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評論員
那是一段晦暗的歲月!5000年文明古國竟隨意遭人輕慢蔑視:1896年10月,英國人奚安門在他主辦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上,稱中國人爲“東亞病夫”。
這個粗鄙的蔑稱,讓中華兒女在國際舞台上,顔面大失。
如何爲自己正名?許多仁人志士把目光投向了奧運會。
1908年,天津一份雜志向國人發出了著名的“奧運三問”:
中國人什麽時候可以參加奧運會?
中國什麽時候可以在奧運會上獲得一枚獎牌?
中國什麽時候能舉辦一屆奧運會?
然而,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這些願望,顯得是那麽的渺遠!
193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奧運會上,當時的中華民國代表團參加了接近三十個比賽項目。誰知,除撐杆跳選手符保盧進入複賽外,其他人在初賽即遭淘汰。
更讓人悲憤的是,中國運動員在回國途經新加坡時,當地報刊上發表了一幅嘲笑中國人的漫畫:在奧運五環旗下,一群頭蓄長辮、形容枯槁的中國人,擡著一個大鴨蛋。題目上還是那四個令華夏兒女傷心欲絕的字:東亞病夫。
“天翻地覆”“今非昔比”“天壤懸隔”……用它們中的任何一個詞來形容本屆奧運會上中國健兒的表現,恐怕都不會爲過!
是什麽原因造成了這麽大的反差?是因爲我們生逢盛世:從瀕臨“被開除球籍”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從山河破碎到海晏河清,從“4萬萬人吃不飽”到“14億人吃不完”,從螺絲釘都要進口的農業國到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制造大國……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這種飛躍,寫在本屆奧運會每一位中國健兒的臉上:那就是舍我其誰的沖天豪氣!
不信你瞧,中國乒乓球隊在創下收攬四枚金牌、三枚銀牌的佳績時,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回答西方記者的提問卻是那樣的輕描淡寫:“中國隊不是這一屆強大,是一直都很強大。”
這種飛躍,還表現在年輕隊員身上奮發向上的朝氣:14歲的全紅婵淩空一躍,如滴水入海,5個動作3個滿分——奧運會上史無前例。無獨有偶,16歲小將管晨辰初登大賽,就一鳴驚人擊敗強大的體操女皇拜爾斯,獲得金牌。
年輕小將們書寫的一幕幕賽場傳奇,再次證明了一件事,少年強則中國強。李大钊曾說過,青年要“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回顧百年曆程,凡是青春花朵怒放的時代,都是充滿希望、充滿生機、充滿力量的時代!
1917年,毛澤東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一篇題爲《體育之研究》的雄文,文中一句話,至今仍振聾發聩:“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
我們可以告慰偉人:盛世的吾輩,不但“野蠻”了體魄,也已文明了精神!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13日0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