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張明敏一首《我的中國心》唱出了海外華人的心聲,30多年後,一個“歌中人”終于“落葉歸根”。
近日,新加坡船王張允中與世長辭,睡夢中離去,走得很安詳,雖然遺體不能歸鄉,但他的靈魂一直都在華夏。
張允中活了102歲,如果從19歲逃難到新加坡算起,他在海外“漂泊”了80多年,但從沒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還記得2014年,94歲高齡的張允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出生在中國福建,現在是馬來西亞籍,新加坡的榮譽市民,但我是中國人。”
值得一提的是,張允中出生于金門,從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開始,金門實際上就一直在台灣的控制下。
而張老先生把自己歸爲福建人,而不是台灣人,已經充分顯露了他的那顆中國心。
張允中
實際上,張允中的父親張文夏也是一名愛國華僑,1934年,張文夏爲了謀生,成了“下南洋”中的一員,在新加坡開了個小醫館。
而1942年,日本占領新加坡以後,開啓了“肅清行動”,清查以經濟或者物資支援中國抗戰的新加坡華人華僑,張文夏就是彼時的“愛國醫事人員”之一,最終被迫害。
張允中是在1937年日本占領金門、廈門以後,和家人一起逃難到新加坡投奔的父親,而父親死後,自己轉戰馬來西亞,因爲暗中接濟當地的抗日遊擊隊被抓,直到1945年才重獲自由。
在祖國被侵略時而不得已離鄉背井,張允中一直都深切盼望中國的強大,這從2019年張允中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采訪時的一句話可以看出。
記者問他:
“1949年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時,您是什麽感覺?”
張允中說:
“非常高興,那時候我們在海外的華僑,被外國殖民者壓迫得很厲害。中國崛起了,我是華人,非常高興。”
一連說了兩個“非常高興”,嘴角泛起的微笑,就像一個天真的孩子。
張允中與兒子張松聲
當然,張允中對于中國不僅是存于心,也是踐于行。
1948年,在抗戰中失去了所有的張允中在好友的介紹下,加入了馬來西亞一家華人辦的船務公司,替別人打理海運業務。
雖然不是自己的事業,但張允中很盡心,他深知華人辦企的不易,于是提出了打破外國人壟斷的策略,積極購買自己的船只,以爭取主動位置。
正是在他的主導下,船務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但生意雖然做大了,卻一直沒能與自己的祖籍國有交集,這成了他心裏的一個結。
1956年,在張允中和馬來西亞華商的共同努力下,大馬華商組成了一個訪華團,獲得了中國行的機會。
爲期兩個月的中國行,讓張允中感慨萬千,船運也正是中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而他的努力也沒有白費,最終他代表馬來西亞華商船運界與中國政府簽下了運輸協議。
1957年,新加坡成立了第一家中國和新加坡的合資公司,張允中與中國的業務交往就此開始。
不過,畢竟不是自己的公司,雖然合作也算愉快,但張允中仍覺得意猶未盡,于是1965年,幹脆成立了自己的船務公司,于是太平船務(PIL)誕生了。
1967年,那是一個特殊時代的開始,很多外資企業對形勢看不清,都駐足觀望,甚至有合作的企業還暫停了合作,而張允中卻毅然做出了以中國業務爲主的決定。
就這樣,太平船務成了最早與中國全面開展合作的海外船務公司之一,當第一艘貨輪從天津港出發駛向海外的時候,張允中就下定決心,永遠不會離開中國這艘“船”。
而之後,張允中也做到了,不管中國發生了什麽樣的變化,他的船務公司與中國的業務從未間斷,以至于業內都流傳著一句話:
“改革開放前,中國有任何運不了的貨,只要找太平船務就行”。
到了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張允中在北京正式注冊了第一家中國分公司,之後又陸續在中國30多個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
根據媒體的統計數據,如今太平船務1/3的業務來自于中國,而其全球15000人的員工裏,中國員工就占了11000多人。
另外,太平船務早期的船只都是從日、韓制造的,而在中國具備了造船能力之後,張允中把訂單轉到了中國,前後訂了80多艘船,價值300多億。
張松聲
2011年,張允中因爲在促進新加坡和中國合作中所做的貢獻,獲得了“通商中國成就獎”,而頒獎詞中除了表彰其商業上的成就,還有他在中國地區的赈災、教育中所做的公益。
如今張允中走了,但其兒子張松聲接過了父親的接力棒,出生于新加坡的張松聲在父親的影響下,也一直保留著一顆中國心。
張允中一生育了14個子女,8個兒子,6個女兒,所有孩子都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也都了如指掌。
張松聲排行第五,他能成爲接班人,可能因爲他與父親是最像的,6歲就曾隨船出海,16歲開始在船上實習,他深愛這個行當。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和父親一樣,一直深信中國的明天會越來越好,根據媒體的報道,如今的張松聲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中國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