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作者 Christopher Quek,原文標題Vietnam through the eyes of local startups。Christopher Quek 有7年多的風險投資及咨詢經驗,爲800多家創業公司提供過咨詢服務,是TRIVE(此前名爲 TRi5 Ventures)的合夥人。TRIVE 是新加坡的一家 VC,專注投資種子輪和 A 輪的科技創業公司。
越南擁有9000萬人口,是東南亞第三大國家,僅次于印尼和菲律賓。與其它東南亞國家一樣,越南有龐大的年輕人口,其中約40%的人年齡在25歲以下。這一不斷壯大的年輕隊伍有望主導越南新一代消費群體。對聚焦越南這一新興市場的創業者而言,這將帶來巨大商機。越南的網絡普及率也很高,50%的越南人都在使用互聯網,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擁有智能手機。
或許有人認爲,越南人口總體偏同質化,但事實上,越南有獨具特色的各類亞文化,它們影響著創業公司在該國的運營。
那麽,闖蕩越南市場的秘訣是什麽?該國的初創生態是怎樣的?聽聽本地創業者 Son Le Thanh 和越南市場專家 Anh-Minh Do 怎麽說。
北方人與南方人
在討論越南初創生態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這個國家的曆史。
1975年結束的越南戰爭把越南人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以政府所在地河內爲中心的北方人,另一部分則是居住在胡志民市的南方人。
北方和南方人有文化上的差異。Son 在胡志民市出生長大,他認爲,南方人往往更開放、更親商,做起生意來更直接;而北方人則認爲政治關系是經商的重要前提(因爲他們更靠近政府辦公地)。
健身APP WeFit 創始人兼 CEO Khoi Nguyen 持有相同看法。他認爲胡志明市適合服務終端客戶的創業公司,而河內適合政治資源豐富的創業公司。
新加坡人 Alvin Koh 是河內一家公司 Peko的創始人兼 CEO,已在越南居住了三年多。他觀察到,北方人通常學習能力更出衆,有存錢的習慣,思想更保守,而南方人更有活力,創業意願高,喜歡邊賺錢邊花錢。
從我與越南創業者的交流來看,南北市場的確有差異。北方人傾向于認爲自己更有文化,更有教養,他們更注重形式,喜歡使用隱喻和諷刺——包括在日常對話中。“北方人還害怕改變,讓他們適應新技術很難,”河內企業 Cititech 創始人兼 CEO Duong The Vinh 說。“我注意到,一些河內的公司甯願一開始就打入國際市場,也不願率先在河內測試它們的産品。”
越僑與海外留學群體
越僑這一群體加劇了越南的多樣化。這些人在戰爭期間離開越南,如今,看到了祖國的發展機會,他們正在回到曾經離開的地方。有報告顯示,僅美國就有1500萬越僑,其它國家還有更多。這些人的回歸給越南經濟注入了動力——據估算,2015年,越僑貢獻的僑彙達到了123億美元。
除了金錢,他們還帶回了創業技能和人脈。Sonny Vu 就是其中一位。Sonny Vu 是越裔美國人,他創立了 MisFit Wearables(一家研發可穿戴式産品的公司),後來被化石集團(Fossil Group)以2.6億美元收購。另一個例子是硅谷公司 Klout (提供社交媒體影響力評分服務) 的聯合創始人 Binh Tran,他現在是 500 Startups 越南基金的負責人。
“別忘了,那些在海外受過教育的越南人也在爲國內的初創生態貢獻力量,”Son 補充道。Tech in Asia 前越南總編輯 Anh-Minh Do 編寫的一份報告印證了 Son 的觀點。
這份報告稱,在海外留學的越南人比越僑更有優勢:“在越南市場,留學海歸比越僑更有優勢,因爲他們對越南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了解更到位。越僑傾向于用西方人的思維理解東方,對試圖在越南本地建立團隊。對打入越南市場的企業而言,這一過程非常困難。而留學‘海龜’是從東方到西方,再從西方回到東方,他們做起來要容易得多。”
越南市場的機會
中産階層生活方式
和東南亞其它新興市場一樣,在越南,受過良好教育的新興中産階層正日益壯大,是許多創業者的重點關注對象。越南的電商市場在2015年達到了41億美元,目前還在以每年37%的速度持續增長。
越南是一個非常依賴關系的社會。與客戶建立緊密的聯系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
Cao Nguyen 正充分利用這一趨勢。他是自動化營銷平台 UseData 的創始人兼 CEO。在他看來,“95%的電商都是中小企業,主要通過廣告吸引買家,這種方法效率很低。”爲解決這一痛點,他的公司通過發送及時、個性化的信息與客戶建立聯系,幫商家提升銷量。
Alvin 也認爲與客戶建立聯系十分必要。“越南是一個非常依賴關系的社會。與客戶建立緊密的聯系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他解釋說。
越南中産階層也越來越推崇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啓發 Khoi 成立了健身 APP WeFit,用戶持有一張月卡,就能使用河內與胡志明市的數百家健身房,並加入健身班。
此外,越南人口龐大,且還在不斷增長,越南中産階層的識字率高達94.5%,受教育程度非常高。基于這一點,Khanh Tong 推出了總結越語書籍要點的 APP Checkit,目前是這家位于河內公司的 CEO。
優秀科技人才資源
“在越南開科技公司的一大好處是這裏有優秀的人才,但人力成本卻相對較低,”Duong 說。
“剛畢業的軟件工程師月薪可能是500美元,有三年以上經驗的在1000美元以上,”Son 透露。”這已經被認爲是高薪了。”
他補充說,優質的開發人員通常來自胡志明市科技大學等學校。它們有一批精通技術、經驗豐富的老師,很多都有海外遊學或培訓經驗。
此外,在 Son 看來,那些在胡志明市組建技術團隊的創業公司和海外科技企業也發揮了作用。”他們的職位對工程師要求更高,這提高了優質工程師的認證門檻,”他說。
在基層,有 Grokking Vietnam 等機構定期組織交流會,集結越南最優秀的軟件工程人才,分享如何更好地建立大規模、複雜的軟件體系。
越南創業者
Khoi 發現,越南的創業者都非常勤奮,平均每天工作14-16小時。”他們還很喜歡聚會,特別是私下的那種,”他說。”大部分創業公司創始人都有技術背景,有很強的軟件開發能力。”
Son 認爲這是因爲他們不得不如此。“因爲通貨膨脹率攀升的速度超過了人們收入上漲的速度,”他說。“許多創業者都接零活或從事培訓來補貼收入。”他還提到了這樣一種現象:受到來自同行的競爭壓力,越南的創業者都比較短視,認爲越快取得成功越好。
Cao 指出,大部分創業公司背後都是年輕的創業者,他們在技能、人脈和經驗方面都有欠缺。他認爲這會成爲他們成功的阻礙。
Alvin 則表示,年輕人肯苦幹,敢于試錯重來。這種韌性根植于越南的曆史,是該國創業者的一大特色。他開玩笑說,“如果說越南創業者有什麽獨特的癖好,那一定是在嘈雜的酒吧喝生啤。”
政府鼓勵創業措施
“現在人人都在談創業,過去一年就有很多人采取行動。政府也提供了支持,包括修改相關法律、舉辦創業活動、推出加速器等,”Khoi 說。
此外,爲進一步促進越南創業生態的發展,越南政府還批准了越南-芬蘭創新合作計劃,助力越南實現到2020年成爲工業化中等收入知識經濟的總目標。
胡志明市以美國硅谷爲模板,斥資3850萬美元打造了面積52萬平米的西貢硅谷。目的是”吸引海外越僑到越南創業,鼓勵高科技和配套領域的國際公司在越南從事研究、創新活動,將其應用轉移至越南。”
岘港也成立了一個年輕但概念超前的科技創業基地。
“岘港這個創業基地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的基礎設施都是現修的,不會有曆史遺留問題,”Son 指出。
岘港
創業者面臨的挑戰
雖然大環境很友好,越南的創業者還是面臨一些挑戰。
資金短缺
“很難說服越南投資人在項目初期就冒險投資,而向海外投資人或風投公司融資又太耗時,”Khoi 說。“所以我們只能借助有限的自有資金啓動項目。起步階段往往是最難的,因爲這時候我們的産品還不成熟,外界對我們也多持懷疑態度。”
Khanh 也認爲越南的創投生態還處于起步階段,共享辦公空間、風投資金和創業項目等各種資源都有限。他認爲天使投資人對越南市場還不熟悉,所以很難提供創業公司所需的支持。由于對越南的司法體系缺乏信任,Khanh 選擇了在新加坡注冊公司,他的公司獲得了 Telstra Australia 的投資,還加入了 Muru-D Singapore 加速器。
政府政策不清晰,執行效率低
Alvin 指出,政府雖然有各種支持創業公司的措施,但實施過程往往很緩慢,缺乏真正能讓創業公司受益的有力框架。
Cao 也表示,“政府最近的確成立了一些基金,它們或許能爲創業公司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當然還有一大堆文書工作,但不清楚除此之外它們還能帶來什麽。”
Duong 補充說,“我認爲越南目前的政策環境對科技公司足夠友好了。但法律還不健全,不能(爲創業公司)提供足夠的支持,需要時間完善。好在政府很願意提供支持。”
語言障礙,國際合作不足
Son 發現,越南當地人和越僑在融資方面的表現有一定差距,這很可能是因爲前者面臨語言障礙,與國外風投公司溝通有困難。
“此外,本地創業公司盡管有成熟的産品,卻更關注越南市場,只因它們對這裏的語言環境更熟悉……”他說。”本地創業公司需要開展更多國際合作來獲得曝光,促成知識轉移。”
給創業公司的建議
在 Alvin 看來,向親友小規模融資對創業公司大有幫助:“越南最近湧現了越來越多的天使投資和種子基金,但很多都是新晉投資機構,缺乏系統的投資流程,這可能延緩融資進度。創業者應該做好本輪融資會耗費3-6個月的心裏准備,同時通過自有資金維持項目初期運作。”
Son 補充說:“建立強大的關系網絡,這在越南十分重要。不要一心只顧技術,商業操作也很重要。越南是一個龐大的新興市場,但很多基礎需求尚未得到滿足。想成功則需要精簡、高效的執行機制。”
總結
我想用 Khanh 的話來給本文結尾:“從創業公司的角度出發,越南需要更多優質的早期風投公司和天使投資人。很多創業公司也需要學習如何更好地宣傳和兜售他們的項目和創意。即便 VC 選擇不投,能提供反饋也是好的,這能讓創業公司學習改進,以便在今後獲得投資。”
36氪國際站KrASIA出品,編輯:令晨
“36氪出海”微信公衆號現已問世!掃描下方二維碼,或者微信搜索“36氪出海”(ID: wow36krchuhai),關注起來吧!將爲大家集中地提供出海的好內容。多謝關注,請多多推薦!
“出海頻道”也在36氪app上開出來了!這裏有數百篇出海主題的好文章,有一大批是在微信上沒有的喔!來,跟著小動畫,三步置頂出海頻道,一鍵直達關鍵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