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日,我國多省份修訂計劃生育條例,但是釋放生育潛能需一定時間。
修改後的《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産婦享受的延長生育假由30日增至60日;在子女滿3周歲前,夫妻二人每年各享受5個工作日的育兒假。河北、江西、浙江、青海等地規定,符合相關規定生育的産婦可在享受國家規定産假的基礎上延長90天産假;3周歲以下嬰幼兒父母雙方每年各10天或15天育兒假。在重慶,夫妻一方甚至可以休育兒假至子女1周歲止,或夫妻雙方可在子女6周歲前每年各累計休5至10天育兒假。
除了延長産假、增設育兒假,多地還明確延長婚假、增設獨生子女陪護父母假、保障休假期間職工權益、發放購房補助等內容,同時,通過資金補貼等方式積極建立普惠托育服務體系。
“各地出台的鼓勵生育政策不乏硬招實招,但真正釋放生育潛能,尚需一定時間。”楊舸表示,最終效果還要看具體落地情況。
我國多省完成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 讓願意生的適齡人群“生得起”、“養得好”。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中國經濟數據。截至2021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口)1412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爲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爲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爲0.34‰。
前段時間,關于2020年我國出生率跌破1%的話題登上各大平台的熱搜。這個數據來源于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21》,年鑒顯示,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爲8.52‰,首次跌破10‰,創下了1978年來的新低。同期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僅爲1.45‰,同樣創下1978年以來的曆史新低。
首先,我們看一下建國以來,我國經曆的七次人口普查結果情況:
第一次:1953年,6億人;
第二次:1964年,7億2千萬人;
第三次:1982年,10億3千萬人;
第四次:1990年,11億6千萬人;
第五次:2000年,12億9千萬人;
第六次:2010年,13億7千萬人;
第七次:2020年,14億1178萬人。
我國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 ,人口出生率37 ‰,人口死亡率14‰,人口增率23‰;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 人口出生率39.14‰ ,人口死亡率 11.5‰,人口增長率27.64‰;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 ,人口出生率22.28‰ ,人口死亡率6.60‰,人口增長率15.68‰;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 人口出生率21.06‰,人口死亡率 6.67‰,人口增率 14.39‰;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 ,人口出生率 14.03‰,人口死亡率6.45 ‰,人口增長率7.58‰;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人口出生率 11.90‰,人口死亡率7.11‰,人口增長率4.79‰;第七次人口普查(2010年),人口出生率 11.9‰,人口死亡率7.18‰,人口增長率0.34‰。
第二、2010後,我國人口出生率情況
從2011年到2021年,十一的年時間,我國增長人口數量年度環比下降了100%。請看下圖。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經曆了四次嬰兒潮,分別是1954年、1962年、1981年、2016年。也經曆了四次人口“斷崖式”下降,分別是1956年、1980年、1998年、2018年,具體情況請看下圖。
第三、導致我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爲1.3,處于較低生育水平。這個數據低于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2.1,低于“高度敏感警戒線”1.5,被認爲有跌入低生育率風險的可能。其中亞洲一些發達國家如新加坡是1.26 、韓國是1.3、日本是1.4,這些國家人口都處于人口負增長階段。
我國生育率較低,一方面由于生育人群基數減少(如果用專家的話說:前些年作爲生育主力的70後、80後女性已經退出生育旺盛期)、婚育年齡推遲;另一方面在于人們生育意願降低,90後成爲生育主力,這是造成我國新生兒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主觀原因。
舉個例子來說,出生于1984年的育齡婦女以往可能在25歲時結婚,然後26歲生育第一孩,可是由于升學、工作變動、遷移、購房、夫妻異地等很多因素導致結婚年齡推遲3年,到28歲結婚,然後29歲時生育第一孩,由此導致2010年的時期總和生育率受到婚育年齡推遲的影響而偏低。
說白了一般普通家庭就是:“生得起,養不起;養得起,學不起;學得起,娶不起;娶得起,生不起……成爲了整個社會的一個“惡性循環”。簡單說就是:住房、教育、醫療、養老成本,的確是橫亘在大多數人面前的“四座大山”,這是導致我國人口數量下降的客觀原因。
具體來說就是:
1.生活成本的增加!
(房貸,車貸,生活必需品)
2.669的生活節奏的加快!
(精神壓力大,精力有限)
3.孩子的教育問題,負擔不起!
(各種培訓班的花費,課後作業輔導耗費精力太大)
4.養孩防老,觀念的轉變!
(指望著孩子養老的社會現實改變!不如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精神壓力的釋放!)
5.物價飛漲,沒有更多的物質基礎支撐,養孩子!
6.年輕人結不起婚,結婚率下降等;結婚後,離婚率升高等。
其中房價是影響年輕人結婚生育的最大障礙。建國70多年來,我國人口增長速度逐漸放緩 ,除了多年來“計劃生育”政策所致外,跟經濟時代的到來密切相關。尤其是1998年房改後,房價飙升,嚴重制約了我國人口數量增長。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句玩笑話:“房價成了年輕人避孕的良藥”,事實的確如此。
從全國來看,統計數據作證:房價每漲10%,生育率跌1.5%。 以我國最大城市上海爲例。網友甚至評論:上海房價和學區房再漲漲,就可以絕育了。看看上海的房價和出生率的關系情況。
2020年1月1日上海共出生156人;
2010年1月1日上海共出生380人;
2000年1月1日上海共出生1548人;
1990年1月1日上海共出生2784人。
而美國最大房地産網站Zillow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每當房價上漲10%時,25-29歲女性群體生育率就會下降1.5%。請看下圖,簡單明了。包括我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教育和扶養成本居高不下。據粗咧計算,養育一個孩子大概需要花費68-230萬元,更何況兩個孩子呢。雖然是老生常談,我們還是有必要舉一下例子。我們來粗略的計算一下,一個孩子從出生到上一年級時的成本:一個孩子在醫院出生,動不動就是二三萬,不算其它費用;一周歲到三周歲,奶粉錢、尿不濕、保姆、衣服等是一大筆開銷;四歲,開始上幼兒月,一般點的私立幼兒園一個月一千多,好的不用提,動辄上萬;六歲上一年級,學校收的費用有限,但是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周六周日各種補習班輔導班。成年人想旅遊、休閑、放松、享受生活那是不可能的,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老人也跟著受罪,大人不敢生病,因爲收入有限,開銷定額,孩子生病了,天就塌下來了。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我們身邊許多朋友都開始選擇不要或者少要孩子,丁克家庭增多。
此外,我國人口生育思想意識發生根本性變化有關:從死亡率下降驅動到功利性生育意願消退,再到成本約束;晚婚晚育、單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生育基礎; 住房、教育、醫療等直接成本大、養老負擔重、機會成本高抑制生育行爲;“八四二一”機構的家庭養老負擔重、擠壓生育,女性勞動參與率較高但就業權益保障不夠,導致機會成本高;現在城裏的人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由于對精神和物質需求不斷提高,大城市裏面存在著幾百萬剩女群體;但同樣,中國農村存在著四五千萬的男光棍,怎麽生孩子呢?跟誰生呢?生完孩子誰又能給看孩子呢?都是面臨的現實問題,這些都是導致我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當然,新冠疫情大流行持續也壓抑了部分的生育需求。
結束語:2022年我國人口增長拐點可能到來,主要原因就是住房、教育、醫療、養老成本等。雖然去年國家出台了鼓勵生育政策,還全面放開了生育政策。但是年輕人們的生育欲望不高,這次多省份修訂計劃生育條例 ,鼓勵生育,能否扭轉我國人口“斷崖式”下降的趨勢還要看實際情況,不可能立竿見影,因爲釋放生育潛能需一定時間。
原創作品,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