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10多天前,神舟十三號成功對接空間站,執行中國迄今爲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美媒專家不得不感歎,“年輕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展神速,“令人印象深刻”。
與此同時,也有美媒炒作起了“中國在中美太空競賽中動用太空外交”。相比之下,美國太空項目在幫助貧困國家方面不那麽“積極”,而中國向“沒有商業衛星或西方國家共享信息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用信息。
文章最終還援引專家稱,擔心美國可能“失去優勢”,尤其是敗在發射和衛星服務的價格上。
報道截圖
10月26日,美媒援引專家說,中國正在以美國難以匹敵的方式,將其太空計劃延伸到其他國家,並且很可能會使美國在地球上陷入孤立。
中國空間站的建成將爲國際合作提供更好的平台。市場分析公司Teal Group的太空研究負責人卡塞雷斯(Marco Cáceres)則對此認爲,“這對中國來說是很好的公關。你已經看到,中美之間正在展開一場太空競賽。”
關于中外太空合作,美媒專家稱,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接觸不僅僅是公關。中國爲發展中國家建造高端衛星,並分享衛星數據,爲自然災害後的救援工作提供幫助。
比如,2011年日本發生海嘯後,中國向日本提供了遙感數據,以及向澳大利亞提供了野火損失調查所需的圖像。中國衛星還向發展中國家免費提供了地球圖像。
美國史汀生中心東亞項目聯席主任孫韻說:“對不少國家來說,這些衛星搜集的數據似乎相當受歡迎或需要。所以,對沒有商業衛星可用或得不到西方國家共享信息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就提供了有用的替代方案。”
卡塞雷斯則提到,中國空間站的實驗,可能接受接觸不到國際空間站的國家參加。
“當中國邀請其他國家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時,中國當然就是那個領導者。所以,這展現了中國的領導意願、領導能力和高科技能力,也顯示中國能與美國、俄羅斯和歐盟等所有最先進工業國家相匹敵。”夏威夷Daniel K. Inouye亞太安全研究中心教授吳翁(Alexander Vuving)說。
除此以外,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的美國資深訪問學者畢辛格(Richard Bitzinger)提到,中國還對外運營發射服務。中國可靠,願意共享科技,並且能夠“低價競爭”。夥伴國家可能認爲,聯合利用太空是“合理的方向”。
“我認爲他們想強調的是,‘我們是低預算供應商。我們無需任何說明。比起美國可能做到的,我們願意更平等相待。”
“對很多國家來說,與中國打這方面的交道,並不真正存在什麽政治或戰略不利因素。”
畢辛格還稱,發展中國家通常想要最價廉的發射和衛星服務。他們可能更喜歡“美國産品的質量”,但買得起中國産品的可能性也許更大。這意味著美國可能“失去優勢”。
卡塞雷斯進一步分析說,美國太空項目在幫助貧困國家方面不像中國那麽“積極”。當中國與其他國家共享宇宙空間時,美國的不作爲可能“帶來損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