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台海網
台海網8月20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近日,廈門市體育局發布公告稱,廈門市體育中心羽毛球館、籃排球館將于8月20日起閉館。
這兩座興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球館,見證著廈門體育事業的發展,其中羽毛球館還走出了吉新鵬、谌龍兩位奧運冠軍。在市民心中,這裏是承載他們青春記憶的地方,見證著他們與球友之間的情誼。
如今,由于屋頂漏水、牆體開裂、鋼構件鏽蝕變形、未達到國家現行抗震要求等問題,這兩座有著三十幾年曆史的球館將閉館。閉館是一段輝煌曆史的終點,也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
目前,這兩座球館的改造方案還在討論階段,讓我們一起期待它們的煥新出發。今天,請跟隨晨報記者的腳步,探訪這兩座有年紀的球館的故事吧!
羽毛球館:
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的搖籃
1988年,廈門市體育中心羽毛球館建成,隨後一年,籃排球館投用。它們是體育中心最早的兩個場館,許多運動員和市民在這裏開啓了運動時光。在當時而言,這兩個球館場地大、設施完善。
廈門市體育中心副主任鄭元湛回憶:“羽毛球館一共有24片場地,當時省裏的羽毛球訓練館只有9片場地,隊員們在此訓練可以說是綽綽有余。當時新加坡國家隊教練來廈看到如此大的訓練場地,都贊不絕口。”
2000年,吉新鵬(後排右四)奪得悉尼奧運會金牌後回廈與廈門羽毛球球隊教練、運動員等合影。谌龍(前排左一)、世界冠軍龔偉傑(第二排右三)以及知名教練林江利、湯仙虎等也在圖中。(龔偉傑供圖)
培養了很多專業運動員
1989年,廈門羽毛球隊成立,在這裏開啓了長達27年的訓練時光。1990年的春天,該羽毛球館成爲中國羽毛球隊廈門訓練基地。建館33年來,羽毛球館走出了吉新鵬、谌龍兩位奧運冠軍,郭振東、洪炜、劉成三位世界冠軍。
1989年,當時年僅12歲的吉新鵬來到廈門,開始在羽毛球館訓練。1996年2月,吉新鵬入選國家隊。2000年,吉新鵬在悉尼奧運會上獲得羽毛球男單金牌。這是中國第一塊奧運會羽毛球男單金牌,也是廈門的第一塊奧運會金牌。
近日,吉新鵬站在外觀有些斑駁的羽毛球館前,回憶起他的訓練時光,心中感慨良多。他說:“這是我很有感情的一個地方,在內心深處,我依然爲在球館裏奮鬥、拼搏的時光留下了一個特別的位置。不僅僅是我,這座球館更是見證著一代代羽毛球愛好者的成長。”
如今,盡管專業羽毛球隊已經搬進了更加現代化的場館訓練,但這座羽毛球館在運動員心中依然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運動員來此追憶舊時光
閉館消息傳出後,上周六,廈門羽毛球隊的五六批球員30多人相約來到羽毛球館門口合影,教練、球員們在這裏重新集合,重溫當年訓練的美好時光,那些關于青春和汗水的回憶在這個夏日裏閃閃發光。
一位退役運動員表示,她在這座羽毛球場館獲得了1988年全國業余體校羽毛球錦標賽的冠軍,羽毛球已經成爲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說:“聽說要閉館,心裏肯定是不舍的。這幾天,我每天都來打球,堅持到閉館的最後一刻。當然,不舍之余,我也希望我們的羽毛球館越變越好,能爲市民提供更好的運動設施,這也是一種期待吧!”
不少球友“准點報到”
體育中心羽毛球館承載的不僅僅是幾代運動員的青春故事,更是廈門這座城市的運動記憶。
廈門是一座羽毛球氛圍十分濃厚的城市,這座羽毛球館的存在,讓市民更加了解羽毛球運動。據了解,羽毛球館建館之後,很快就開放給市民使用。平日裏,場館裏羽毛球飛揚,每到傍晚,不少球友“准點報到”“雷打不動”。
市民在市體育中心羽毛球館揮灑汗水。記者 王溫萍 攝
一位在這裏打了25年球的市民告訴記者:“我從1996年就來這裏打球了。下午,專業隊伍在此訓練,他們訓練結束後,我們市民剛好接上,在後面的時間段打球,球場天天都是爆滿的狀態。”
“不管什麽時候來打,羽毛球館的位置都是很緊張的,尤其是下午5點之後的黃金時段。”來打球的市民告訴記者,由于這裏交通位置便利,收費相較于其他羽毛球館低,因此很多人下班後都愛來這打球。此外,能觀摩專業隊員訓練、比賽,偶爾能與專業運動員切磋球技,也是羽毛球館人氣旺的原因。
“青春就在這裏啊!”一位在羽毛球館打了20多年球的業余愛好者告訴記者,“我在這裏結識了很多夥伴,這裏不僅是打球的場所,更是大家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地方。”
籃排球館:
默默守護城市發展
市體育中心籃排球館在市民心中的地位也不低。籃排球館有看台,擁有1500個座位,在沒有工人體育館時,這裏可以說是許多賽事、文化活動舉辦者爭奪的“香饽饽”。此外,它也是許多籃球、排球愛好者的聚集地,曾舉辦過中國羽毛球挑戰賽、全國女排職業俱樂部聯賽。當年郎平率女排姑娘來此比賽,曾轟動一時。中國乒乓球隊也曾多次到館裏集訓。
在籃排球館舉行的各類體育賽事,營造了全市全民健身的氛圍。(資料圖)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廈門如今有著大大小小的體育場館,籃排球館承擔著更加豐富的社會功能。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籃排球館(即鋼宇體育館)作爲了核酸檢測點。此外,它也是今年新冠疫苗最早的接種點。此時的它更像是一位年邁的長者,默默守護著廈門城市的發展。
(記者王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