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10月19日電 (中新社記者 鍾旖)“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是美國《紐約太陽報》19世紀70年代的編輯主任約翰·博加特從反常之道解釋新聞的說法,後被西方資産階級報人作爲客觀判定新聞的標准一直延續至今。
21世紀初,源自北歐的“建設性新聞”開始發端,西方新聞報道還主張“壞事情就是好新聞”嗎?提到新聞的真實性,我們該如何看待BBC“陰間濾鏡”、CNN涉疆新聞造假?當下,中國主張並踐行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對國際傳播又有何影響?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中國認知傳播學會常務副會長林克勤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作出深度解析。
▲資料圖:新疆通過旅遊增加就業,讓更多群衆脫貧致富。阿麗娅·吐爾洪 攝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對很多接觸過新聞的人而言,“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是西方新聞界的標志性口號,這一觀點的提出對西方新聞産生了怎樣的影響?當下,是否有新變化?
林克勤:“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反映了大衆傳播濫觞之時西方新聞界盛行的價值觀。在“黃色新聞”泛濫的時代,新聞界打著自由主義新聞理論的旗號,挖掘社會方方面面的離奇反常之事,以滿足當時公衆對新聞報道的庸俗化想象。它深刻影響了西方新聞界的價值判斷,從而把“沖突性”“戲劇性”預設爲新聞報道的邏輯基調。西奧多·羅斯福把這類記者形象地描述爲“手拿糞耙、無視美好、一門心思收拾地上的穢物”。
後期,在各方壓力下,業界和學界共同反思,用“新聞專業主義”終結了“黃色新聞”無限膨脹的社會痼疾,強調爲公衆利益服務、客觀報道事件的社會責任論取代了自由主義新聞理論成爲新聞界的思想引領。
從學理邏輯上看,社會責任論擁有一種理性的自覺,但要變成現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爲近兩百年來,不管西方國家政權如何更叠、社會發展如何多元,“沖突新聞學”這一新聞界的基本邏輯從未改變。
如今,傳統強調反常、沖突的西方新聞理念受到新的挑戰。2008年丹麥新聞界率先提出了“建設性新聞”理念,要求新聞界少去揮舞批評的“大棒”,而要爲社會提供可口的“胡蘿蔔”,多從積極心理學中汲取營養,減少新聞報道中的憤怒和偏見,號召記者更多關注“積極的、鼓舞人心的、基于解決方案的新聞”,而非繼續發掘負面新聞以取悅大衆和社會的病態偏好。目前,這股“建設性新聞”潮流已蔓延到瑞典、挪威、英國、美國、荷蘭、日本等國的新聞媒體。
但需指出的是,“建設性新聞”與西方主流新聞理論並不矛盾,只是爲了去除新聞界的傳統流弊,從受衆的心理體驗層面出發,探究新聞業的社會功能及其在推進民主政治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對于西方新聞業的制度性改革功用不大。況且,“建設性新聞”對于西方主流媒體影響較小,爲其搖旗呐喊的多是一些邊緣媒體和學界支流,因而對其爲西方新聞界帶來的根本性變革不宜寄予太高希望。
▲資料圖:《彩塑菩薩頭像》。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中新社記者:近年來,西方援引虛假或編造消息,汙蔑抹黑中國的宗教、涉疆政策等事件仍有發生。您怎麽看BBC“陰間濾鏡”、CNN涉疆新聞造假等情況?
林克勤:近年來,西方主流媒體捕風捉影,編造虛假信息,汙蔑抹黑中國的宗教問題和涉疆、涉藏、涉台政策的事件時有發生,體現了一種妖魔化中國的後冷戰思維。
BBC“陰間濾鏡”、CNN涉疆新聞造假等事件是西方媒體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掩耳盜鈴、抹黑中國的低級行爲。其背後的思想邏輯,仍然是把冷戰思維的各個片段胡亂拼湊起來,産生一些表象、淺層的事實遷移,挑事惹事、興風作浪,刻意制造東西方的對立和意識形態偏見。
西方將東方“妖魔化”的過程,本質上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甚至淩越東方的一種方式。在西方人心中,西方總是置身于東方之外,所謂近東、中東、遠東都是根據遙測東方區域與西方中心的距離而劃分,西方人根據東方在西方經驗和認知中的位置而處理、協調東方。這一視角的形成充分揭示了西方對于包括中國在內東方國家的文化優越心態。
西方看向中國的目光,是由一種疑問、矮化、排斥的現代工具理性,即薩特所強調的異域的道德架構指向,在發酵、推動。這種蔑視他者的目光,就是一種訝異和偏見的目光,充滿了陌生感和好奇心。西方看向中國的目光正是這種以西方世界的權力與規範爲注腳的主觀審視,在一切唯西方馬首是瞻的妄自尊大心理預期下,中國便被異化成了西方社會視野中的那個“他者”。
這是西方社會反複進行主體確認和長時間自我鞏固的集體無意識。在其現實主義的利益取向中,中國的和平崛起已嚴重影響西方文明的優越性地位,有關“中國威脅論”的霸權話語才會不斷浮現。前述西方媒體罔顧新聞道德和傳播規律,運用種種媒體技術手段粗暴抹黑中國、不惜造假販假的低劣表現,不過是這種現實主義傳統的話語先行。
▲資料圖: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舉行的“牧人風采·比如形象”選拔賽。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中新社記者:真實性是新聞報道的生命線。在您看來,中國新聞報道的“根本”是什麽?有何優勢及亮點?
林克勤: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它不應該以爲誰服務而發生改變。
中國新聞學界泰鬥甘惜分認爲,“資産階級新聞事業和無産階級新聞事業在根本觀點上分歧很多,唯獨在新聞報道必須真實這一主張上有著驚人的一致。”美國《新聞規約》第四條規定,“真誠、真實、准確——對讀者的忠實是一切報紙名副其實的基礎。”可見,無論中國還是西方的媒體都承認“真實性”是新聞報道必須遵循的鐵律。
但理論上認可是一回事,實踐中弱化又是另一回事。
美國新聞界從一開始就把真實性和客觀性進行了混淆和替代。到今天,西方新聞界最爲世人所認知的特點仍是客觀性,而非真實性。
中國新聞報道的“根本”是真實性,這是不容置疑的。中國共産黨的思想路線就是“實事求是”,並嚴格遵循新聞傳播的真實性規律。
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指導下,我們堅持的“真實性”和西方意指的“真實性”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們把新聞報道力求達到的“真實性”分爲三個層面,即細節真實、互動發展的真實和總體真實。
中新社記者: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議題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能爲中國國際傳播敘事帶來什麽?
林克勤: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對外傳播與國際敘事的建立可以搭建一種“平行曆史與橫向整合”的話語框架,從而爲世界新聞傳播體系公平化、合理化、有序化運行提供一種觀照西方的中國方案。
具體來說,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國際敘事應該包含以下內容:
一是從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到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的起點升維。從國際視野、曆史演進、比較框架、政治邏輯等方面全方位考量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從而建立起科學、合法、有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體系。
二是從跨文化傳播到跨意識形態傳播的進路轉向。在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背景下,超越意識形態的沖突與對立,邁向共同美好的未來,已經成爲一種可能。如以對話取代爭鬥,獲得相互理解,打開各種意識形態之間的理解之門,正確認知人類目前面臨的問題,共同建構一個美好的社會;尋找跨意識形態傳播中彼此存在的利益紐帶,推進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基于文化融通的立場組織跨意識形態傳播,突出以和爲貴、消弭沖突的價值主線,講求不同要素之間的相互依存、有機結合、發展創新;進一步拓寬官方及民間對外交往渠道,增進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相互了解,減少誤讀、對立和沖突等等。
三是建立華夏傳播的全球範式。強化民衆“世界公民”的角色認同,再現和重建中國文化的獨特身份,以“全人類共同價值”作爲國家價值觀構建的基本前提,爲世界文明的發展轉向提供東方思想和東方制度的解決之道。
林克勤,四川外國語大學學術委員、教授,美國中美後現代發展研究院特聘專家,日本劄幌大學客座教授,貴州師範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特聘教授,《電影評介》編委;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際出版基金項目1項、重慶市社科重大和一般項目4項,被評爲2019年4月國家社科基金辦“認真負責的鑒定專家”;專著《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策略與路徑創新研究》被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評爲“2019四川好書”,並經Academic Press引入在美國出版英文版;長期從事文化話語、認知傳播學、體認傳播學研究,曾應邀在美國克萊蒙研究生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日本劄幌大學定期講學。
(原標題:東西問 | 林克勤:“真實性”還是西方新聞報道的生命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