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北歐人,大部分都有一種"社交恐懼症",人和人之間的交流,需要有一種"物理距離"來進行隔閡。所以我們經常可以見到新聞上出現的所謂的"北歐式排隊法"。寥寥幾人的公交站台,可以站出一個縱隊的感覺。
這對于喜歡熱鬧親近的國人來說,"北歐式排隊法",是茶余飯後談資,是被嘲笑並嗤之以鼻的怪習慣。因爲許多人都不理解,距離感是什麽。
男生上下學打籃球的勾肩搭背,女生一起去食堂去洗手間的拉手挽臂,超市大爺大媽清晨搶購特價商品的摩肩接踵,黃昏弄堂小巷的稚童們的追追打打。無論山南水北,不管東海西荒,我們的城市鄉村,都是充滿煙火氣息的市井人間。所以我們很難去想象幾萬公裏外的異域,冰天雪地中的人們還不喜歡抱團取暖,卻衷愛踽踽獨行。
接觸,相伴,親近,依偎,是兩個陌生人走到一起的不同階段,而每一個階段朝著下個目標努力的過程,都是追求陪伴的航向。所以在中國的故事中,終成眷屬,阖家團圓,相伴終老,花好月圓,這些看起來非常非常圓滿的字眼,就成了故事永恒的經典結局。
因爲在一起,大團圓,相依陪伴,是镌刻在我們骨子裏的精神信仰與追求。
我想,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和國家的人,像我們一樣對陪伴的追求,可以融入到文化血液的基因中去。
沉溺于愛情的陪伴,是世人亘古不變的話題,所以爲了能相守,哪怕隔著銀河,也要喜鵲搭橋牽線,牛郎織女相會——"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扯不斷親情的陪伴,是能夠徜徉千年的時光,劃破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蘇子舉杯邀明月,無論何時何地,都會有此情此景——"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
放不下家國的陪伴,是可以穿越生與死的界限,于無聲處聽驚雷,與大夢中見如來,放翁的今世怨,九泉的世世願——"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分不開故鄉的陪伴,是烙印在一個人靈魂深處的胎記,他的魂牽夢繞,他的依依不舍,他的似水流年,他的落葉歸根——"而現在啊,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可能無論哪一種陪伴,都是身爲國人的我們一輩子的追求。爲此我們可以付出很多,我們也一直在努力奮鬥著?,不是因爲害怕孤單,而是在這個艱難而又複雜的人世間,習慣陪伴的我們無法舍棄這種相依相伴,攜手前行,爲了未來一起拼搏的感覺,這也是支撐著我們繼續在風雪中前行的源動力。因爲有了彼此的相互加油鼓勵,有了相互提攜拉扯支持,才讓我們擁有跌倒時可以重新站起來的勇氣。
這樣在乎陪伴的我們,這樣團結一致我們,也同樣擁有面對這個世界所有痛苦災厄的能力。
直到我們遇上了它。
公園2019年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災難,在我們深愛的這片熱土上開始肆虐。
起因,是部分國人對于自然的不尊重,當然會遭受到自然無情的報複。可是瘟疫的傳播,卻依靠的是,國人們最熱衷的溝通交流,尤其所處的時間段,是我們傳統佳節春節大團圓的時候。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規模的人口遷徙活動,平均每年的遷徙數量達30億人次,先不提我們春節日常的走親訪友,拜年串門,但就近7億人口占中國人口總數一半的人口數量單位,乘坐交通工具所造成的病毒傳播,他所帶來的的結果,將會是毀滅性地!!!
面對此情此景,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隔離,讓病毒沒有傳播的途徑,把這場瘟疫從源頭上控制下來。
所以,已經養成了幾千年家人陪伴其樂融融,阖家團圓過大年習慣的中國人,在這個原本應該無比熱鬧舉國同慶的春節裏,要進行自我隔離。
要習慣孤單,盡管,它是追求陪伴的遺憾。
接下來的2個月,我相信在世界衛生防疫管控史上,都應該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14億國人,在政府機關的號召與管理下,開始進行全國性的封閉式管理,各省各市各縣各鄉鎮個小區全面開展防疫隔離管控,高速限流,省道管控,鄉鎮隔離,小區封閉,強大的國家機器在有條不紊地運營,而春節人口大遷徙數量第一次跌倒了谷底。
當新年的鍾聲敲響,原本該是煙花漫天萬人歡呼的大街小巷,也第一次陷入了沉睡。我們在本該相伴團圓的日子,把自己隔離成了孤島。
年夜飯餐桌前的舉杯同慶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也變成了黑夜裏在被窩中閃著光亮的一塊塊小屏幕。在這一刻,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孤單。
我相信,我的祖國和我一樣,也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單。
因爲,災難,因爲,病毒,我們要開始習慣孤單,而這也是幾千年來,我們從未學會的東西。
于是當武漢封城的那一刻開始,我聽見了回鄉人與離鄉人那一聲聲無奈的歎息,那是對孤單,最蒼白無力的抵抗。
————————
接下來的日子,我和所有的國人一樣,都只能在住宅這一方小小的天地裏活動,能夠與外界聯系的渠道,只有網絡。
除去剛開始幾天的日子,因爲封閉式的生活,我變得越來越不想說話,每天唯一與家人溝通的時間,就是晚飯坐在飯桌前,一邊看著電視新聞,一邊閑聊家常。
"今日湖北省新增確診病例XXXX人,新增疑似病例XXXX人,新增死亡人數XX人,治愈出院人數X人….相比昨天…"
電視裏滾動播放的新聞,那一個個赤紅的數字,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是我,正在遭受苦難的同胞們…
上一次見到這樣的情形,還是12年前的那一場驚天地震…
"我們把自己變成了孤島,而他們卻還在驚濤駭浪中掙紮…"
————————
即使是孤島,也會擔心海嘯的來臨。所以在家裏隔離的人們,也格外注意防疫的管控。出門必帶口罩,小區外買菜定時定點定人數,所有娛樂場所關閉,大型群體活動取消,鄰裏之間見面也只是匆匆打招呼。每天賴以溝通的方式就是網絡。
可是社交平台上,除了鋪天蓋地的疫情新聞,還有真真假假的小道消息,微信群裏瘋傳著被隔離的疫區發生的情況。
"聽說他們那邊醫院根本沒地兒住人了。"一個群友開始發話了
"是真事兒呢,好多人只能回家等死,沒有藥沒有醫生的…"這位說的有鼻子有眼,好像他從疫區回來一樣
"食物什麽的也沒了,更不要說口罩啊之類的防護物資了!"信息爆炸的時代,你得有爆炸信息才能讓人炸裂。
"啧啧啧,太慘了,人間地獄啊…"還有不嫌事兒大的煽風點火。
孤島上的人們,在海嘯沒來臨之前,借著海鷗來回傳遞信息,不過他們從來不會去深究事情的真假,對于他們而言,幾千裏之外的小島被海水吞沒,並不耽誤他們躺在海灘上吹著海風看夕陽。
因爲不習慣孤單,總要有新的消遣方式,來代替人們的陪伴。
真相重要嗎?
海裏的人還在與浪濤搏鬥,沒法回答。
但一定會有人,前赴後繼地往海裏跳。有些是因爲承諾,有些是因爲職責,但我想更多的,是因爲他們深深的知道,海裏的人有多孤單。
他們不允許他們孤單。
——————
"熱幹面生病了,我們要去幫幫他!"
煎餅在群裏發號召了,擔擔面、臭豆腐、韭菜盒子螺蛳粉紛紛響應。
于是種花家開始了全國總動員,十九個省市對口支援湖北,各地區最優秀的醫護人員,開始一場最美的逆行。
"到湖北去,我們要在他們身邊!"
"對,我們去幫幫他們,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沒有醫療物資,各省市地區援助,沒有生活物資,我們把家搬過來,沒有醫護人員,最優秀的派過來給你們。
當我看到放棄休息的公安民警奔赴街頭阻止疫情管控,家有稚齡孩童卻義務反顧堅守重症病房的醫生,爲了維護鄉村治安管理群衆隔離而倒在崗位上的村書記,把行李衣物全扔卻在國外藥店掃蕩一空拖回幾大行李箱口罩捐給疫區的遊客…
他們都是在海嘯來臨時,拼死跳進大海,拯救溺水者的勇士!
而此時大海裏的人們,卻並沒有坐以待斃。
十天時間,國家從一片空白的平地建起了兩座集中收治病患的大型野戰醫院,並在武漢市多出建設可容納14萬人的方艙醫院,東齊魯西華西北協和南湘雅,4大頂級醫院的醫療力量彙聚天下屋脊,更別說傾舉國之力的物資援助!
孤島上的人們一直在翹首期盼,在海浪裏掙紮的人們平安歸來!
其實我們一直在你們身邊,我們一直在陪著你們,你們從來就不孤單。
大年夜,病床上的爺爺,開心地吃著護士端來的餃子,防護服破了個洞,卻被病患趕緊勸離病房不讓查房的醫生,從湖北回鄉卻一直把自己反鎖在家自我隔離的小姐姐,一個月以來一直堅持給疫區送物資的卡車司機…城市的街頭空無一人,冬天的夜冷得刺骨,但在此刻,不管是孤島還是海裏,人們都相互依偎陪伴著,彼此支撐堅守著,我們從來沒有真正放棄過…
我們一直在路上,從來沒有停下過前進的腳步。只是一路上所遇見的風雨,也都希望可以有人相伴一起度過。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去習慣孤單,只是爲了追求未來日子長長久久一直相互陪伴的遺憾。
只是我們從來不曾真正的孤單過。不信,你看,靜谧沉寂的夜晚,天上閃爍的星,他們就在那兒,從來不曾離開…
【小知識科普:110年前,離大清王朝最終滅亡,還有一年不到的時間,但此時此刻全世界都聚焦在清朝龍興之地——中國東北三省!因爲此地發生了一件足以毀滅全人類的災難——東北大鼠疫!在醫學博士伍連德先生的不懈努力下,曆經千難萬苦,終于在平定哈爾濱鼠疫之後,伍連德又轉戰長春、沈陽等地,經過努力,幾個月後,東北三省各地的鼠疫被全部消滅。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傳染病的行動。我堅信,我們會在繼往開來的路上,走的更快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