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病夫”又稱東方病夫,最早出現于1896年一個英國人寫的文章,梁啓超先生翻譯過來是:
夫中國——東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1936年奧運會,中華民國派出69名代表團,參加了30個項目,只有一個人進入複賽,其他所有人在初賽就被淘汰了。選手在回國經過新加坡時,當地報紙刊發了“諷刺中國是東亞病夫”的漫畫,一群形容枯槁的人擡著一個鴨蛋。
李小龍在電影《精武門》中,拿著日本人送的“東亞病夫”的匾額,單挑日本武道館,並將“東亞病夫”四個字撕下來,讓日本人吃下去的畫面,當時振奮了國人的心靈。在那個時候(1972年),東亞病夫尚未完全摘去,仍然萦繞在國人心中,是一個“揮之不去的痛”。
1984年許海峰摘得新中國奧運第一金,用行動擊碎了“東亞病夫”的羞名。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更是引領全國進入了“全民奧運”的時代,中國以51金居金牌榜榜首,似乎東亞病夫永遠不複存在了。
是男是女
不知道什麽時候起“娘炮”和“女漢子”開始大行其道,貴姓變成了“貴性”,男生女相,辨識度越來越模糊。
電視劇《心理追凶》中有一個“女人心理”的男人,屬于性別認知障礙(GID),其成因就是因爲“媽媽太想要一個女兒”,從而在生活方方面面潛移默化的使他形成了“性別倒錯”的變態心理。
雖然“娘炮”跟“僞娘”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究其本源,根本就在于“娘化”被人欣賞,被人喜歡,在這種氛圍中,想不娘都難。
很多人抨擊“湖南衛視”以其強大的影響力帶起了韓流風,惹得全民娘化,但是觀衆呢?
這就上升到“蛋生雞雞生蛋”的悖論了。到底是觀衆喜歡看,媒體才爭相去往那方面做?還是媒體一致“娘化風”,潛移默化改變了觀衆的愛好?
《真正男子漢》裏教官謝添的“教官語錄”瞬間在網絡上走紅,去年《戰狼2》的空前成功,說明觀衆還是非常喜歡渴望“血性的回歸”。
現在網絡上最流行的兩個稱謂是什麽“小哥哥”“小姐姐”,光看文字就知道這6個字裏面包含著濃厚的“娘娘風”。
以前都是“小同志”“小老弟”“老兄”“大姐”之類的,絕對是鮮明的對比。
“少年娘則國娘”不是一句玩笑話,陰柔風、陽剛風,都應該有,求同存異是被理解的。
但是對于男人而言,陰柔風大行其道,陽剛風則被人看成是異類的話,“東亞病夫”4個字則又會成爲“揮之不去”的鬼影。
中國男人的血性都去哪兒了?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男人都是理性大于感性的,有血性、陽剛氣並非“鋼鐵直男”,做不到改變社會的取向,至少做到不被社會取向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