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載滿安溪茶葉的木船,一路漂洋過海,從泉州、廈門和廣州的港口,南下到東南亞、西非、北非。茶葉貿易千年未絕,目的地逐漸延伸至日本、北美和歐洲。進入21世紀,借助這條“海上絲綢之路”和現代科技,福建安溪縣每年向沿線國家出口茶葉1萬噸以上。
近日,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和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認定爲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增至18項,數量居世界首位。
“老祖宗”留下的傳統農業方法和知識,至今如何影響並推動著後世子孫的農耕生産?農業文化遺産地對于維護特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起著怎樣的作用?中國新添的三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有梯田有茶園也有草原,各有一份答案。
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毛驢子馱起一個“種子銀行”
胯下一條毛驢,頭上一頂草帽,身上一件迷彩,人和驢不緊不慢地沿村裏柏油馬路向山坡行去,這是王金莊村民下地的日常。今天,王金莊村民有近300頭毛驢,這是他們從梯田往返住宅的日常坐騎,也是馱運糞肥、拉鐵犁的農耕器具。
王金莊五街村民李肥德騎著毛驢沿著村路去地裏。受訪者供圖
涉縣地處太行山深處,處于中國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分界線上,年降雨量僅500余毫米,蒸發量卻達到1720毫米,年平均氣溫12.4℃;山區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以石灰岩爲主。這裏盡管石厚土薄、山高坡陡、雨水稀少,但從元代開始,當地百姓便一代代鑿石壘堰,留下至今總面積達21萬畝的太行梯田。
涉縣旱作梯田系統核心區是井店鎮王金莊。1987年出生在王金莊三街村的劉玉榮,後來成了五街村的媳婦,現在是涉縣旱作梯田保護與利用協會的一名志願者。她回憶起父親劉牛定,年輕時候拉著毛驢,在山坡上修石堰、建石庵子的日子,便覺得“每一寸梯田都無比珍貴”。
土層平均厚度不足0.5米,最初定居在這裏的村民,先把分散的可耕土集中起來,再用碎石圍成矮矮的石堰,以防止水土流失;隨著人口的增加,梯田不斷向山上延伸,但越往上地越窄、土越薄,人們便篩選掉碎石,摻加有機肥,經過數月涵養,再填入石堰備耕待用。
2022年5月,王金莊村民在播種玉米。受訪者供圖
通常農民下地,步行時間需要一兩個小時。如果趕到立秋前後收花椒,許多村民就連續幾十天住在自家梯田裏的小石頭房子裏。村民把這種石頭房子叫“石庵子”,石庵子由石頭片層層疊疊壘起來,一人來高,占地僅四五平方米。
68歲的劉牛定,年輕時候是石匠,曾牽著毛驢子漫山遍野找了一個星期的石頭,在自家田裏壘起一座石庵子,碰上立秋農忙時節,一住就是一兩個月。家裏的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定期來田裏給父親送幹糧。
把字刻在石頭上,是人類最古老的記錄方式也是保存信息最長久的方式。王金莊的石庵子,有1000多座,明清時期刻下的字,依然可見。劉玉榮用手機拍下一張刻有“光緒十三年正月八日”字樣的石庵子,“有個說法,我們劉家祖先剛落戶到王金莊時,就是住在大南石庵子裏修梯田,後來在村裏置下房産才搬回村中。”
村裏梯田上一處光緒年間的石庵子。受訪者供圖
人們摸索出一套獨特的旱作梯田農耕技術,它秉承我國農業的精耕細作的傳統,並與集雨保墒相結合,用地養地並舉,並且通過鋤、犁、耙、翻的工作方法,實現雨季集雨,旱季保墒。當地人還在此基礎上,根據幹旱氣候獨特的地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集雨蓄水體系,包括水庫、塘壩、水池、水井、水窖,用于蓄集雨水和泉水。爲有效控制梯田的土肥流失,人們在石堰邊沿種植花椒樹,既保護了圍堰,又可防止水土流失。
種子,在獨特農耕環境下近千年的選育中,愈加豐富,形成一條相比于石器傳承而更爲活態的傳承鏈。據2019年、2020年兩次梯田普查,王金莊共普查到農業物種26科57屬77種,共計171個傳統農家品種。
王金莊村村貌。受訪者供圖
“比如菜豆,王金莊就有20多個品種,村裏人每個季節都有品種收獲,比如6月份,人們可以收獲到新鮮的綠豆角;7月份可以吃到紫豆角和綠花豆角;8、9月份可以享用紅沒絲豆角;10月份及11月份還可以吃到鮮嫩的紫荊眉豆角、綠眉豆角。”劉玉榮說。
涉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賀獻林介紹,正是有物種多樣性優勢,當地通過“藏糧于地”的耕作技術、“存糧于倉”的貯存技術和“節糧于口”的生存技巧、天人合一的農業生態智慧,不但創造了規模宏大的石堰梯田景觀,而且還創造出了獨特的山地雨養農業系統,保存了大量重要農業物種資源,從而得以籌備“種子銀行”。
王金莊的“種子銀行”。受訪者供圖
“種子銀行”陳列室裏,排排架子上的玻璃瓶裏裝著各色各樣的種子,標簽紙上寫著種子的品種。村民所種的老玉米,大多是金黃色的玉米,名稱喚爲“金皇後”;也有少數種白色的玉米,喚爲“白馬牙”。
“還有嶺頭山藥,村邊麻;窪地高粱,崗上花(棉花)。鄉親們家的梯田適宜種什麽都可以到‘種子銀行’借種子,等到秋收後再把種子還回來,比方說借一斤種,就要還一斤半。”劉玉榮說,靠著綠色生態的優勢,當地梯田小米、玉米糁、花椒等,以較高優勢的價格賣到了全國。
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大草原上推出一輛勒勒車
5月25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一間作坊裏,57歲的賽音都楞和26歲的徒弟朝魯巴特爾,正在手工裝配車輪。朝魯巴特爾和師父學了將近一年技術,對于勒勒車制作中的最複雜的車輪裝配工藝,還不能獨立完成。
勒勒車是北方遊牧民族傳統的生産生活用具,尤其以蒙古族勒勒車最爲馳名。賽音都楞介紹,“勒勒”是牧人趕車吆喝牲口的聲音,“勒勒車”因此而得名,車子常用牛拉,也稱爲“蒙古式牛車”。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能造出車輪高大的木車,可載千斤重物,在草原、雪地、沙漠和沼澤一帶暢行無阻,成爲“草原之舟”。
被認定爲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不僅整合了高格斯台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丹可汗查幹浩特宮殿遺址、罕廟、根丕廟等曆史文物,也涵蓋了“蒙古族勒勒車制作技藝”“蒙古汗廷音樂”和“阿日奔蘇木婚禮”這三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阿魯科爾沁草原夏日美景。受訪者供圖
車、蒙古包和音樂,是遊牧民族數千年來逐草而居的最密切夥伴。
賽音都楞記得,以前牛後面拉著勒勒車,快的時候一天走40公裏,一家人坐在大車上,連走數月,哼著歌兒看牛羊越養越壯;即使車壞了,只要工具齊全,主人跳下車來,馬上就能修好。
阿魯科爾沁旗農業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王志偉介紹,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核心區位于巴彥溫都爾蘇木,總面積500萬畝,涉及23個嘎查、15103名牧民;當地牧民至今恪守著古老而傳統的遊牧習俗,保留著逐水草而居、食肉飲酪、騎馬射箭的蒙古族傳統遊牧生産生活方式,“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具有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是全球可持續遊牧業的典型模式。”
每年六月,草原上會上演一場幾十萬頭大小牲畜大遷徙的圖景,當地牧民通過每年春季和夏季的轉場放牧,確保草原植被的保護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至今,草原上仍保留著冬春營地和夏秋營地。
阿魯科爾沁草原夏季放牧景象。受訪者供圖
王志偉介紹,阿魯科爾沁旗有一部分天然草場被高格斯台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隔離在北部地區,當地把這一部分草場劃定爲夏牧場,把南部地區的草場劃定爲冬牧場,采用夏牧場、冬牧場輪牧的方式,既讓牛羊得到充足的飼草,也讓草場得到更好的休養生息。
早在2014年5月,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被列爲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在2017年8月,該系統正式啓動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工作;2019年6月12日,被確定列入第二批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預備名單,最終在2022年5月20日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認定爲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古老的草原,在現代化推動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賽音都楞不會講普通話,而徒弟朝魯巴特爾的普通話已經很標准了。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勒勒車也在逐步退出日常交通,取而代之的是摩托車、小汽車。
賽音都楞在制作勒勒車。受訪者供圖
“隨著草原系統被國家越來越重視,尤其被認定爲農業文化遺産後,當地政府和村民也都在以更爲科學、系統的視角來審視草原。”王志偉介紹,近幾年,草畜平衡政策加大了落實力度,兼顧草原的生態保護和牧民的經濟效益。
勒勒車雖然不再用于交通,但卻成爲旅遊景區、展覽館裏的“俏手貨”。賽音都楞自己成立了手工作坊,每年能做幾十個勒勒車,把它們當成工藝品賣出去。他的師父,82歲的白音查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蒙古族勒勒車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老人告訴他,自己一直都很向往草原、熱愛草原,希望這種民族傳統制作工藝能夠傳承下去,“等你們老的時候,也要收徒弟,不要讓這個民族的東西丟失。”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茶葉故事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被正式認定爲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消息傳來,56歲的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陳志明並不感到意外,“千年來,安溪茶葉的影響力都是世界性的。”
人口120多萬的安溪縣,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有1000多年種茶曆史,300年前鐵觀音在這裏發現並被命名,在茶農長期的種茶和制茶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傳統鐵觀音品種選育、栽培、病蟲害防治、茶園生態系統管理、茶葉采制工藝和茶的相關文化爲核心要素的複合農業系統。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核心區位于蘆田、西坪和虎邱三個鄉鎮,它們在曆史上曾屬一個鄉鎮,都位于藍溪流域的上遊,是最早種植鐵觀音茶的區域,總面積4萬多公頃。
宋朝的時候,泉州在內的南部沿海港口城市興起,安溪茶從泉州港、廣州港出發,流向印度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等地區;在人類大航海時代,中國茶葉傳向阿姆斯特丹、倫敦等歐洲城市。英語國家將茶翻譯爲“tea”,這個英文詞彙的發音和泉州方言“茶”的發音吻合。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內一處茶園。受訪者供圖
陳志明對安溪茶葉曆史如數家珍,“明朝成化年間,安溪人發明了‘半發酵’烏龍茶制作技藝。半發酵茶的技術相比其他茶類要更複雜得多,工序多,講究多,使安溪的茶有其獨特的韻味。”
“同樣,是安溪茶農發明了茶樹‘短穗扡插’繁殖技術,保持茶樹品種的優良特性;發現了鐵觀音茶樹品種,至今仍保留有鐵觀音母樹,豐富了世界茶樹基因庫。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的生態種植管理模式,對全球山區生態農業建設具有示範作用;茶文化傳承模式爲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提供了借鑒。”
在陳志明看來,安溪茶葉的國際化,不僅在于安溪茶農的首創精神,還在于“海上絲綢之路”所承載的開放與共享的商業條件。
上世紀80年代以前,安溪是國家貧困縣;在改革開放的四十余年時間裏,安溪憑借茶葉産業,一躍成爲全國百強縣。“在今天,你去新加坡、馬來西亞做茶葉生意,會發現很多祖籍安溪的僑胞。你說著閩南話做茶葉生意,是沒問題的。”陳志明說,近幾年,安溪茶葉除了東南亞國家,還銷往日本、北美和歐洲,每年出口量在1.5萬噸左右。
讓陳志明感到更振奮的是,伴隨著電商成長的80、90後,正成爲茶飲消費主力,這讓安溪茶葉電商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他介紹,安溪縣茶葉電商交易額在去年將近70億,占比全國茶葉電商交易額的四分之一,“我想互聯網和港口城市,都是向外開放的,這次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給了安溪茶葉被世界更多人發現的機會。”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如何傳承
劉玉榮記得十多年前,村裏的毛驢有1000多只,但現在剩下不到300只,有些梯田曾經出現過撂荒的情況,“等到村裏幹活的老人,都老去了,梯田交給誰來打理,這一度是個問題。”
賀獻林認爲,涉縣梯田能種出遠近聞名的核桃和花椒,還有小米、玉米、大豆、黑棗及其他農林産品,這本身就很有價值;過去種植梯田僅是爲解決溫飽,現在可以利用特色農業種植、農旅産業開發,將梯田保護和利用成爲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我們梯田裏生産的小米,能賣到10塊錢一斤,這本身能夠證明特色農業種植的經濟價值。”劉玉榮說,村裏現在有學校、衛生院、文化中心,還建了高速公路站,能一個小時到安陽、邯鄲、長治,“這些基礎設施,對年輕人來說,也很有吸引力。”
“能不能把年輕人留下,其實就是看農業能不能賺錢。”陳志明說,安溪的經驗,就是憑借集茶葉生産、加工、經營、休閑、觀光、文化等一體的産業鏈,能夠給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以後還會加大應用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將最煩瑣的茶葉采摘環節由機器代勞。
中國還會不會有其他農業文化遺産地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闵慶文告訴新京報記者,中國現在還有農業文化遺産項目處于聯合國糧農組織評審階段。
“認識到農業文化遺産的多功能性非常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除了能直接提供農産品外,還具有生態環境保護、社會和諧穩定、傳統文化傳承、休閑康養等功能。應當著重開發‘有文化內涵的生態農産品’和以區域生態和文化爲資源基礎的文化休閑産業,並注意借鑒規模化和産業化的發展思路,建立以農業生産爲基礎,以農産品加工業、食品加工業、生物資源産業、文化創意産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業、科普與研學産業、健康與養生業爲主要內容的‘多業並舉’的動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機制。”
他認爲,“我們要科學評價農業文化遺産的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讓生態保護的補償機制能夠落實到農業遺産地,提倡以農業生産爲基礎的三産融合發展,建立多方的參與機制,共同支持農業文化遺産地的保護和利用。要讓一批年輕、有志向、懂管理、有技術的人進入到農村去,農業文化遺産地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唐峥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