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新加坡河口的三座橋梁被正式列爲國家古迹。 這三座橋都建于英國殖民地時代,橫跨新加坡河。離大家所熟悉的魚尾獅不過咫尺之遙。 制圖:新加坡眼 爲了方便讀者,我們把這三座橋編了號。女一號是建于1869年的加文納橋(Cavenagh Bridge)。加文納橋得名自英國于1859-1867年的海峽殖民地總督納文納少將(Orfeur Cavenagh)。至今橋上仍有加文納的家族徽章。 攝影:新加坡眼 加文納橋由鑄鐵制成。橋的南岸即是1928年竣工的郵政總局,也就是現在奢華的浮爾頓酒店。 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之Gretchen Liu Collection. 這是1900年左右從新加坡河口往外海拍攝的照片。在照片中,見到新加坡河口滿滿地停放著各種駁船,包括舯舡和大䑩,還有舢舨在河上穿梭。橋外還可見帆船三三兩兩,以及更遠處抛了錨的小輪船。 所謂駁船,就是船型小、載重噸位小、平底,主要用于新加坡河和外海之間的貨物運輸的船只。駁船將小批量幾十噸的貨物,在新加坡河碼頭和停靠在外海的輪船之間接駁運輸。 在此時,加文納橋是新加坡河口唯一的橋,安德遜橋尚未出現,郵政總局尚未出現,更別說魚尾獅、金沙、濱海藝術中心這些今時的地標了。在加納文橋建成之前,人們只能付費乘船過河,或是從幾百米外的木橋Thomson’s Bridge繞道。Thomson’s Bridge于1862年拆除,是埃爾金橋(也就是本文女三號)之前身。 走近加文納橋北端,嵌入眼簾的是個很醒目的冠著個大紅點的警示牌。 攝影:新加坡眼 攝影:新加坡眼 原來這是當時的警察總長簽發的警方告示,禁止滿載重量(載重加自重)超過三個cwt(centum weight),即152.4公斤的車輛上橋,所有牛馬也不許上橋。 要知道,在加文納橋落成的年代,汽車還只是個人類的科技夢想。一直到1886年德國人才制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翌年,卡爾·本茨將他的第一輛汽車賣給了法國人埃米爾·羅傑斯,這是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的銷售。這一年,卡爾·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車制造公司--奔馳汽車公司。 到了20世紀初(1900年),加文納橋上的交通是這樣的: 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通行的是小汽車和人力三輪車,還有行人。河上還有人力劃槳的舢舨。照片左邊的背景就新加坡南岸的貿易行和倉庫,也就是現在的駁船碼頭(Boat Quay)。 由于加文納橋是當時的一個地標,所以,還上了明信片: 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與殖民地時期的許多政府建築一樣,加文納橋是由英國人設計,但由印度囚犯在新加坡施工建設的。唯一不同的是,加文納橋的主體鑄鐵結構是在英國鑄造的,之後運到新加坡,再由當地的印度囚工組建而成。 其實,加文納橋最早是允許馬車和牛車通行的。但是,到了1880年代,由于國際貿易發展蓬勃,新加坡南岸的貿易行、銀行、倉庫與北岸的政府部門辦公室往來越來越頻密,加文納橋漸漸不勝負荷。此時殖民地政府決定興建第二座橋梁。 于是,在加文納橋建成40年後,到了1909年,女二號的安徳遜橋(Anderson Bridge)出現了。 制圖:新加坡眼 這張照片攝于1910年代,圖中就是主角安徳遜橋。曾經的網紅小姐姐——加文納橋,現在只能退居二線。安徳遜橋得名自當時英國的海峽殖民地總督約翰安德遜(John Anderson)。 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之Lee Kip Lin Collection 從這張照片我們也可以看出,安徳遜橋比加文納橋寬得多,而且,由于它是鋼結構,比加文納橋的鑄鐵結構強,所以安徳遜橋主要通機動車,而它姐姐加文納橋到了此時只能通人力車,實施分流。加文納橋上的那個警察總長的交通限行警示牌,就是在此時豎立起來的。 這是現在的安徳遜橋: 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這是1910年代的安徳遜橋,背景是維多利亞紀念堂。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這是30年代的安徳遜橋(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之Lim Kheng Chye Collection),背景是1928年6月建成的郵政總局,也就是今天的浮爾頓酒店,照片右邊可見在河岸納涼的馬來人,戴著白色宋谷。郵政總局有個地下通道,直接通到河面,方便郵差把沉重的郵包在駁船和岸邊穿送。 二戰時期,日軍占領新加坡之後,曾在安徳遜橋上挂了人頭,是被處決的刑事犯,爲作奸犯科的警示。 寫到這裏,大家今後路過此橋恐怕再也不能好好欣賞夜景了。 這張照片攝于1978年(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之Lim Kheng Chye Collection)。圖下正中是加文納橋,右邊是安徳遜橋,河的北岸即是行政區——政府大廈、法院、國會、維多利亞紀念堂等。此時離新加坡獨立才13年,經濟剛開始有些起色,尚未進入90年代“亞洲四小龍”的年代。 1972年,魚尾獅作爲新加坡旅遊標志出現,安置在新加坡河口,就在安徳遜橋南岸。 圖源:網絡 到了2002年,魚尾獅塑像才移到目前的位置。對面即是金沙酒店和濱海花園。 圖源:新加坡旅遊局網站 現在我們說說女三號——埃爾金橋(Elgin Bridge)。 埃爾金橋建成于1929年,以英屬印度總督埃爾金命名,此人故事不少,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百度或谷歌。埃爾金橋是混凝土結構。從女一號的鑄鐵,到女二號的鋼鐵,到女三號的混凝土結構,見證了工業革命的科技進步。 其實,三妹本來應是大姐。1819年萊佛士開埠之後,新加坡河南岸(今天的CBD、牛車水)住的是華人,北岸住的是馬來人。萊佛士于同年6月25日下令盡快修橋,新加坡河兩岸的市區規劃才能連作一體。 1822年,一座木橋建成,取名爲Presentment Bridge,也叫猴子橋(Monkey Bridge)。不要問我爲什麽,我也不知道。這座橋現在已經找不到圖像資料了。 1844年,猴子橋拆了,仍建了一座木橋,叫Thomson Bridge。 這就是Thomson Bridge。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到了1862年左右,木橋拆了,建了座鐵橋,就叫埃爾金橋。我們姑且稱她“埃爾金一世”。 這就是埃爾金一世,攝于1910年。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埃爾金一世,攝于1920年代。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但這座橋在1925年又拆了,改爲今天我們見到的鋼混結構的埃爾金橋。 這張照片攝于1970年,從新加坡河口開始的三座橋依次爲:女二號安徳遜橋,女一號加文納橋,女三號埃爾金橋。 照片中也看得到1936年建成的中國銀行大樓,目測好像是當時最高的大樓,不知道有沒有“之一”。(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這是今天的埃爾金橋,她的前世其實是橫跨新加坡河最早的一道橋。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英國與新加坡政治有不可分割的曆史因素。李光耀在他回憶錄就寫道:“除了英國,其他任何國家對新加坡政治發展的影響都不及中國來得大。”間接說明了英國對新加坡政治發展的曆史影響。 這三座橋見證了新加坡的英國殖民地時期的曆史。它們也是新加坡經濟史和移民史重要的環節。昨天,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它們列爲國家古迹,由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主持儀式。 出席儀式的除了傅海燕部長(1),還有英國駐新加坡最高專員(2)、當年負責制作加文納橋的鑄鐵構造的公司創辦人的玄孫(第四代孫)加文·麥克萊倫(3),還有其他國家古迹的管理人或産權人,包括玉皇宮的李至旺道長(4),他也是新加坡道教協會會長。 國家文物局在這三座橋梁上作題爲“古迹背後的裏程碑”的裝置展覽,展出新加坡本地藝術工作者葉耀宗和創意總監丹尼·維賈亞(Danny C Wijaya)的裝置藝術,將展出至本月28日。 這是葉耀宗在埃爾金橋上的裝置藝術。遠遠看去,毫不起眼。圖源:新加坡國家文物局 走近一看,原來是用木屐制成色彩鮮豔的駁船模型,以埃爾金橋後方的城市天際線爲背景,取角十分有趣,重現了當年新加坡河“船水馬龍”的情景。(圖源:新加坡國家文物局) 加文納橋和安徳遜橋上也有其他裝置藝術。一直展出到本月28日,路過的朋友不妨好好欣賞一下。 圖源:新加坡國家文物局 圖源:新加坡國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