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文森:不忘根常懷赤子之心 報家國無愧華僑驕子
龍河之濱,水土肥沃。兩百年前,官氏祖先從梅州五華遷至龍崗,建立官新合村繁衍生息,族人們靠雙手勤懇開拓,建立家業。開基建業以來,家族中“重義厚禮、愛國愛家”的家風世代相傳。
在這裏,官氏余慶堂後裔官文森的家國情懷成爲廣爲流傳的佳話,成爲官氏族人傳頌的“家族光榮”。曾經,在戰火紛飛的抗日年代,他身在海外心系家鄉,團結10多萬名僑胞參加救亡運動的故事可歌可泣;如今,亂世的槍聲早已不在耳畔,但這片熱土上紅色的印記卻永留心間。
官氏先輩南遷龍崗
家國之情世代相傳
冬日裏的官新合村更顯靜谧平靜。兩百多年前,官氏先輩由梅州五華南下遷徙而來。在這龍崗河與龍西河交彙處,土壤肥沃、資源富饒,先輩紮根于此,勤懇開荒,用心經營,繁衍生息……
官新合村官氏宗祠的第一道門上“東南佳氣”四個字尤爲醒目,曾經,入門後的屏風上“余慶堂”赫然入目,背面“克昌厥後”寓意祖先創業興旺,後裔發展昌盛。
這裏,存放著官氏族人曆輩對先祖的敬畏和鄉愁記憶,他們習慣稱自己爲“余慶堂”的後人,兩百年間秉持傳承祖訓家規,那是打心底的驕傲。
如今已過耄耋之年的官健民一直從事教育工作,他熱心于收集官氏祖輩曆史,多年前自發牽頭組織完善修編了族譜,經過多方搜集資料、圖片,修編成冊後挨家挨戶送到官新合村民手中。據族譜記載,清朝乾隆年間,官氏祖先文清公從廣東長樂(現梅州五華)遷至龍崗上圩開創基業。其孫子新祿公勤勞致富,事業蒸蒸日上。隨後,新祿公便選址盛平龍崗河畔親手創建了八角大樓——官新合村。清嘉慶年間,其移居崇元閣建造一座屋宇命名爲“余慶堂”,寓意著豐衣足食、人人有余、可喜可慶。
官新合村官氏家族始終以“九叮咛”和“九要九不要”爲家訓世代相傳:崇文尚武、重義厚禮、愛惜廉恥、耕讀勿廢……這些官氏家訓成爲官氏後人做人做事遵循的准則。官氏家訓“九叮咛”:一、勤儉治家,至親莫舍;二、擇師教子,毋以鄙吝廢學;三、兄弟貴和氣,和氣致祥,勿貪婪,貪必敗,前車可鑒……如今讀之,字字猶如父輩在耳邊諄諄叮囑。“九要九不要”更是用樸實的語言,規範著官氏族人的行爲准則:一要父慈子孝,二要兄友弟恭,三要夫和妻順,四要講仁講義,五要力讀勤耕,六要安分守法……這些優良家風傳統輩輩相傳,指引著官氏族人堅守廉、誠、智、信文化。
從祖上至今,官氏族人秉承著淳厚樸實的優良家風和濃烈的愛國情懷,後人中湧現出了官文森等愛國華僑,官文森更是官氏余慶堂後裔子孫的光榮。談及官文森生平事迹,官健民介紹,烽火年代,遠在異國他鄉的官文森心系祖國家鄉,在海外積極組織抗日救國行動,至今,他的生平事迹和故事被盛平官氏後人口口相傳,引以爲傲。
身處南洋心系家鄉
“文森隊”抗日護鄉
雖然官文森出生于南洋,但他卻如一位漂泊在外的遊子,始終銘記著家的方向。與家鄉隔南海而望,祖國備受侵略者欺淩,心急如焚的他一定要做些什麽….。。
清朝時,官文森的父親從盛平家鄉南下馬來西亞雪蘭莪古毛埠,以挖礦爲生,家庭並不富裕。1885年,官文森出生于這個貧苦的華僑家庭。官文森自幼學習中文和英文,青年時擔任雪蘭莪州政府礦務巡員達12年。離職後,他獨資經營利成、福利、隆新三家錫礦公司,購置81公頃橡膠園,成爲總經理。在工人家庭成長的官文森,品性溫和,樂善好施,爲人慷慨,平易近人,因此在吉隆坡廣交朋友,並深得朋友們的信賴。
清朝末年,官文森加入了洪門致公堂,不久又加入同盟會,任部複書報社社長。1911年4月,革命黨人黃興率130余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中國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黃花崗起義,官文森派7名進步華僑青年到廣州一同參與其中。1913年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組織中華革命黨,官文森任中華革命黨雪蘭莪分部部長。
“在抗戰爆發祖國存亡的危難時刻,身處南洋、一心爲國的愛國僑領官文森,組織馬來西亞有志青年成立‘文森隊’回國抗日。”深圳市古迹保護協會監事長、文物保護專家彭全民將彼時海外華僑心系祖國、英勇抗日的故事娓娓道來……
1938年10月,東江下遊地區淪陷的消息傳到海外,南洋惠屬僑胞無不義憤填膺,紛紛行動起來,開展救國救鄉活動。10月30日,南洋各地的惠屬僑胞,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惠州會館召開南洋各埠惠州華僑代表大會,宣布成立“南洋英荷兩屬惠州同僑救鄉委員會”(簡稱“南洋惠僑救鄉會”),推舉僑領黃伯才爲主席、官文森爲副主席。在救鄉會的帶動下,南洋各地很快成立惠僑救鄉分會和惠僑救鄉支會,他們團結10多萬名僑胞參加抗日救亡運動,聲勢浩大,在海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
1939年初,官文森與僑領黃伯才、張育才等人商議,組織隊伍回國抗戰,並獨資組織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文森女子救護及宣傳隊,也就是耳熟能詳的“文森隊”,由華僑抗日志士王春紅任隊長。回國前,“文森隊”在吉隆坡募捐到錢物一大批,藥品七大箱,官文森還給“文森隊”做了一面紅底白字的隊旗,每個人兩套制服、兩雙膠鞋。1939年5月5日,“文森隊”高唱著《再會吧,南洋》,在吧生港口登船,航行6天後,到達香港九龍東江華僑服務團香港辦事處,隨後再坐船到寶安沙魚湧(今大鵬新區沙魚湧),他們參加了曾生領導的惠寶人民抗日遊擊隊,直接同日本侵略者作戰。
異鄉抗戰支持全國統一
待到勝利日便是回鄉時
即便自己已經被敵人圍剿“四面楚歌”,但心中總有一團叫做“和平”的火焰不能磨滅。勝利之日,便是回鄉之時,當踏上祖國土地、推開家門的那一刻,才解鄉愁….。。
身處異鄉的官文森沒有停止抗日行動。1939年底,日軍鐵蹄踐踏馬來西亞,他以馬來西亞抗日總動員會主席的身份召開華僑抗日大會,並組織華僑青年在新加坡接受軍事訓練,在柔佛一帶開展武裝鬥爭。同時,秘密聯系和資助當地抗日武裝奮勇殺敵。
1942年,日軍占領馬來西亞,在吉隆坡大肆拘捕支持中國抗日的華僑和愛國人士。此時,官文森仍在吉隆坡,支持馬來西亞共産黨抗日。他的抗日行動很快被日本人偵悉,日本憲兵部發出通緝令,揚言“拘捕官文森 格殺勿論”。因官文森是吉隆坡的僑領,長期支持祖國抗日,又支持馬來西亞抗日,他在吉隆坡擁有很高威望和深厚的群衆基礎。在當地群衆的幫助下,官文森很快得到自己被通緝的消息,開始了逃亡之路。曆經諸多風險,他來到新加坡,在朋友的橡膠園裏度過了三年。直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官文森才重新返回吉隆坡。
日本投降後,英國人便迅速派出軍艦駛向馬來西亞,重占馬來半島,繼續對馬來西亞的殖民統治。英軍重占馬來西亞之後,鎮壓馬來西亞共産黨。許多加入馬來西亞共産黨的華僑遭到拘捕;他們有的被投入監獄,有的被遞解出境,繼日本侵略軍之後馬來西亞再度成爲人間地獄。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在全國範圍發動內戰。解放戰爭期間,官文森和在吉隆坡的廣大愛國僑領一起,繼續發動華僑捐款捐物,支持中國共産黨,直到全國取得解放戰爭勝利。
抗戰勝利,官文森回到吉隆坡。他于1946年任馬來西亞民盟總支部委員兼雪蘭莪分部主任委員;1947年加入中國致公黨,任致公黨中央常委、致公黨駐馬來西亞總支部主任委員,積極從事民主運動。在解放戰爭期間,官文森和在吉隆坡的廣大愛國僑領一起,繼續發動華僑捐款捐物,支持中國共産黨。1948年,他曾發表宣言,擁護陳嘉庚的愛國通電,反對國民黨制造新的分裂,就任在吉隆坡召開的“反內戰、反饑餓、反獨裁大會”主席,支持祖國統一大業。
1949年新中國誕生前夕,官文森欣然舉家回國,爲新中國的建設竭盡全力。同年6月15日,官文森作爲中國致公黨代表參加了新政協籌備會議,參與起草《共同綱領》。9月21日,官文森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50年初,中國致公黨總部由香港遷至廣州,任中國致公黨第四屆中央主席團成員。1952年官文森任中國致公黨第五屆中央副主席,同時任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全國僑聯常委、廣東省僑聯副主席等。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後又當選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官文森簡介
官文森(1886—1957),現深圳市龍崗區盛平社區人。曾任馬來西亞雪蘭莪州政府礦務巡員12年,獨資開設福利、利成、隆新等三家錫礦公司,購置81公頃橡膠園。他熱心華僑公益事業,曆任馬來西亞惠州會館聯合會總務、南洋惠州同僑救鄉會副主席、雪蘭莪惠州會館總理、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常務、循人學校總理、培英學校總理。
抗日戰爭時期,他獨資組織“惠僑救鄉會”、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文森女子救護及宣傳隊”,回國參加抗日,還擔任馬來西亞抗日總動員會主席。抗戰勝利後,他加入中國致公黨,任中國致公黨馬來西亞總支部雪蘭莪分部主任,中國致公黨中央常委。1949年9月回到祖國後,曆任中國致公黨第四屆中央主席團成員、第五屆中央副主席,國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全國僑聯常委、廣東省僑聯副主席等,先後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