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發生于上世紀50~70年代,是蘇美冷戰時期的一場重要局部戰爭。這場戰爭,決定了東南亞地區數十年內的曆史走向,在世界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衆所周知,在這場戰爭中,越南是最大的“受害者”:不僅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同時大半個國土也被打成了爛攤子,整個國家在戰後都一貧如洗,處境十分困難。不過,同樣是這場戰爭,卻讓3個國家迅速富裕了起來。至今,這3國仍然非常繁榮。

這第1個國家就是韓國。冷戰時期,韓國尚被稱爲“南朝鮮”,也是受蘇美對抗影響而形成的國家。60年代之前,韓國經濟還十分落後,遠不如其鄰國朝鮮。60年代之後,隨著越戰的日趨激烈,美國軍方對戰爭物資的需求日漸增加,韓國便接到了大批美軍的軍需訂單,幫助美軍生産罐頭、帳篷、雨衣等軍需用品。這樣以來,韓國的國民經濟便受到了極大的刺激,開始迅速發展。
此外,韓國還于1965年派軍參加戰爭,以向美國謀求更多的援助。在整個越戰時期,韓國累計派出30多萬兵力參戰。在此情況下,美國便給了韓國更加豐厚的物質獎勵,包括9億美元的軍人津貼、12億美元的經濟援助、20多億美元的軍事援助,等等。得到了這些資金,韓國的經濟發展更爲迅猛。在70年代以後,韓國跻身“亞洲四小龍”之列,成爲了亞洲名列前茅的富裕國家。

這第2個國家就是新加坡。新加坡原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1965年才獨立建國。建國之初,新加坡領土稀少、資源匮乏,糧食與淡水都很短缺。不過,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地處海路交通要道,享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越戰爆發後,美國海軍需要據守馬六甲海峽以形成戰略威懾,駐越美軍也需要利用馬六甲海峽進行物資轉運。這樣以來,新加坡的戰略地位飛速提升,其經濟開始快速發展。
當時,美國海軍可以自由通過馬六甲海峽,新加坡便爲美軍提供艦船維修、後勤補給等服務。這樣一可以賺錢,二又可以增加工業生産的經驗,爲將來的工業化打好基礎。除此以外,新加坡也采取了積極對外開放的政策,大力吸收外資。這樣一來,新加坡的經濟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並也于70年代成爲“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的新加坡,其人均收入上萬美元,也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富國。

這第3個國家就是泰國。50年代時期,泰國並不富裕,其經濟水平也和南越、北越等國半斤八兩。越戰爆發後,泰國由于臨近越南戰爭,而被美國選定爲了“後方基地”。彼時,美國在泰國多地修建了軍事據點,試圖以此來爲越南戰場提供支援。此外,美國還撥給了泰國大批資金,讓泰國訓練軍隊、鞏固國防、增強國力。而泰國也借助了這些資金,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自身經濟發展。
與此同時,泰國還通過爲美軍提供娛樂服務,賺取了更多的外快。當時,越南戰場上的美國軍隊,都有定期休假的制度。而泰國便借此機會,吸引了大批美軍前來遊玩,從而刺激了消費,並極大地促進了國內經濟的發展。在此情況下,泰國國內財富逐漸累積,到80、90年代時已經成爲了“亞洲四小虎”之一。今天的泰國,雖然尚未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准,但卻也是比較繁榮的發展中國家了。

總的來說,國際社會就是這樣“現實”,當有些國家的人因戰爭而生靈塗炭時,另外一些國家的人卻借助戰爭發了財。就好比當今的敘利亞戰爭,受苦的是敘利亞民衆,享福的確是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的軍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