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玑古巷南門樓。受訪者供圖
6月10日,《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正式發布,公布了國務院批准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85項)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共計140項)。
廣東省共有18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入選上述名錄,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珠玑巷人南遷傳說、竹板歌、莫家拳、潮州菜烹饪技藝、米粉制作技藝(沙河粉傳統制作技藝)、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等6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禅宗祖師傳說(六祖傳說)、獅舞(上川黃連勝醒獅舞)、獅舞(瑤族布袋木獅舞)、木偶戲(湛江木偶戲)、蔡李佛拳(廣州北勝蔡李佛拳)、詠春拳(佛山詠春拳)、粵繡(珠繡)、中藥炮制技藝(新會陳皮炮制技藝)、針灸(嶺南陳氏針法)、春節(行花街)、民間社火(高要春社)、廟會(茶園遊會)等12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目前,我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已達165項。
延續嶺南文脈“基因”
珠三角一帶不少街道都以“珠玑”命名,廣州有珠玑路、南海有珠玑岡、新會有珠玑裏……以及成語“字字珠玑”,其背後都指向同一個文化源頭,那就是起源于韶關南雄的珠玑巷人南遷傳說。
唐開元四年(716年)梅關古道開通後,地處南粵古驿道樞紐的南雄珠玑巷,成爲中原文化進入嶺南的重要通道,也是聯系中原地區和嶺南地區的文化紐帶。
宋元之際,大批中原漢人因避戰亂,長途跋涉翻越南嶺到達珠玑巷,進而南遷珠江三角洲。珠玑移民與本地居民融合形成廣府民系。據不完全統計,珠江三角洲及海外的“珠玑後裔”就有7000多萬人。
“珠玑巷人南遷傳說雖然來自民間,經過嶺南士人的廣泛傳播,至今已成爲幾乎所有廣府地區族譜追溯祖先來源的慣例。”暨南大學曆史學系主任、廣東曆史學會副會長劉正剛說。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譚元亨認爲,珠玑巷人南遷傳說加強了嶺南先民對中原文化的認同,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禅宗祖師傳說(六祖傳說)則體現出嶺南文化濃厚的國際氣息。
雲浮新興是六祖惠能出生和圓寂的地方,也是《六祖壇經》輯錄之地。六祖傳說還廣泛流傳到日本、韓國、北美的衆多禅寺,對日本禅宗的誕生和發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粵西湛江,年例祭祀之風千年傳承不衰。民間稱爲“神戲”的湛江木偶戲,更是年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硬菜”。無論唱詞使用的是官話、粵語、客家話還是閩南話,唱出的總是人們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祈願。
廣東粵劇院副院長張晉瓊告訴記者,早在6年前,廣東啓動的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發現,粵西白戲已經沒有正規劇團了:“但它的唱腔和表演形式還保留在湛江木偶戲裏,能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也充分體現出湛江木偶戲對保留中國地方戲曲劇種的貢獻。”
以客家方言表演的竹板歌在海內外客家人聚集區廣爲流傳。此次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的行花街、高要春社、茶園遊會等廣府民俗,同樣承載著中原文明的“遺傳信息”。
肇慶高要現存4000多座社稷壇,已存續四五百年的高要春社,至今仍是西江中下遊民衆參與度最高的民俗盛事。每到農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數十萬賓客雲集高要各鎮村,搶炮、龍獅、粵劇、八音、廟會出巡等民俗活動輪番上演,古詩中“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的盛景,就再次浮現在遊人眼前。
跨界激發傳承活力
來自廣東的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目,同樣在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評審中收獲頗豐,莫家拳、蔡李佛拳(廣州北勝蔡李佛拳)、詠春拳(佛山詠春拳)等3個項目榜上有名。
在中國武術大家庭裏,南派武術一直占據“半壁江山”。上世紀80年代初,通過全國武術挖掘整理工作確認的129個拳種中,廣東省就占了23個。南拳也在衆多競技武術賽事中取得不俗的成績。
“然而,過去十多年來,在國家級非遺名錄中,廣東武術類只有蔡李佛拳一項入選。這難以反映廣東武術大省、武術強省的地位。”廣州體育學院武術學院院長李朝旭表示,這次入選在數量上“實現了曆史性的突破”。
發達的商業貿易孕育了大批武師武館,也賦予南派武術鮮明的地域特色。佛山詠春拳就以“短橋窄馬”特別適用于窄小場地的貼身搏擊,處處體現出深邃、機智、實用的嶺南精神。
“對粵港澳大灣區民衆來說,南派武術有著血濃于水的親和力。”李朝旭說。過去,嶺南移民過埠謀生都要學會一技傍身。詠春拳館現已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蔡李佛拳也在海內外坐擁過百萬“粉絲”。
嶺南素有“獅武不分家”的傳統。上川黃連勝醒獅舞、瑤族布袋獅舞兩個項目也在本次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前者以洪門拳爲基礎,體現尊師重孝的文化精神,後者則有“連州瑤族曆史的活化石”的美譽。
隨著時代的轉變,如何讓傳統舞蹈存續活力?華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王虹認爲,讓傳統舞蹈走進校園,融入基礎教育課程,是非遺普及與傳承最高效的途徑。
“嶺南陳氏針法”中醫藥進校園入選2020年度廣東省“非遺進校園”十大優秀案例。今年植樹節,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中醫院等單位聯合發起下,嶺南陳氏針法傳承人及其團隊走進校園,播撒中醫藥文化傳承的種子。
作爲嶺南針灸最具代表性的學術流派之一,嶺南陳氏針法的“飛針法”奠定了我國無痛針灸技術的裏程碑。如今,融入現代醫療服務正成爲嶺南陳氏針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必由之路。
嶺南陳氏針法代表性傳承人陳秀華介紹,爲適應都市人的健康需求,嶺南陳氏針法針對睡眠障礙、頸椎病等5個常見病症制訂技術操作規範與臨床推廣方案,並在全國14家醫院推廣應用,年門診量達30多萬人次。
多方合作、跨界融合的非遺傳承工作站,成爲嶺南陳氏針法絕藝傳承的新平台。通過與當地衛健局和中醫院合作,在梅州、乳源、廣西等地設立的3家非遺工作站,讓越來越多基層醫務人員加入“飛針”傳人的行列。
賦能社會産業發展
除嶺南陳氏針法外,新會陳皮制作技藝也成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又一顆嶺南中醫藥“明星”。新冠疫情發生後,新會陳皮因名列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備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睐。
新會陳皮被譽爲廣東“三寶”之首,自宋代以來就是聞名遐迩的“廣貨”之一。華僑出洋之前,手裏總會提著一罐新會陳皮,漸漸地,寄托著鄉愁的陳皮也隨之在異國飄香。
“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制作新會陳皮的“獨門秘笈”在民間百年世代相傳。從采摘、開皮、反皮、曬制,到陳化,每一道工序都反映了傳統中醫藥“藥食同源”的智慧。
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中醫藥博物館館長藍韶清向筆者透露,新會陳皮制作技藝過去被歸爲傳統技藝,去年改以傳統醫藥類別申報,更突顯新會陳皮在南藥中的“江湖地位”,也爲項目的成功入選增添了不少分量。
新會陳皮也是南藥裏産業化程度最高的中藥品種。截至2019年底,新會陳皮行業年總産值達85億元,帶動農民直接收益超10億元。即使在疫情期間,其行業逆勢增長勢頭不減。
“新會陳皮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新會陳皮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柏忠指出,隨著科學技術的更新叠代,新會陳皮的有效成分也不斷得到更充分的發掘,陳皮産業鏈也隨著産品附加值的提高而向康養、旅遊等領域不斷延伸。
使用是最好的傳承,市場是讓非遺永葆生機的土壤。許多嶺南非遺也從未遠離它的消費人群。潮州菜烹饪技藝、沙河粉傳統制作技藝等項目,在民間的煙火氣裏活色生香。
“兩項傳統技藝不但受衆面廣,經濟效益巨大,而且還深刻體現著中醫藥養生文化,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對推動‘廣東糧、珠江水’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中共廣東省食品醫藥行業聯合黨委書記張俊修說。
據張俊修介紹,過去一年來,僅潮汕牛肉丸的銷量就增長了50多倍。他建議,潮州菜、沙河粉可以通過建立創新發展孵化基地的方式大力扶持,“尤其是對更多食品細分類産業加以扶持,例如,潮汕牛肉丸、潮州菜調味料等,實現工業化生産創新,使之發展成爲更宏大的産業”。
流光溢彩的珠繡,廣泛應用在潮人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珠繡代表性傳承人黃偉雄介紹,這些年來,通過與新工藝、新材料相結合,珠繡包、珠繡披肩、珠繡首飾、珠繡畫等新品不斷推出,爲潮州婚紗禮服産業增光添彩。
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當代非遺傳承人走出國門,得到國際業界的首肯。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曾隨著潮人足迹在全球開枝散葉,當代的能工巧匠也在國際古建築修複舞台上大顯身手。
粵海清廟是潮人在新加坡最早興建的廟宇。經過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紀傳英曆時三年帶隊修複,190年前古廟輝煌的故貌重光。該項目還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資産保存優異獎”。
“傳統建築雖然與現代生活存在一定距離,但它背後蘊含的人文價值和教化功能,對潮汕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廣東省文物鑒定站站長劉成基說。
去年我省制定了《廣東省“十四五”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發展實施方案》,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與“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工作站”申報工作已正式啓動。“從這次入選情況來看,廣東近年來的非遺保護工作在改革創新和精准管理方面,正在産生良好的社會效應。”中山大學中國非遺研究中心主任宋俊華說,“這些項目大多是粵港澳大灣區共有共享的文化形態,入選後將更有利于推動人文灣區建設與粵港澳非遺保護的交流協作”。
宋俊華期待,名錄的公布能推動相關項目與鄉村振興、文旅融合、中醫藥發展等國家戰略相結合,使非遺文化成爲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和資源,也爲我國非遺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可複制路徑。
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通訊員 冀前 實習生 徐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