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4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法國科學家阿蘭·阿斯佩 (Alain Aspect)、美國科學家約翰·克勞澤 (John F. Clauser) 和奧地利科學家安東·蔡林格 (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們在“糾纏光子實驗、驗證違反貝爾不等式和開創量子信息科學”方面所作出的貢獻,他們爲第二次量子革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未來已來,如何把握時代契機,創造科技自主創新新時代成爲了我們新的使命。
十八世紀中期,歐洲從文藝複興啓蒙,牛頓古典力學體系爲支撐,隨著紡織行業的重大突破逐步進入“蒸汽時代”,開啓了科學與生産相結合的跨時代進步。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電力的廣泛應用標志著人類正式進入“電氣時代”, 科學技術成爲了推動生産力發展的第一動力。
二十世紀中期,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與生物工程爲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了人類科技史的一次重大飛躍,人類步入科技創新全面爆發的“信息時代”。
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三次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以人工智能、5G技術、物聯網、虛擬現實技術、量子信息技術爲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經萌芽,二者相交相融,相輔相成。
當前科學技術的影響已經擴散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類的溝通方式從飛鴿傳書、書信電報、有線電話,到現在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視頻通話。
智能家居走進千家萬戶,酒店、醫院等場所開始引進機器人實現職業替代。
現金交易已經成爲曆史,我國移動支付的全面普及已全球領先,數字人民幣更是可以像紙鈔一樣實現滿足飛機、郵輪、地下停車場等網絡信號不佳場所的電子支付需求。
曾經我們只能從科幻小說甚至神話小說中讀到的産物都借由科技創新的發展成爲了現實存在的産品。
這是個人人可以參與科技創新,人人都受益于科技創新的時代,這無疑是一個美好的時代,一個科技充分發揮它第一生産力的作用,以它無比偉大的力量改變世界格局和社會形態的時代。
放眼國際,美國硅谷作爲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它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美國一流大學爲依托,以高技術的公司群爲基礎,融科學、技術、生産爲一體,形成了最早的“産-學-研”體系。
2016年,谷歌開發的AIphaGo作爲第一個擊敗人類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機器人,讓人工智能爲更多人所熟知。擁有七百多年曆史的劍橋大學則率先走上了“大學公司”道路,劍橋科技園以劍橋大學和成片的高科技生物技術機構及公司聞名于世。
在過去的4年中,有536家信息技術公司和202家生物科學公司在此投資,這主要依托于劍橋大學獨特的科學技術力量,從DNA分子結構的發現到最近Sanger中心在人類基因組項目方面的進展都體現該地區的生物科技實力。
而新千年才建起的後起之秀新加坡緯壹科技城同樣實力強勁,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理工學院等知名院校既爲緯壹提供足量的優質人才,也能加強産業和研究間的互動,通過與院校及政府機構合作,緯壹建設了支持本地小微科技企業創業的孵化器LaunchPad@one-north等項目。
一方面積極培育從高校科研所走出的産業,落實和高校的緊密聯系,另一方面,通過孵化創業項目,吸納高校人才在畢業後留駐園區,以此促進新加坡的科技産業的創新發展。
著眼國內,北京中關村科技園擁有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爲代表的高等院校40多所,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所屬院所爲代表的國家(市)科研院所206所;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1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含分中心)57個。
園區鼓勵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合作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實驗室,充分利用“産-學-研”體系持續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取得了大量的關鍵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湧現出漢卡、漢字激光照排、超級計算機、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自1992年成立以來,一直被國際同行稱爲“The Silicon and Medicine Valley in China”而享譽世界,園區擁有9所高等院校,經認定的研發機構168家,公共服務平台42個。
聚集了科研,資本,人才等多種創新要素,擁有多模式、多類型的孵化器,建有國家火炬創業園、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一批新經濟企業實現了大踏步的飛躍。
深圳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始建于1996年9月,是國家“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六家試點園區之一。深圳虛擬大學園彙聚52所海內外著名院校,經過十年的發展,由101個國家級科研機構組成的“深圳虛擬大學園重點實驗室平台”正在爲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支撐。
並且高新區企業研發生産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自主品牌的産品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成爲深圳市自主創新的主要特征。
2020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部署,明確要“使成渝地區成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性高地、高質量生活宜居地”,特別指出要支持成渝地區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
目前,成都科學城正著力提升創新策源能力,聚焦先進核能、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高水平構建“2+3”實驗室體系,布局國家和省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6個,引進“中科系”“中核系”等國家級科研機構25家,持續推動形成一批顛覆性原創科學成果;
聚力提升轉化質效,面向數字經濟、高端裝備等産業方向,落地國家超算成都中心、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台35個,引育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等校院地協同創新平台62個,有序建設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技術攻關集群;
全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高端軟件等重點産業鏈,引進海康威視、商湯科技等龍頭企業130余個,布局研發服務、檢驗檢測等高技術服務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56家,不斷夯實産業旗艦可持續競爭力。
環興隆湖片區作爲成渝城市群科技創新使命的核心承接區域,正在加速構建起“政産學一體、研商用結合的現代化新城”。
同時,全球首個以獨角獸企業孵化和培育爲主的産業載體——“獨角獸島”就坐落于興隆湖東岸。
獨角獸島是成都科學城“一中心兩基地、一島三園”的核心組成部分。
獨角獸島由紮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從細胞團簇生長、擴張獲取設計靈感,建築布局如荷花般富有生命力,寓意新經濟企業蓬勃發展的全過程。
島上建築設計爲一系列交互式的“花瓣”,也是“圓形細胞體”,共享一個中央核心,整體呈現聚集之意以貼合獨角獸島聚合人才企業的初衷。
項目建設突出公園城市特質,按照全周期培育、全要素保障、高品質生活的産業生態圈建設思路,以智慧複合型綠色生態園區規劃爲基礎,以新經濟應用場景構建爲目標,
高標准建設集“新經濟、新夢想、新城市、新建築、新生活”爲一體的獨角獸企業孵化培育平台,打造國際一流的人才彙聚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價值實現之地。
獨角獸島不僅擁有科技感、未來感十足的外觀,更有一個富含科技與創新理念的內核。
獨角獸島集結全球設計顧問單位力量,包括紮哈哈迪德事務所、戴水道景觀設計、OVI照明設計、MVA弘達交通顧問、ARUP奧雅納工程咨詢、RBS容柏生建築結構等,用國際化眼光、前瞻性視野、現代化理念進行整島設計和建設。
今年7月,獨角獸島啓動區展廳獲全球最具權威、曆史最悠久的三大照明設計獎項之一的IES照明獎(IES Illumination Award)第49屆優秀獎。
同時構建服務創新體系和企業服務體系,立足大創新,吸引前沿科技創新要素聚集,打造集合“展覽展示、中介服務、轉化交易、産業孵化、人才引育、金融服務”六大功能的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基地,讓多類創新主體在此深入融合、相互影響、激發創新。
獨角獸島矗立于興隆湖東岸,建築沿山、湖生長,沿著龍泉山勢構成天際線,建築內部通過空中花園、垂直綠化等設計手法,使建築與公園湖景契合共生,公園體系與生産生活互動融合。
每個建築單體形態如蓮花一般盛開,許多單體中心都是雨水花園,用于收集雨水,起到自然環保的作用。
以獨角獸島啓動區爲例,該示範區建築形態上猶如一朵展開的睡蓮,中心的漏鬥結構,可以很好的收集雨水,同時該中庭也能爲建築辦公提供良好的自然采光和環境景觀。
獨角獸島的建築設計爲一系列交互式的“花瓣”,也是細胞團簇聚集在一起並生長、擴張,共享一個中央核心,放射形的設計使整座島的聯系和溝通更爲便捷省時,同時擬依托地鐵站點,組織城市交通核,構建多平台緊密聯系、多業態無縫銜接的TOD價值圈。
擬構建多元社群空間爲人的交流互動創造無拘束環境,以助激發創新誕生,24小時開放的健身房、文化中心、商務服務體等打破了時間限制,讓靈感與創新不受任何限制,讓人、産業、生活、自然相互鏈接,實現彼此之間的價值共享。
不論是建築體系還是人文精神,獨角獸島都堅持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今年8月份,獨角獸島成功入選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經濟和信息化廳組織的四川省首批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同時也是17家入選園區中僅有的2家非工業園區之一。
園區圍繞産業、建築、交通、能源、智慧、碳彙6大板塊布局9大引領式低碳技術,全方位保障園區實現近零碳目標。
“近零碳園區”與“海綿城市”共同形成了園區的“生態可持續”體系。園區建設過程中采用三維建模、BIM技術等,全景展示項目整體建設過程,提升出圖及施工質效,實現對建築的精確管控,力求建設出管理高效、設施一流、人居和諧的生態智慧城。
並通過智慧技術賦能,創造更多可能性的未來,實現“技術可持續”。更通過建設“韌性城市”,提供“多變空間”來達到“空間可持續”的目的。
獨角獸島致力于聚焦世界科學前沿領域和新興産業技術,吸引全球最頂尖最前沿的科技創新要素,期望讓多個創新主體在此深入融合、相互影響、激發創新。
作爲全球首個以獨角獸企業孵化和培育爲主的産業載體,打造從初創企業——瞪羚企業——准獨角獸企業——獨角獸企業——超級獨角獸企業——平台生態型龍頭企業等不同發展階段的新經濟企業聚集平台。
立足構建開放創新生態環境,並搭建“科創空間+專業化運營隊伍+創新創業載體+創新服務平台”的服務閉環,成爲一座新經濟和新産業的聚合型平台。
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將來,獨角獸島將成爲成都科學城未來創新策源體系的集大成者,與人、與企業、與城市共同去創造偉大的未來。
本宣傳資料中的手繪圖片爲藝術創作,不構成要約內容;受表現方式等因素限制,本資料中所示地標所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建築外立面、功能結構等,請以實際情況爲准。本資料發布時間爲2022年10月,有效期1個月,敬請留意最新資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