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去世,她對英國和英聯邦有多重要?
網上有一種評論,認爲女王之死就像《紅樓夢》中的賈母之死。賈母的家族在它的巅峰時期消失了,這是失敗的開始。
96歲的她是英國最長壽的君主。但在君主立憲制的英國,實際上她的權力是有限的,而且在他執政的70年間,他任命15任首相。 很多人會覺得,比起手握實權的首相,英國女王更具有象征意義,她來自王室,什麽都不用做就可以躺著享受榮華。並不是,回顧女王的一生,影響力和人格魅力可能比法律權力發揮更大的作用。 同時,人們來回奔波,把權力拉到極限,維護國家和王室的利益,真的很辛苦。
她對英國和英聯邦的貢獻呢?可以總結成這麽簡單,凝聚人心,擊碎人心。但正是這種無形的凝聚力,才是這個龐大國家最重要的東西。 他在20世紀20年代出生時,大英帝國正處于曆史的巅峰。3300萬平方公裏的夕陽帝國占了地球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卻是最後的輝煌。緊接著二戰爆發,英國對納粹德國宣戰,英國空戰帶著德國炸彈去了倫敦。14歲時,他沒有隨父母撤離國外,而是留在倫敦與人民在一起。並作爲王位繼承人,通過廣播演講安慰與家人分離的孩子們。英國人民一下子記住了還是孩子的王儲,在最危險的時刻用他稚嫩的聲音給他們帶來了安慰。
18歲成年後,他參軍並成爲中尉,直接參與救國。1952年,我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因病去世。他繼承了王位,成了英國女王。這一年,她才26歲,年輕,美麗,容光煥發。然而,他面對的不再是強大的大英帝國,而是一個在戰後被削弱、被踢出世界之巅的弱小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它變成了一個松散的國際組織,由相繼獨立的英聯邦殖民地和英國組成。大家只是把英國國王當成了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那時候的英國多慘啊,連最基本的食物都要配給。這還不是全部。巴基斯坦、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南非等獨立出局。進入這個松散的聯邦,國家實力會下降,聯邦的穩定自然會岌岌可危。于是乎,伊麗莎白二世加冕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出訪英聯邦所有成員國。在5個半月的時間裏,他行程近7萬公裏,做了102次演講,握了1300213次手。盡力讓英聯邦國家走到一起。
1961年9月,加拿大領導人訪問蘇聯,對方答應幫助出資修建一座大壩。女王得知這一消息後,不顧國內勸阻,冒著當地持續爆炸的危險。她直接訪問,親自遊說,並在當地國宴上與領導人共舞,就這樣穩定了局勢。並很快說服美國幫助修建大壩,這使加拿大留在了英聯邦。她把幾乎一半的工作時間都投入到了凝聚力松散的海外英聯邦。
爲了打破皇室和老百姓的傳統距離感,她允許電視直播他的加冕儀式。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他們的女王真正的樣子。往後,女王在平安夜的演講就像中國人的春晚一樣,已經成爲英聯邦國家的一種普遍民俗。
1968年,以保守著稱的他甚至允許媒體制作了一部名爲《英國王室》的紀錄片,主動揭開了王室的神秘面紗,向大家展示了他工作和私生活的日常。這部紀錄片已經放映了5次,在英國有4000萬觀衆,在全球130個國家累計有4個人的觀衆。更讓人驚訝的是,爲了順應民意,他甚至頂住保守派的壓力,給甲殼蟲樂隊頒發了60年代的帝國勳章。而接下來,會見大家喜歡的人和團隊,幾乎成了女王的日常。瑪麗蓮·夢露,伊麗莎白·泰勒,梅麗爾,斯特裏普,辣妹,貝克漢姆。
戴安娜王妃去世時,女王讓白金漢宮的後半部分出現在哀悼人群面前,並發表電視講話表達哀思。雖然當時有傳言說婆媳不和。上世紀90年代初,英國媒體寫了一篇批評王室子女私生活的文章,引發了公衆對王室每年巨額個人收入是否應該納稅的討論。女王同意了。從1993年開始,英國王室開始像普通公民一樣納稅。現在的皇室,每年都會主動公布的支出賬單,仔細到每次飛行的費用明細。所有東西都放在網上讓大家回顧。
近年來,伊麗莎白女王開設了自己的社交賬戶,並刊登招聘員工的廣告。他讓威廉王子迎娶平民凱特,讓哈裏王子走向美國非裔女演員梅根,這些都重新定義了英國王室的形象。 然而,他的兒子卷入了震驚世界的醜聞,並被剝奪了頭銜。他的孫子哈裏王子也因爲自願退出王室而被剝奪了爵位,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女王本人在民衆心目中的形象。
今年上半年,選民中,女王的支持率達到92.7%。有人評價說,伊麗莎白二世最大的功績就是讓你延續了幾千年的君主制度適應了現代社會。70年來,它依靠君主制的文化傳統和自身的個人魅力,團結了海外英聯邦和國內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人民,竭力維護昔日全球霸主的最後尊嚴。網上有評論說,習慣了曆史的英國女王,終于自己成爲了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