錢,所以當時張勇悟出一個道理就是味道不好,服務好也是非常重要。
串串小火鍋
在做串串小火鍋店期間,與對面美發店的員工舒萍一來二,互生愛慕,初戀的瘋狂讓張勇將剛剛起步的小辣椒關了門,半年時間,之前賺的錢也都花光了,那時期,他除了舒萍以外幾乎一無所有了,迫于生活的壓力,張勇又想重操舊業開一家更正兒八經的火鍋店。
三、4張桌子,正式開始海底撈創業之旅
在張勇下定決定開始做火鍋生意時,身無分文的張勇找到女友舒萍和當時在技校認識的好朋友施永宏和他的女朋友李海燕。因爲之前做串串店還算成功,所以大家對他都比較信任,但這次張勇一分錢沒有出,其他三個人湊了8000塊錢,每個占25%的股份。
在開始爲火鍋店想名字的時候,有一次4個人打麻將(四川人好像都愛打麻將),正巧舒萍胡了,最後一張是自己摸到,胡牌。在打麻將的術語中稱爲“海底撈”,張勇猛的拍手說:“好,我們的火鍋店就叫海底撈”。
94年3月份,在簡陽的第一家“海底撈”正式營業,當時只有4張桌子。
開業之初,張勇不會抄料,沒有做過火鍋生意完全不知道從哪裏下手,所以他買了一推關于火鍋方面的書,經常左手拿書看,右手抄料。當時抄出來的料味道還是差強人意。
做了幾天後,店裏才來了第一批客人,客人進來時,幾個人完全懵逼,愣了好幾秒才反應過來,對于人生中第一批客人,4個人激動不已,熱火朝天。在客戶人吃完以後,張勇吩咐舒萍給客人免費贈送一盤點心,結賬的時候,又給客人優惠了10塊錢。
而客人走後,都說很好吃!張勇有點納悶,平時自己試嘗味道一般般,爲什麽客人覺得好吃呢。在客人走後,張勇嘗試的品嘗了一下客人剩下的火鍋,才發現味道太苦,中藥放多了。這時候,他才明白,客人是被他們的熱情的服務感動了,彌補了味道上的不足。
從此,張勇更深信不疑,餐飲是服務業,比味道更重要的是服務。張勇開始給店裏制定征服客戶的規定:服務必須要好,態度必須要好,速度必須要快。客戶不滿意的地方,一定要誠懇的道歉賠禮。
經營一段時間後,生意雖然算是步入正軌,但是生意勉強維持,沒有賺多少錢。幾個人有活的時候就幹活,沒活的時候就打麻將。一個極度忠誠,卻又無比散漫的團隊,在張勇看來不是長久之計,于是張勇決定,由他來當店長,其他人聽他安排,其余人也都默認,因爲平時店裏的大小事情也都是張勇說了算。這次張勇正在意義上奠定了張勇在海底撈的發言權地位。
在張勇的領導下,4個人的小團隊工作極其努力。大管家施永宏負責采買食材,通常淩晨2點起來,跟蹤給海底撈供鴨血的小販,看他們進貨的食材是否新鮮。幾年的時間,小店憑借著關懷備至的微笑服務,和新鮮的食材,生意做的越來越紅火,在簡陽有點小名氣。店鋪也賺了一些錢。在張勇的堅持下,幾個人同意擴大店面,組下了一整層樓,把近些年賺的錢全部投入到店鋪的擴展上。在裝修的時候,張勇選擇裝修成當時簡陽餐飲業中最氣派、最好的,甚至不惜在餐廳安裝價格昂貴的空調。那個時候,很多人家裏都沒有空調。
海底撈火鍋門店
擴大後的海底撈,靠著名氣、品質和服務,吸引了很多當地很多大的客戶,當地很多大的企業家,領導幹部,也經常來光顧,這也爲張勇積累的一定的人脈,結識了一些有臉面的人物。
四:走出簡陽,店鋪不斷擴張
1995年,也就是張勇開第一家店的次年,17歲的簡陽姑娘楊小麗到海底撈做服務員,那時候她每個月都要往家裏寄錢還哥哥欠下的債務,每個月只給自己留10塊錢。有次楊小麗的媽媽實在沒辦法,來找她借800塊應急,當時快過年了,同事也要回家,楊小麗哭著送走了媽媽。
這事被張勇知道了,他讓會計借了800塊給楊小麗,楊小麗以爲公司會從工資裏扣,但後來年底會計讓她去領獎金,告訴她,“張大哥說了,你家還債的800塊由公司出了。”
從此,楊小麗就把海底撈當做了第二個家,而爲了家,她敢去拼命。
隨著店鋪和團隊的擴大,海底撈的經營管理水平也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此時張勇有想著,開始計劃開第二家分店。
1999年4月,位于西安大雁塔北廣場的第二家海底撈分店正式營業。張勇將其培養了幾年的得力幹將楊小麗派去西安當店長。
20多歲的時候,楊小麗就被張勇派到西安的分店,有次三個客人和服務員發生爭執並打了兩個女服務員,被男服務圍上來打了一頓。很快,對方叫了兩卡車人過來,都是手持棍棒的大漢,他們說要麽給五萬塊,要麽就砸店。
楊小麗帶著全部員工沖出去,這個才一米六的小姑娘站在中間和他們對峙,對方硬是沒敢動手。在西安十幾年,八個店鋪,楊小麗經曆過很多次這樣的場面。
如今,改名爲楊利娟的楊小麗隨著海底撈上市,按她的持股3.68%計算,楊利娟身家漲到30億,39歲的她也被稱之爲“最牛服務員”。
在西安開第一家分店的時候,開始營業生意不是很好,甚至出現虧損,主要是當時和別人合夥做生意,合作夥伴對經營中一分一毫都要斤斤計較,海底撈的特色服務在西安沒有實行下去,楊小麗做事處處被束縛,使不上勁。後來張勇明白後,讓合夥人撤資,楊小麗委以重任,獨自管理這家店鋪,決心將海底撈在西安市場做好做大。
楊小麗在張勇的指引下,繼續發揚海底撈的特色微笑服務。排隊時有免費零食、美甲、擦鞋,有兒童遊樂區,用餐時戴眼鏡送眼鏡布、手機套,有嬰兒配嬰兒車、嬰兒床,店長開車送出差趕點的顧客,服務員爲失戀難過的顧客免單……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難怪有網友說,“海底撈的服務員就差幫你付錢了”。
五、海底撈繼續擴張,進軍北京
2004年的時候,海底撈在簡陽、西安、鄭州一共開了6點分店,張勇的心思已經飄了首都北京,想在北京開分店。于是,他招集了其余三位股東進行商議,經過招到了一致的反對,大家認爲北京那地火鍋店本身就太多了,幾乎每天都有關門的,競爭激烈不說,而且低貴物貴寸土寸金,就光前期的房租裝修成本都是一比非常大的開銷。
他們極力反對張勇拿錢到北京去胡來。但是張勇卻認爲,北京成本高,競爭激烈,所以海底撈才更應該到那裏去競爭,到那裏才能檢驗海底撈的經營水平。但是不管用什麽方法勸說,其余3個人都是一致的反對。這時張勇才感受到家族式企業經營的弊端,要想把企業做強做大,就必須要打破這種家族企業的模式。
隨後,張勇決定拆散三人組,將舒萍和施永宏太太李海燕辭退,孤身一人的施永宏出于無奈,只得同意張勇的意見。而這次調整,也爲日後張勇開疆拓土清除了阻礙。
2004年7月份,海底撈在北京的首家分店,正式在大慧寺路營業。海底撈像開始來北京發展的新火鍋點一樣,開始沒有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但幾個月後,憑借變態的服務海底撈成功的成爲了同行們和消費的焦點,甚至有同行的老板過來吃飯觀摩店裏的服務,偷師學藝,一探究竟。
甚至不乏中央電視台和北京各大媒體對海底撈進行采訪報道,當時新興的大衆點評網上,排在北京火鍋前三名的就有海底撈。
六、橫向發展同時,縱向布局上下遊産業鏈
海底撈在北京分點火爆後,繼續擴張新的店鋪,店鋪數量逐年增加,截止19年,海底撈已經成功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都開了分點,36家境外餐廳位于美國、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地。目前的店鋪總量在520家。預計2020年門店數量將突破900家。
在同行拼口味拼服務、拼門店數量的時候,海底撈另辟蹊徑,一邊擴張店鋪,提升服務,擴大營收,一邊開始拓展上遊的産業鏈。
張勇則選擇穩步擴張門店,悄無聲息投資整個火鍋産業鏈的上下遊,做到供應鏈的標准化。包括食材供應、底料供應、人力資源、物流配送、裝修、甚至後來的監控、收銀點餐系統等。並在2011年把每一環節都成立公司獨立運作,完全對外開放。不僅爲海底撈餐廳提供服務,也向其它餐廳提供食材、底料供應等所有服務。成了一個中間商,打通供需兩端,向衆多餐廳獲取訂單後拿到上遊原材料議價權。
海底撈不僅僅是一家連鎖的火鍋店,而是紮根整個運營的上下遊各個環節,從田間收購新鮮原材料到餐桌,涉及整個環節。
爲了降低逐漸提高的人力成本,海底撈早就開始測試機器人服務員,智慧餐廳使用機器人後廚配菜、出菜、傳菜使門店總的人員縮減了20%,一個機器人月成本平攤只需要3000元左右,價格只有人工的一半。按傳統門店100-150人,使用機器人改造能減少30人左右,去除機器人年平攤費用,不算員工食宿一年每個店節省工資108萬。
2015-2018年海底撈同店營收增速從14.1%下降至6.3%,2018年同比去年下降55.7%,受競爭加劇,海底撈也開始把新開店鋪面積做小,根據官網資料顯示,最新招商鋪面積已由之前的400-2500平方調整至800-1500平方。
海底撈的策略在于公司涉足火鍋全産業鏈,嚴格控制食材的品質和價格風險;通過建立完善的培訓管理體系,給顧客提供優質服務。
這“兩架馬車”從十多年前火鍋行業競爭不激烈,各項成本都還比較低時就建立起來了,如今海底撈獨特的成本結構也成了公司核心的競爭壁壘。
在當前激烈競爭和餐飲行業三高(食材、房租、人員)的情況下,火鍋行業已經從增量發展爲存量市場,複制海底撈的模式,要忍受長期虧損,不談戰略層面,從財務角度看風險極大。
2018年9月26日上午9:30,市值千億上下,成爲全球第五大餐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