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2021年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綱要》明確提出,要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的原則,逐步推遲法定退休年齡。
總體來看,世界許多老齡化國家都在推動延遲退休。美國、德國提出將退休年齡從65歲延遲到67歲,新加坡提出將退休年齡從62歲延遲到65歲,韓國提出將退休年齡從60歲延遲到65歲,俄羅斯提出將退休年齡從男60歲、女55歲延遲到男65歲、女60歲,英國提出將退休年齡從男65歲、女60歲統一延遲到68歲。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日本,提出將退休年齡從65歲延遲到70歲。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更是提出打造“永不退休”、“終身活躍”的社會。
綜合各國的做法,主要有三類:一是男女並軌,將原本不同的男女退休年齡一致起來。二是小步慢走,每年延遲幾個月或每幾個月延遲1個月。三是彈性退休,將退休金與退休時間挂鈎,早退少拿、晚退多拿,個人根據自身情況自行選擇。
但是,從實踐的情況看,在實施延遲退休的國家,養老金危機、勞動力不足、老後破産等問題都沒有得到真正的改善,反而出現了社會不穩定、年輕人拒交養老金、出生率持續下滑、老人自殺等新問題。
究其原因:一是單一的延遲退休只能飲鸩止渴,難以根本性地解決養老金壓力。二是單一的延遲退休只能解決勞動力的量,難以滿足勞動力的質。三是單一的延遲退休難以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進程,發展環境不會一成不變,發展條件不會一成不變,發展理念自然也不會一成不變。”老齡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産物,是人類社會取得的偉大成就。老齡化不是問題,而是發展趨勢。因此,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後發優勢”,避免西方國家越老越延、越延越老的怪圈,爲世界提供一條“中國道路”。
首先,必須進一步認清人口老齡化的複雜性。推動老齡化的力量,並非孤立的長壽,而是涉及少子、人口遷移流動等多個因素。如果說長壽是老齡化的“發動機”,那麽少子就是老齡化的“加速器”,遷移就是老齡化的“變壓器”。並且,與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等趨勢不同,老齡化起于人口結構這一最重要基本要素的變化。
因此,老齡化的沖擊將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城鄉、區域和國際戰略格局等幾乎所有領域、所有層面。這種沖擊將日益超出我們的理解和想象。這就要求我們在推行延遲退休時,不可能照抄照搬國外的做法,因爲國外的做法也並不完全成功,而是要立足于更全面、更系統、更複雜、更長遠的創新型思考,並且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
其次,以實施延遲退休爲契機,全面推動工作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目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仍接近9億,短期內並不存在勞動力短缺。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早已從“量”轉向“質”。勞動力市場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數量不足,而是供給與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從長遠看,隨著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工作的形式、渠道、標准、收入都在發生重大變革。延遲退休的核心,不是永不退休,而是退而不休。
再次,可以推行更大尺度的彈性退休機制。例如,以現行的60歲爲標准年齡,上下15歲浮動。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允許人在45歲選擇提前退休。這看似與延遲退休相矛盾,但其實不然。這樣做有五個好處:
一是可以切實發揮社會保障的保底功能。退休與養老金制度作爲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保底。讓因爲身體健康、家庭需要等各種原因不能繼續工作的群體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這有助于社會的整體穩定,有助于化解部分年輕人不願交養老金的問題。
二是爲我們緩解養老金壓力提供了新的辦法。雖然提前退休讓一部分人領養老金的年齡變早了,但領取標准的相應降低,並不一定會增強養老金的總體壓力。再加上同步選擇晚退休的人,養老金的韌性可以同步增強。
三是有助于緩解少子化。少子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年輕人越來越晚結婚。而結婚越來越晚的部分原因,是年輕人參加工作越來越晚。年輕人參加工作越來越晚的部分原因,是上學的時間越來越長。上學時間越來越長的部分原因,是工作崗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套邏輯帶來的一個現象就是,以往年輕人畢業、就業、戀愛、結婚、生孩子,正在從一個連續的過程割裂成不同的人生事件。通過提前退休,能夠增加年輕人的就業機會,有助于從減少晚婚晚育的角度緩解少子化。
四是能夠恢複家庭的功能。提前退休能夠讓更多的人早日回歸家庭,從而恢複家庭對老人和孩子的撫養能力。畢竟,無論我們如何完善養老和托幼服務體系,都不如來自家人的關懷和撫育。
五是爲個人更好、更久地參與社會提供了新的可能。日本等國爲推動延遲退休,鼓勵老齡群體再就業,往往會采取免費培訓、工資補貼、稅收優惠等辦法。與其這樣,還不如將這些錢花在提前退休上。同時,提前退休後,人可以在體力精力更充沛的階段,更好地轉變他的社會參與形式,讓他更久地參與到社會之中。
最後,實施延遲退休,必須要進行更充分的調查研究,掌握不同人群的具體需求和數量。只有建立在數據上的科學決策,才能讓我們的措施有的放矢,得到最廣大人民群衆的理解和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富有中國特色、充滿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
(作者系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廣播電台播音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