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網訊(通訊員 張宇馳)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當前,經濟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就業崗位不斷衰減,就業形勢逐年嚴峻……
鹹陽職業技術學院堅守力行“厚德強能,育人惠民”的初心,“像嫁愛女一樣對待每一位畢業生”,爲一屆又一屆學生托舉起了優質的“就業之夢”——
創新:“五個工程”構建特色化就業工作模式
“生命線工程”——多年來,學院始終把就業工作擺在辦學方向和長遠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戰略位置,牢固樹立“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理念,以實現畢業生全就業、高層次就業和優質就業爲目標,構建獨具特色的就業工作模式。
爲了保障就業這條“生命線工程”,實行“一把手工程”、“全院工程”、“全員工程”和“惠民工程”。
——建立了院黨委領導,院長負責,分管主抓,各二級學院院長書記同責共抓,學發辦、就業辦專職負責,輔導員、班主任直接負責的就業工作機制,形成了明確分工,目標細化,全員全程,自上而下都主動爲就業出謀劃策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就業工作網絡格局。
——學院定期召開“就業工作研討會”、“市場分析會”、“拓展模式會”;實施院領導聯系二級學院、科級幹部聯系班級等制度;在畢業生招聘期間,學院定期通報就業進度,優先保證困難學生就業。
——從院領導到二級學院黨政負責人,再到學工幹部、輔導員、班主任、甚至專職教師,鹹陽職院全院、全員都劃分就業外聯區域和實驗實訓基地聯系任務指標。學院領導、幹部、教職員工外出開會、培訓、或學習交流,都負有推介學生、開拓就業市場、回訪就業單位的使命。
與此同時,學院在學生處設立就業創業服務指導中心、就業創業科、校友會等機構,專職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開展“6個結合”:就業指導與入學教育、專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第二課堂、科技創新等相結合。全方位、全過程開展就業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明晰職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
設施投入和經費劃撥是保障。學院大力建設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配備畢業生就業信息查詢室、就業洽談室、招聘面試廳,對就業經費進行單列,按照生均200元標准下撥專項經費,把就業工作納入各二級學院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獎優罰劣,實行“三挂鈎”和一票否決,將就業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和領導幹部“職務晉升、績效工資、評優樹模”挂鈎,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全院統籌、紮實推進,保障就業工作紮實開展。
從2018年就業工作的實踐來看:全年共舉辦專場招聘會88場,大型招聘會2場,發布就業信息500余條,提供就業崗位8000余個,申請招聘補貼27.3萬元,開展就業創業教育100余場次,深度合作用人單位達到1014家,輸送畢業生6367人,建立困難群體畢業生幫扶台賬,486名困難群體畢業生實現了100%就業……
內涵:強化專業課程建設,助推就業能力提升
“培養出的學生專業技能強、綜合素質高,進入用人單位後能迅速施展才華、擔當重任,這才是就業工作最堅實的基礎。”爲此,鹹陽職院從提升內涵建設這個辦學核心發力,從強化專業特色和課程質量入手——
多年來,他們主動適應國家經濟戰略需求,以服務區域經濟帶、産業帶和産業集群需要爲導向,確立了“建設全國一流,國際知名應用大學”的奮鬥目標,提出“以工科爲主,文理並重”,“建強工科專業,提升傳統專業,辦好新興專業,打造特色專業”的專業發展方向,把“育人惠民”作爲辦學的根本宗旨,把“厚德強能”作爲人才培養的最大特色。
“按照一院一品、突出特色、重點突破、打造成果”的思路。學院創新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把“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産教融合”作爲人才培養的切入點,帶動專業和專業群調整與建設,引領課程質量提升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
他們強化專業特色凝練,大力培育特色專業和專業群,重點提升護理、學前教育等7個國家骨幹專業建設水平;著力推進省級一流及培育專業建設;對接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建設要求;積極爭取國家“雙高計劃”;啓動1+X證書制度試點,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社會競爭力。
他們探索推行“工學結合、理實統合、校企聯合、教練融合”的“四合”人才培養改革,凝練形成了“三一制”、“兩主體、三段式”、“教學做一體、産訓工融合”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持續加大優質課程建設力度,開發建設優質課程資源、優質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優質立體化教材;強化標志性教學成果培育;構建國、省、院三級教學成果獎和獎勵體系。
他們根據高職教育特點,調整課程學時結構,合理壓縮理論課課時,堅持“理論知識夠用,實踐技能過硬”的原則,發揮理論課“夯實基礎、支撐專業、重在能力”的作用,按照理論課與實踐課1:1的比例,突出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
他們實施“五對接、六融合”,即社會能力的培養與企業文化對接,專業設置與行業崗位群對接,課程體系與職業標准對接,專業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對接,實訓基地與生産車間對接;學校與企業融合、教室與車間融合、教師與師傅融合、學生與學徒融合、作業與産品融合、實習與就業融合的“教學做一體”教學模式。
他們改革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瞄准各專業領域的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大力推行案例式、情景式、虛擬式、仿真式、現場式、生産式、工作式教學,有計劃實施“以訓代考、以做代考、以證代考、以賽代考”的學生學業評價模式,實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促進了課堂教學與職業需求的有效對接。
他們完成中央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項目建設、陝西省“民生八大工程”綜合性實訓基地項目建設,先後建成院內實驗實訓室236個,院外實訓基地330個,學院現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38億元,實訓設施建設標准達到一流水平。
隨著內涵建設質量、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學院畢業生就業率的不斷攀升,生源地也從陝西迅速擴大到山西、河南、重慶、四川、青海、甘肅、甯夏等省區,成千上萬的學子從四面八方被吸引來到鹹陽職院這個學習成長、尋求夢想的地方。
“出口暢,入口必然旺!”學院的在校人數從2005年的不足2000人,激增到如今的16000多人。尤其是2014年,陝西省實施普通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以來,鹹陽職院網上申請報名人數連年位居全省高職院校第一。
2019年,學院更是連創“三個曆史新高”:24073人網上申請報名!8235人確認繳費!7572人參加考試!
三個曆史新高,在陝西省高職院校單獨考試招生的曆史上是爲少見。這不僅是廣大考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對鹹陽職院的肯定與認可,也是學院始終貫徹畢業生優質就業工作的必然結果。
求索:開拓全域服務網絡,搭建優質就業平台
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以本省爲主,學生就業受傳統觀念影響,多喜歡停留在省內,而當地視野相對狹窄,就業半徑較短。經過對就業市場的細致調查、研究和分析,經濟活躍的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經濟圈等區域對人才的旺盛需求成爲學生省外就業的突破口。
爲了幫助學生更新就業觀念,學院組織師生利用暑期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等地考察、學習和定崗實踐,將先進的就業理念和認識帶回學院,輻射、帶動畢業生走出去、促就業。
轉變就業觀念,家長對學生就業觀的影響和就業地域的選擇起著關鍵作用。爲此,學院適時舉辦以就業爲主題的“家長會”,邀請家長來到學院面對面交流學生情況,形成了學院、家長、學生三方聯動、共謀就業的生動局面。
精心精准指導學生優質就業,學院開設了《高職就業指導》、《大學生創業指導》等課程。在教學環節中,邀請企業家、優秀畢業生、人力資源主管等登台授課,強化就業形勢教育、就業心理輔導和職業道德、法律常識、創業思想、團隊精神、企業文化教育,畢業生的就業認識不斷深化,就業視野進一步拓寬。
伴隨學生就業觀念的逐步轉變,搭建最爲優質的就業平台成爲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開啓“一校多企合作模式”,開設冠名班、訂單班,實現校企合作、産教融合成爲該院就業工作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建立動態用人單位選用機制,開拓有實力、有影響的單位,特別是“品牌優良、業績優秀、待遇優厚、實力強勁”的“三優一強”企業,以及處在産業鏈上遊的國有大中型企業、500強企業的合作,主動尋求合作的對接點和驅動點。先後與廣州德善數控、天津力神、武漢厚溥、廣電銀通、長城信息、陝西中清龍圖、天津三安光電、江蘇聯化、常隆農化、北京東方雨虹、中航聯盟、新榮記連鎖酒店、絡捷斯特科技、江西正邦等大型知名用人單位建立了就業合作關系。
與此同時,學院完善升級現有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綜合管理系統,開通校園招聘、遠程面試、就業數據分析等模塊,同時建立鹹陽職院就業大數據平台,通過職業能力測評,用人單位信息庫共享,就業數據分析,信息智能報送等,實現學生就業意向與招聘單位之間的信息匹配,加強企業、學生和學校之間的交流溝通,提高學院就業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切實解決學生就業中遇到的問題。
全域就業服務網絡的搭建,使人才的進入堡壘和流動性限制降到了最低,爲畢業生充分就業和優質就業開辟了“綠色通道”。而校企合作新模式,使企業全方位參與到了人才培養全過程,強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實現了學生與崗位的零距離對接,提高了學生對崗位的適應能力,提升了就業質量和水平。
突破:融通多元合作,辦學水平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基于對就業工作和校企合作的深層次思考與實踐,學院整合融通“校、企、行、政”等多方社會資源,形成聯動體系,走規模化、集團化、連鎖化、多元化、國際化辦學路子。
——實施“校企合作”。開展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深層次“四個合作”。互建“廠中校”、“校中廠”實現人才培養對接。
開設冠名班、定向班、基地班等模式訂單培養。開辦“德善現代學徒制班”、“嘉海電梯班”、“力神班”、“厚溥IT軟件學院”、“智慧金融訂單班”、“龍圖訂單班”、“三安班”、“美業精英班”、“中航聯盟班”、“東方雨虹班”、“江蘇常隆班”、“新榮記訂單班”、“長風實驗班”、“溫氏獎學金班”、“正邦幹部儲備班”等,使學生入學就享受到了預就業、減免學費、全額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特困補助等政策。
——實施“校政合作”。曾先後與彬縣、淳化縣人民政府簽訂訂單培養協議,開設了畜牧獸醫“淳化班”和“彬縣班”,學生畢業生後由當地政府按照事業單位招錄程序錄用並分配工作。
——實施“校校合作”。與秦都職教中心、旬邑縣職教中心、泾陽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西安衛校、武功職教中心等簽訂了合作協議,實行3+2合作育人模式,讓更多的中職學生實現了大學夢想。
——實施“國際合作”。堅持國際化辦學,秉承多元化發展,積極開拓國際交流項目,優化創新國際合作模式,大力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59名學子走出國門留學就業,26名學生參加“中韓國際班”深造,342名學生進入“中德諾浩班”求學,聘請5名外教,培養短期留學生6批100余人次……
目前,學院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地區和國家20多個,與香港、新加坡、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英國、瑞士、俄羅斯、芬蘭等開展出國留學、教師互訪、學生交換、海外就業、合作辦學、文化交流、國際大賽、冬夏令營等項目;承辦“中俄職業教育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選派22個批次,134名教師赴海外交流研修;舉辦四屆中韓文化藝術節;設立國際獎(助)學金;建設留學生宿舍,打造國際化教室……
多元合作辦學爲提升區域職教實力、促進職業教育向特色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做出了有益嘗試,同時也爲取得了畢業生優質就業突破,使學生來到鹹陽職院上學,就不再爲就業安置擔心發愁。
關愛:像嫁女兒一樣對待每一位畢業生
“像嫁女兒一樣對待每一位畢業生!”熟悉鹹陽職院的人無不爲他們對待學生的這份關愛而感動,無不感歎他們對畢業生工作的認真負責和精心細致。
“高職學生90%來自農民家庭,優質就業一名學生,帶動致富一個家庭!”——黨委書記劉聰博擲地有聲的話語昭告著學院對學生就業工作的無微不至,爲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優質就業,他們堅持的就業工作基本標准是:“一對”——對口就業;“二高”——高薪、高質就業;“三無”——無毒、無害、無重體力勞動;“四心”——學生安心、家長放心、用人單位稱心、學校舒心;“五不”——不考察了解的企業不安置,管理不規範的企業不安置,效益不穩定的企業不安置,缺乏市場競爭力的企業不安置,不辦理社會綜合保障的企業不安置。
他們落實畢業生就業護送制度,學生就業或頂崗實習時,無論路遠路近、人數多少,學院均要安排專人親自護送,到達後老師與孩子同吃同住至少兩星期,直到學生對環境和職場完全熟悉方才返回。
他們落實畢業生就業回訪制度,學生進入工作單位兩個月後,學院采取網絡、電話、短信和定期前往用人單位看望等形式,通過問卷調查、座談等方式,深入了解畢業生工作生活狀況,協調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並及時反饋給學院教學部門和學生家長,對于不適應工作崗位或對用人單位不滿意的學生,學院還進行二次安置,直到學生滿意爲止。
學院注重收集就業信息,定期從合作單位調取就業學生工資待遇表發回學院,以此了解掌握學生就業後的真實情況,對就業條件差、待遇低的企業拉入“黑名單”,堅決不讓參加學院來年的人才招聘。
殷殷期許,深深關愛,學生優質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6%以上的經驗和做法,被陝西省教育廳評爲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被教育部評爲全國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典型。
“用得上,留得住,能力強,品德優,很放心。”也成爲了用人單位對鹹陽職院畢業生的一致評價。
如今,鹹陽職院的廣大學子正活躍在祖國經濟建設的各行各業,正在成爲鹹陽職院品牌的播種機,而學院“像嫁愛女那樣對待每個畢業生”的“育人惠民”情懷,也隨著一屆又一屆畢業生走向職場、反哺社會而光輝榮耀、自豪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