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舉步維艱之下,企業如何自救,這是個問題。
2022年以來,“裁員”絕對是最高頻的話題之一。
根據統計,截至4月30日,公布了員工變動人數的A股公司中,有近1700家企業裁員了超91萬人。
其中,海航科技由2020年的36992人減至2022年的66人,裁員比例高達99.82%,被稱之爲“A股裁員之王”。這讓人不禁好奇,海航科技什麽來曆?過去一年又遭遇了什麽?
實際上,海航科技的大規模裁員是因爲2021年出售了子公司英邁國際。收購後者曾被視作海航科技業務轉型之作。但是沒過多久,海航科技又因爲無力支撐巨大債務而變賣爲自己貢獻了絕大部分營收的英邁國際。
海航科技的危機與其背後的海航集團離不開關系。巅峰時期,海航集團資産規模高達1.23萬億。旗下有37家上市公司,包含12家A股上市公司、3家港股上市公司、22家新三板上市公司。
但是,在各個領域通過買買買瘋狂擴張的海航集團,最終因負債過高陷入流動性危機。這個曾經的萬億帝國,如今已經完成破産重組,不複存在了。
回到海航科技,賣出英邁國際後,海航科技僅剩66名員工,其中,生産人員8名、銷售人員5名、財務人員18名、行政人員29名、管理人員6名——80%是由財務、行政和管理人員構成的。
截至發稿,海航科技市值爲78.28億元,賣掉了主要業務,海航科技如何靠66名員工崛起?
01
“A股裁員之王”裁員比例高達99.82%
如果說用一個詞能同時描述騰訊、阿裏、京東、B站、美的等知名企業近期來的狀態,那麽“裁員”一定榜上有名。
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A股有4650家企業公布了員工變動人數,其中1697家企業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員,裁員總數達91萬。
甚至有一些媒體做出了一份上市公司裁員排行榜。其中,登頂榜首的是海航科技,對比其2020年和2021年的財報發現,該公司員工總數從36992人驟減至66人,裁員比例高達99.82%,可以稱得上是“A股裁員之王”。
實際上,海航科技可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公司。這家企業的前身天海投資,是海航集團下營收規模最大的板塊,同時也是其重要的上市平台。1996年,海航科技在A股完成IPO,此後還進行了由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羽羲資産參與的兩輪融資。目前,其市值爲78.28億元。巅峰時期,海航集團還曾步入世界100強。
如此輝煌的企業,怎麽會有這麽大規模的裁員?據海航科技2021年年報,公司母公司員工人數只有66名,主要子公司在職員工數量爲0,而對比2020年財報中,母公司員工人數基本沒有差別,但是子公司員工數量卻高達36925人。
因此,不難看出,99.82%的裁員比例,問題出在子公司上。
據媒體報道,在海航科技2020年財報中提到的子公司主要指的是英邁國際。而這家公司來頭同樣不小,是全球最大的IT分銷商之一,主要業務包括爲客戶提供全球性的IT産品分銷及技術解決方案、移動設備及生命周期管理、電子商務供應鏈解決方案及雲服務等。2016年,英邁國際在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218位。
而彼時的海航科技主要業務是航運,但卻長期低迷,規模偏小。于是海航科技便開始謀求産業升級。2016年,海航科技以59.82億美元收購了英邁國際,還創下了當年A股最大並購案。收購完成後,英邁國際從紐交所退市,成爲海航科技的控股子公司。
之後一段時間內,海航集團確實憑借英邁國際打了一個“翻身仗”。交易完成後,海航集團營收規模達到6000億元,次年就在世界500強中將排名提升至170位。2018年,海航集團總營收爲6167億元,其中海航科技貢獻3365億元,占比55%,是海航集團下營收規模最大的板塊。
但是,危機也因此慢慢顯現。原來,當初收購英邁國際時,除了公司自有資金87億元和聯合投資方國華人壽的40億元,其余部分均爲銀行借款。也就是說,在這場近60億美元的收購中,有42.7億美元都是借的。
本來,海航科技是打算用英邁國際的利潤覆蓋利息支出。雖然後者經營表現穩健,利潤和分紅逐年走高,但也僅是勉強覆蓋。很快,海航科技陷入危機,截至2021年3月31日,海航科技資産負債率達到96.57%。
爲了緩解債務壓力,2020年,海航科技提出以58.26億美元估值出售英邁國際,收購方爲美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鉑金資本。2021年,鉑金資本以72億美元的企業總價值,完成了這筆交易。
也正是因爲這樣,海航科技2021年員工數量從3萬多名驟減至66名。其年報顯示,通過出售英邁國際得以回流現金並清償了大量債務,2021年實現淨利潤30.8億元,實現扭虧爲盈。但是,沒了英邁國際,也就沒了具體主營業務,海航科技變成一個空殼公司了?
02
萬億海航帝國,從崛起到覆滅
作爲海航集團下的重要板塊,海航科技如今的“窘境”與海航集團的興衰離不開關系。
海航起家時,公司所有的資産僅僅是海南市政府給的1000萬元。1993年,陳峰、王健等人下海創業,以航空運輸爲主營業務。到2017年底,海航系總資産規模已經爲12059億元,膨脹了十萬倍,曾是我國航空行業的第一大巨頭、我國第二大民營企業。巅峰時期,海航集團營收高達6182億元,是我國排名僅此于華爲的民營企業。
但是,讓海航集團一日千裏的並不是航空業務,而是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和“買買買”。
爲了擴大集團規模,海航集團在各個領域瘋狂擴張。中國資本在國際並購最爲活躍的2016年,海航集團成爲其中的最大貢獻者。比如,以60億美元收購了英邁國際、以65億美元從黑石集團手中收購了約25%的希爾頓集團股份,成爲後者最大的單一股東……通過一系列操作,2016年下半年,海航集團總資産飙升至10155億元,增幅高達87%。
而到了2017年,海航集團依舊在全球瘋狂買入,以22.1億美元收購曼哈頓公園大道245號大樓、增持德意志銀行股份,成爲其最大股東、以7.75億美元收購嘉能可石油存儲和物流業務51%的股權、以20億美元收購岘港惠理集團、以13.99億新加坡元收購新加坡物流公司CWT……僅僅這兩年,海航集團淨投資就高達5600億元。
2018年,海航集團旗下海航科技還曾宣布擬以75億元收購當當科文和當當網,不過最終因雙方未達成協議而終止了交易。據很多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原因還是海航科技當時就已經面臨資金流動性問題。
據媒體報道,自2010年以來,海航系開展了40宗跨境並購,交易總金額超400億美元,涉足44個細分行業,如航空、物流、餐飲、租賃等。
但也是在海航大展拳腳的2017年,銀監會發出警告,嚴查國內負債過高、海外投資過于凶猛的民營企業,其中就包括海航集團。
于是,海航集團又只能再開啓“賣賣賣”模式。一年時間內,海航集團對外出售了名下300多家子公司。而多家買方在購買時大肆壓價,比如海航集團曾花47億巨額收購的文思海輝公司,最終卻只賣出了5億。高價買入,低價賣出,爲海航集團增添了更多隱患。
實際上,海航集團大肆收購的同時,每年都在新增負債。2015年至2017年,其累計新增帶息債務約3668億元。而之後的高買低買更是進一步增加了風險。到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團債務規模已經達到7067億元,資産負債率高達72%。
2020年,疫情來襲,導致海航集團顆粒無收,直接成爲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2020年2月,“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成立,全面推進其風險處置工作。曆經兩年多,海航集團2022年4月24日宣布,海航集團相關破産重整案的四個重整計劃已經全部執行完畢。重整後,海航拆分爲航空、機場、金融、商業及其他四個完全獨立運營的板塊。
這場破産重整案中,最終確認債權1.1萬億、63家公司被申請破産、核心板塊2020年巨虧600億、牽連43萬人……海航集團成爲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破産案,這家萬億民企,也最終成爲了曆史。
03
裁員,只是自救的下下策
不止海航科技,在這場裁員遊戲中,幾乎“無人生還”。
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截至4月30日,A股公布了員工變動人數的企業中,有1697家企業進行了裁員,裁員總人數高達909993人。
從裁員數量來看,2021年員工人數減少超1萬人以上的,有14家公司,如海航科技、正邦科技、中國鐵建等。而一向以“鐵飯碗”著稱的國企,去年也有3家裁員人數超過一萬人,這並不常見。
而談及裁員的原因,一部分企業是因爲過去一年所處行業大環境發生變動,企業也隨之遭遇滅頂之災。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正邦科技、新希望。過去一年,由于豬價大幅下跌後長期在低位徘徊、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等因素,“豬周期”的低迷給生豬養殖類公司帶來了巨大壓力,養豬行業遭遇了普遍的大幅虧損,正邦科技2021年度巨虧188.19億元,同比降低427.62%,新希望同期也虧損了95.9億元。
再比如房地産行業,2021年業績陷入低迷,超七成房企利潤沒有增長,千億市值的僅剩萬科、華潤、保利等七家,裁員榜中的藍色發展2021年虧損138.34億,陽光城虧損超69億。
而從裁員比例來看,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中,有43家裁員比例在50%以上。而在排行榜前20中,有7家ST公司,這類正面臨經營問題的企業,可能是想通過裁員的方式,扭轉虧損的局面,避免被退市。
到了2022年,裁員還在繼續。從傳統家電行業,到互聯網巨頭,再到造車新勢力,相繼傳出了裁員消息。極度壓力之下,裁員只是企業爲了暫時緩解虧損的辦法,人作爲一家企業的核心資源,裁員不是長久之技。
于是,盡管深陷虧損,企業們也在積極尋找增長曲線。比如,上文分析的“A股裁員之王”海航科技,賣出英邁國際,則意味著轉型失敗。因此,海航科技意圖回到原主業。5月31日,海航科技公告稱,公司或其子公司與萬運航運有限公司簽署協議,購買大靈便型幹散貨船“萬運”輪,交易價格爲1650萬美元,一年利潤可達三、四千萬元。
政策方面,上海宣布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困難行業,不裁員少裁員的,對企業進行補貼,最高補貼300萬;人社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實施穩崗返還、一次性留工補助等激烈企業不裁員、少裁員……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表示,“在危機來臨之際,大量的企業面對環境的變化,會選擇生存模式,采取降成本、裁員等措施。但有些其原則選擇‘逆勢而做’,偏愛成長模式,這類企業往往在戰略布局中,會發現機會和空間變得更大。”
“對一些企業來說,裁員確實屬于無奈之舉,很多企業的財報數據越來越差,收入減少,但硬成本卻基本沒有減少。”面對不確定性,企業應該修煉好內功和基礎,來應對危機。而在這場裁員風波中,某些企業違規裁員、降薪升級、威逼員工簽署調薪協議,顯然不是正確的解決辦法。而大環境舉步維艱之下,企業如何自救,這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