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其競選政綱《同爲香港開新篇》中提出“四大政策綱要”,其中的經濟政策綱要爲“全面提升競爭實力,創造持續發展空間”。站在回歸25周年曆史時刻,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內外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香港如何開啓經濟新篇章,無疑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本文認爲,從現實情況與發展趨勢出發,香港應在創科、産業、金融、空間和區域等五個方面,創新發展思路和舉措,爲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文|謝來風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一、創科:加強頂層規劃和發展創科産業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展創新科技在香港也已經形成共識,關鍵是采取什麽樣的路徑。對比美國、德國、新加坡以及內地等發展科技創新的做法,香港在以下兩個方面可以提升。
一方面,加強對創新科技頂層規劃和戰略設計。全球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技術革命和産業變革的窗口期不會很長,需要各經濟體結合自身發展需要,在科學發現、應用基礎研究、技術應用、成果轉化等方面,加強前瞻性規劃研究和布局,才能避免錯過發展機遇。制定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包括細分領域的規劃,是普遍做法。比如美國的《無盡前沿法案》、《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德國《研究和創新框架計劃》、《國家生物經濟戰略》、《人工智能戰略》,新加坡五年一次的《國家科學技術計劃》,內地的科技創新五年規劃、人工智能“十四五”規劃、數字經濟“十四五”規劃等。香港應根據自身情況,加強創新科技發展的頂層規劃和戰略設計,以解決當前科研資源分散、科研成果轉化率較低等困境。
一方面,香港的“創新科技功能”比較強大,高校、實驗室等資源比較豐富,但“創新科技産業”發展動力相對不足,迫切需要加快謀劃布局。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機器人、高端芯片等與創新科技密切相關、香港具有一定優勢的戰略性産業,需要新一屆特區政府予以重點關注和支持,制定系統産業支持政策,加快培育壯大本地企業,同時吸引全球企業、人才等資源集聚,建立創新科技産業生態。
二、産業:以長遠戰略“做實”香港産業結構
與新加坡相比,香港産業不夠“實”。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近年來服務業增加值一直占據香港GDP90%以上,2020年服務業占比93.4%,第二産業占比6.5%。新加坡政府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新加坡服務業占比65.9%,商品生産業(第二産業)占比24.9%。對細分産業進一步對比可以發現,對香港GDP貢獻最大的産業是金融及保險(23.4%),而對新加坡GDP貢獻最大的是制造業(21.1%)。香港制造業占比僅爲1%,與新加坡形成巨大反差。也因此,上海銀科研究院研究人員就分析指出,新加坡與香港的競爭,其實並非在金融業,而是制造業。事實上,新加坡更偏向發展制造業,在全球引入高端制造和科技含量較高的高精尖制造商,比如最近兩年引入的葛蘭素史克、德國藥廠BioNTech、法國制藥公司賽諾等高端生物制藥公司。
表1 香港、新加坡對GDP貢獻排名前4的産業對比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新加坡統計局。其中香港爲2020年數據(2021年暫未公布),新加坡爲2021年數據。
如今,新加坡制造業已經形成三大支柱産業。一是ICT産業,包括半導體、計算機設備、數據存儲設備、電信及消費電子産品等,占據新加坡制造業半壁江山。二是精密工程業,主要産品包括半導體與工業設備、半導體引線焊接機和球焊機、自動臥式插件機等。三是生物醫藥業,是新加坡近年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占制造業總産值的10.8%,就業人數2.44萬人,打造了啓奧生物醫藥研究園區、大士生物醫藥園區等全球著名産業園區。
香港應以長遠戰略推動産業“向實”發展,“做實”産業結構,可以考慮在北部都會區、已經規劃的新市鎮等區域,布局引入內地和國際高端先進制造項目,與香港的創新科技充分結合,提升香港經濟的韌性和活力,爲就業、收入、青年等方面創造新空間。
三、金融:推動金融服務創科和實體經濟
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在資本規模、資本流動、融資成本、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同時香港資本比較青睐“短、平、快”的盈利模式。香港貿發局2020年曾對香港初創生態系統進行調研,結果顯示,30%受訪企業獲得政府資助,22%申請銀行貸款,另外20%表示部分創業資金來自親朋好友。整個本地初創圈中,只有少數初創企業能夠于創業初期,成功從私人市場募集資金,包括孵化器或加速器(15%)、再投資(10%)、天使投資(7%)、衆籌(4%)和風險投資(3%)。平均而言,創業者的個人儲蓄占每間初創企業的創業資金接近六成(59%)。Pitchbook公司數據也顯示,近年來香港科技行業風險投資額爲僅爲新加坡的三分之一。
因此,香港在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和地位的同時,需要政府和業界合力,引導和支持資本加大力度投向創新科技和實體産業領域。當然,這與前面講到的要發展制造業緊密相關,兩個舉措要結合起來、久久爲功,才能改變資本偏好性,爲創科和實體經濟發展注入資本動力。
四、空間:將北部都會區打造成香港新中心
香港提出規劃建設北部都會區,意在解決長期以來以維港都會區爲“單中心”發展造成的人口密度過高、通勤時間與距離過長、市民幸福感降低等問題,這符合城市發展規律。我們熟悉的、典型的“單中心”發展城市如日本東京,經過五版城市發展規劃,正在逐步轉向“多中心”發展格局。深圳則在城市圈發展規劃中提出“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生態型”的空間格局。
圖1 香港北部都會區空間示意圖 //資料來源:《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北部都會區近期重點是發展創新科技和改善香港市民居住環境,其最終目標應是打造“香港新中心”,包括交通、住房、教育醫療、創科、高端制造、生態等方方面面,不僅要成爲香港的第二個經濟引擎,也要發展成爲香港市民的宜居宜業社區,與維港都會區形成香港“雙中心”。基于此,前面提到的創新科技資源,比如高校、實驗室、大數據中心等,以及高精尖制造項目等,都可以率先在北部都會區進行布局建設,盡早打造若幹標杆示範型的“錨項目”,引進若幹引領帶動型的科技企業、制造企業,加快形成資源集聚效應。
五、區域:主動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香港發展經濟,不僅要聚焦自己、解決內部問題,更需要借助外部資源、推動區域協同乃至一體化發展,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主動、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出規劃建設北部都會區,主動“向北發展”,這是香港邁出的重要一步。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已經三周年,香港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穩定向好,融入大灣區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一是要創新合作體制機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框架下,探索構建粵港深度合作機制,推動在深港合作會議等基礎上建立實體性質的深港合作機制。二是在貿易、投資、專業人士資格、社會民生、營商環境等重點領域,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規則機制深度對接,加快形成大灣區統一大市場,實現要素資源高效便捷流動。三是更好發揮重大平台牽引作用。推動北部都會區與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深圳口岸經濟帶等重大平台協同聯動發展,率先推進新田科技城與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規劃建設協同、資源對接。借鑒廣州南沙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模式,創新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重大平台的合作機制,務實推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圖2 新田科技城範圍示意圖 //資料來源:《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總之,香港開啓經濟新篇章,需要創新思維、系統思維和長遠戰略思維,也需要“以結果爲目標”的務實推進,以及全面融入區域和國家發展戰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央一如既往支持下,在新一屆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香港定將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實習研究員莊卓昊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