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正式將一條道路,位于華裔館和南大湖附近的南洋谷,重新命名爲陳六使徑。南大也把文學院大樓命名爲新加坡福建會館樓。
教育部長王乙康在南大人文學院前廳“新加坡福建會館樓”(Singapore Hokkien Huay Kuan Building)和“陳六使徑”(Tan Lark Sye Walk)主持揭牌儀式。
南大回複詢問時說,大學選擇對南洋谷和人文學院大樓重新命名,主要因爲它們都坐落在校園內曆史氛圍濃郁的地段,與前南大行政樓,也就是目前的華裔館,以及南大湖和雲南園毗鄰。發言人指出,1955年創辦的前南洋大學于1958年正式開幕時,是在雲南園舉辦開幕禮。
雲南園目前在進行整修美化,完工後將連同華裔館和擴建後的南大湖,構成南大校園的文化遺産區,預計明年第一季開放。
那麽南大和這位陳六使徑有什麽關系呢?
福建會館會長陳精毅在儀式上致辭時說,1953年,在本地缺乏高等華文教育學府的時代背景下,時任福建會館主席的陳六使倡辦南洋大學,並且以身作則,認捐500萬元作爲建校基金。福建會館也捐獻裕廊路523英畝地段,作爲建校的校址。
“當時創辦大學的倡議,獲得本地乃至東南亞各大小社團和各階層民衆的大力支持,掀起一波空前社會熱潮,在新加坡教育發展史上,及凝聚本土文化認同的建國基礎上,創下一個動人的曆史性記錄。”
南大校長蘇布拉·蘇雷什教授致辭時說,新加坡福建會館樓和陳六使徑的命名,肯定了本地社群爲新加坡高等教育發展所作的曆史貢獻。
與此同時,不少校友對校方肯定陳六使先生和福建會館的貢獻表示感動。他們認爲這項舉動意義重大,而這種飲水思源的精神必須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