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格
每經記者 江然 梁宏亮 謝孟歡 每經編輯 楊軍
“每個城市都想做特色,而我想說每個城市最大的特色,就是自己的山水。”劉太格說,“我願意打一個一千萬元的賭,你找不到第二個山水相同的城市,所以我們首先要學會尊重和保護山水生態。”這兩天,“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老先生被邀請到成都,作爲評審團主席參與了“獨角獸島”設計方案國際評審暨主題沙龍活動,隨後,還參與了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規劃建設專題研討會。
新加坡是全球聞名的花園城市,劉老先生則是現代新加坡城市形態的“奠基人”。他來爲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支招,令人充滿期待。和以前一樣,劉先生發言簡潔、淺顯易懂,樸實的語言蘊含深刻道理。而這些道理,也是城市發展和城市規劃師最基本的遵循。
對于天府新區“獨角獸島”的規劃,劉太格表示,“獨角獸島這個項目,我在來之前看了一些文件,大家對項目期待很高,我覺得這個項目應該會做得非常好。”
而談到公園城市如何美麗宜居時,劉太格說,一個必要條件是尊重和保護生態本底,通過打造基本功能齊全的獨立“城市”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從而降低擁堵、減少排放,提高生活宜居性。
如他所述,城市規劃並非一個單一學科,而是涉及人口、資源、交通等衆多學科領域的知識。尤其是人口,在講解中屢次被提及。近來,成都正在進行新一輪總規修編,成都在草案中提到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300萬的人口數字可以與京滬等量齊觀,那麽如何管理好這2300萬人口,避免城市臃腫不堪,劉太格先生與我們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考慮多方需求,就是以人爲本”
NBD:您在城市規劃中談到很多關于人口、關于人的觀點,那麽在規劃當中如何來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理念呢?
劉太格:我們做規劃的,就是在規劃方案中體現許多城市功能。城市功能爲誰服務?主要就是城市居民。所以需要考慮到城市居民需要哪些功能,也基本上就是生活上所需要的功能。在新加坡的衛星鎮裏面,有場所、公園、學校、商場等,沒有汙染的工業在小區裏面也有。因爲有些居民的父母可能是大學教授,但有些孩子不想讀書,長大了怎麽辦,只能去工廠做工人。我們要考慮到多方面需求,這就是以人爲本。
社會改變得這麽快,是不是有可能做長期規劃方案?我認爲這是可能的。想一想人的基本需求,最近幾百年有什麽樣的改變?這些基本需求還存在。所以我們做規劃師的,重要的是理解人的基本需求,而且要把理解的東西都放在方案裏面。
怎麽放呢?一是有正確的功能,有正確的尺度,正確的數量,正確的功能與功能之間的比例,比例要配合,還要放在適當的地方。
NBD:成都在新一輪總規草案提到,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300萬這個數字與京滬等量齊觀。這是一個城市能級的提升,您認爲人口擴大的必要性是什麽?怎麽避免成爲“大胖子”城市?
劉太格:成都人口提到2300萬,與我的觀點不謀而合。做規劃第一個要接受的大原則就是,沒有任何政府有能力壓制人口增長。因爲如果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得很順暢,它就需要更多就業人口、外來人口。除非不發展經濟了、不需要增加就業崗位,所以我們得接受這個原則。
有人會問,是不是人口太多對城市不利,我覺得其實是有好處的,不過問題就是要怎樣處理大量的人口。所以我提出了星座城市的理念,把一個城市當成大家族來處理。比如北京的問題就是把五六個人的體重放在一個人身上,不能正常運作,現在要把五六個人的重量分到五六個人的身上。
從規劃角度來講,就是超大城市不要當成一個城市來看,要當成一個城市群來看,每個“城市”在300萬~500萬人口左右。每個“城市”功能高度齊全,居民不用到處跑,相互之間還有一種互補作用。我也建議成都,不要只當成一個城市,而是要當成多個城市。比如把天府新區人口最好做到四五百萬,成爲一個功能齊全的獨立“城市”。
NBD:那麽要讓外來人口,甚至老城區人口在新區安家,如何通過規劃實現?
劉太格:沒有必要一來就考慮這點,首先把環境、生態做好。因爲人是很理智的動物,如果老城區擁擠,這裏環境很好,又有就業機會,他自動就會過來。其實也有一個小動作需要做,天府新區要部分解決成都現有的擁擠問題,在房屋的供給方面要達到一個完善的平衡,如果說需求大于供應的話,房價就會不合理,如果供應大于需求,對城市發展也不太好,要做一個平衡。
“有特色的山水必須保留”
NBD:人口和經濟發展密不可分,天府新區正在打造“獨角獸島”,目的是爲了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您對“獨角獸島”未來的發展怎樣看?
劉太格:“獨角獸島”是天府新區裏面的一個成員,我覺得成都市絕對有條件促成獨角獸企業的發展,這個選址我覺得也會吸引不少科學家和企業來。不過要在規劃方面做得合理,對于這些高端的科學家來說,他們的選擇是非常多的,因此要把規劃和環境做好,甚至于比別人更好,他們就會來。
NBD:新加坡是全球著名的花園城市,有哪些建設經驗是可以供成都參考的?
劉太格:新加坡確實是很多人所熟知的花園城市。新加坡在建設花園上的用地不多,但全城還是花園城市。這裏有一個秘訣,就是有特色的山水必須保留,山和水的關系是自然生態演化的,在短時間不能再生長。破壞山和水就等于破壞生態。
我們在新加坡有制度規定,衛星鎮裏必須有個公園,半徑是1.5到2公裏。小區裏也有公園,大小跟人口、步行的半徑是相關的。不過在中央商務區,這是一個城市的形象,所以我們也需要幾個比較大的公園,既有裝飾作用,當然也有宜居的作用。
我們的花園城市的最大貢獻是在道路斷面,必須要種樹種草。所有的路,無論大小都要種草種樹,包括主幹道、包括小區的路。這個是花園城市的巨大的秘訣。在這裏,不種的只有一個例外,就是有路經過傳統建築,如果要硬性地種樹,傳統建築就非拆不可,曆史建築要保留,這是一個例外。
其他大師怎麽說?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
“獨角獸島”要合理地、有克制地利用生態資源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楊軍
在談到“獨角獸島”的設計規劃應該以何爲重時,李曉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獨角獸島”在規劃設計中一定要合理地、有克制地、有限制地去利用生態環境資源,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資源。
作爲此次“獨角獸島”設計方案國際評審會的評委之一,李曉江表示,誰將這兩者關系處理得更爲恰當,就是其更青睐的人選。
“最好的規劃,就是要讓他富有彈性。”李曉江在談“獨角獸島”的規劃設計時,最常提到的詞還是“綠色”與“生態”。李曉江說,綠色生態本身就是成都平原具備的特質。成都有著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在新一輪的發展進程中,成都如何進一步保護自身生態水平,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李曉江用雄安新區的經驗爲天府新區打造“公園城市”指路。“在雄安新區的規劃編制和前期研究階段,生態環境都被擺在一個很高的位置。譬如新區拒絕任何一家汙染排放企業入駐,嚴格控制傳統能源的使用等,以求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與能源消耗的降低與環境保護。”李曉江認爲,“任何關于綠色生態的理念必須在前期規劃中就提到高位。”
他表示,“獨角獸島”所在的興隆湖片區是成都城區以南生態環境最好的區域之一,更是整個天府新區的綠心。有風景的地方就有新經濟,後者可以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資源實現發展。反過來,只有將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好了,新經濟才能發展好。
著名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
“獨角獸島”有望成爲帶動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高地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楊軍
在著名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的眼裏,“獨角獸島”有望成爲帶動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高地,他認爲“獨角獸島”應當兼顧經濟效應和生態效應等幾大方面。
“‘獨角獸島’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它不僅處于天府新區的核心地帶,而且周圍有山有水。”何鏡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在何鏡堂看來,“獨角獸島”建設的空間布局十分重要。因爲“獨角獸島”承載著多種功能。包括發展高新技術、産學研結合、高新企業孵化等,而不僅僅只是一個産業園區。“它把産業、開發、研發、産學研結合、企業孵化融爲一體。”何鏡堂稱。
何鏡堂同時認爲,“獨角獸島”的建設應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建設成爲一個集宜居、宜業、宜商于一身的綜合體。“這對環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希望‘獨角獸島’的建設要充分考慮自然環境,不要搞得密密麻麻的,而是要建成一個創新的‘公園’。”
對于“獨角獸島”上的建築,何鏡堂認爲應該要充分考慮地域性、文化性、時代性的發展要求,堅持整體觀和可持續發展觀。“一方面,要和生態環境、綠色低碳結合好;另一方面,要把高科技、智能化的東西運用到建築上來。”
在何鏡堂看來,成都是一個非常宜居的、有年輕味的和優雅的城市,希望能把成都這些文化精神和“獨角獸島”的環境充分結合。
(文章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