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4日報道,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和法國的軍艦將從當地時間周一開始共同穿行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在孟加拉灣舉行爲期三天的海上演習。這將是所謂的“四方安全對話”國家——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在上個月舉行虛擬峰會後首次舉行這樣的演習。
報道稱,分析人士說,這四個國家去年11月都參加了印度主導的“馬拉巴爾”軍演,但在加上主導這次軍演的法國後,這次軍演就變成了一次“四方+”演習了。四國可以此作爲與各國展開進一步合作的藍圖。在上次2019年法國主導的“拉彼魯斯”軍演中,參演的包括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但沒有印度。
中方痛批“新版北約”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說過,北京認爲“四方安全對話”機制——被外界普遍視爲是遏制中國的一個舉措——是一個“安全隱患”,是印太版的新“北約”。而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則稱之爲一個建立在對中國有意識形態偏見基礎上的封閉排他的“小圈子”。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國防和戰略研究所研究員高瑞連說,如果五國決定使該演習定期化舉行,那麽此事“肯定意義重大”。
報道援引高瑞連的話說:“如果此次演習圓滿完成,它可能會成爲一個信號,促使該地區其他非‘四方安全對話’國家考慮與之開展類似的合作活動。”
法國駐印度大使館在當地時間上周三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此次演習是一次“大規模五國演習”,將“爲這五支志同道合的高水平海軍部隊提供一個在‘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發展更緊密的關系、磨煉技能並促進海上合作的機會”。
印度軍樂團歡迎准備參加“拉彼魯斯”軍演的法國“閃電”號攻擊艦停靠印度戈奇港。(法新社)
演習時間選擇“很重要”
報道稱,爲期三天的演習將進一步壯大“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在該地區的地位。在過去一周裏,每個“四方安全對話”國家都至少與另外一個夥伴國舉行過至少一次雙邊軍事演習。
當地時間3月28日至29日,印度空軍和海軍參加了美國海軍在孟加拉灣舉行的演習,日本海上自衛隊則進行了兩次單獨的雙邊演習:一次是當地時間3月29日至31日與澳大利亞海軍在南海舉行的演習,另一次是當地時間3月29日與美國海軍在東海舉行的爲期一天的演習。
印度退役海軍准將、現爲金奈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的塞沙德裏·瓦桑說,自去年兩國在有爭議邊界發生對峙以來,新德裏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此次演習的時間選擇也很重要,發生在拜登政府對該地區展開首次大規模外訪之後。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訪問了日本和韓國。奧斯汀隨後前往新德裏,稱印度是“日益重要的夥伴”,還說兩國同意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加強合作”。
試圖拉攏東盟國家
報道援引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的高瑞連的話說,此次“拉彼魯斯”軍演可能也是爲了說服其他非“四方安全對話”國家加入類似的聯盟。高瑞連認爲,越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可能都在“四方+”夥伴的名單上。不過,高瑞連說,這些國家可能仍然擔心與這個“通常被視爲是對抗中國的組織”有染。
他說:“這並不意味著雙邊接觸是不可能的。例如,即使我們可能沒辦法想象與東盟舉行‘四方+’海上演習,我們也可以期待個別‘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國與東盟夥伴國進行雙邊甚至小範圍的多邊接觸。”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問題研究所研究員約格什·喬希對此表示贊同,說東盟不大可能接受與“四方安全對話”國家建立某種安全關系,“但我們也可能看到某些東南亞國家會打破這樣一種共識,把它們的安全政策調整到與‘四方’國家保持一致”。
報道稱,“拉彼魯斯”演習也揭示了歐洲大國是如何制定戰略以便繼續活躍在它們有經濟利益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德國和英國已經宣布,兩國今年將向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派遣軍艦,而法國、德國和荷蘭正在牽頭起草歐盟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
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