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勺
1
多少年後,魏成義都記得他坐飛機從上海降落多倫多的那個傍晚,彩霞映照著他的臉龐,雖是春天,分明很冷。異國他鄉,陌生,孤獨,他甚至刹那間産生過立刻坐飛機回國的念頭。
此前,他從未踏上加拿大的國土。
“我是福建福清人,福清人,命中注定四海爲家。”
那一年是新千年——2000年。33歲的魏成義離開妻子和年僅6歲、3歲的兩個兒子,獨自飛抵多倫多,借住在別人家裏。
2019年6月21日下午,在加拿大溫哥華列治文華人超市豐泰店門口,魏成義點上一顆煙,緩緩回憶他第一次到加拿大的場景,那個場景刻骨銘心地刻在他的腦海裏。
“剛到加拿大,完全和想象的不同,真是腳無立錐之地。就像風一樣漂浮,一個外鄉人在異國他鄉太渺小了。”
“你那時會說英語嗎?”
“會啥英語,普通話都說不好,我家是福建農村的,說是農村,還沒有地,靠海還是淺灘,我兄弟姐妹八個,生活很艱難。”
像很多福清人一樣,魏成義14歲離開家鄉福清縣三山鎮鳌頭村,四處漂泊討生活。
福清縣三山鎮鳌頭村村頭
離開家鄉,做了很多小生意,上世紀90年代,輾轉在浙江海甯建立了自己的服裝加工廠,出口到俄羅斯,生意逐漸走上正軌,感覺幸福的生活就在不遠處招手。
“原本以爲以此爲生了,上世紀90年代末,俄羅斯盧布貶值,生意突然沒法做了。”
魏成義翻出族譜,他們家祖上四海闖蕩,到日本以及東南亞的人很多,但是,他最終把目光聚焦到了北美的加拿大。原因很簡單:“加拿大地大,地大就資源多,加拿大還人稀,人稀,就好生存。”
有時,人生很有意思,細枝末節的東西,往往翻來覆去地思考,比如買件衣服對比半天;真正重大的決定,往往刹那間會形成一個樸素的世界觀,一旦形成了,無關對錯,就改變整個人生。比如戀愛、買房或者像老魏一樣直接換一種活法。
選擇了改變,就要爲改變付出。
老魏的付出是,從多倫多機場走出來,三年沒回過國。
“我很喜歡回國,現在每年回國七八次,每次都回村裏看父母。”
當時,沒回國的原因很現實,回國一趟機票太貴了。他和妻子經常打電話,每一次通話時間是一張電話卡用完。“不等說幾句話,卡就用完了。”
孩子很小,妻子經常寫信給他,信封中附上孩子的照片。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會看看孩子的照片,這會帶給他第二天繼續打拼的力量。
“那時,沒有手機,沒有視頻……那個年代獨自一人背井離鄉的移民真不容易。”
這張妻子和兩個兒子的合影照片,老魏珍藏至今。
2
腳下的路已經延伸,生活總得繼續,在國內,他一步步走出農村,打拼成服裝廠老板,到了多倫多,反複考察,發現這個行業不適合再幹。
想了很久,只能從打工開始。“我和一般人不同,我打工的目的,還是爲了將來自己創業,這可能是福建人的基因特點。”
與很多當年的新移民一樣,爲了謀生,他先後去華人餐館幫廚打雜、去工廠打體力工,一周工作六天。後來去華人超市上班,從貨櫃卸大米,一個貨櫃1200袋,兩人搭檔,兩三個小時必須搬完。
與很多打工仔又有所不同,老魏在卸大米之余,觀察整個超市的運營流程,從進貨、擺貨到售賣。他還思考,爲什麽很多華人超市幹著幹著就倒閉,規模小、夫妻店還是競爭太激烈……
這是老魏的微觀世界。
世界大局在2000年前後也蘊藏著巨變,互聯網泡沫正在破滅,全球經濟陷入迷茫。然而,事後回望,新世紀像一條曠闊的大河,大部分人只是看到了河面的平靜,總有一些人不同尋常,看到了河底的波濤洶湧以及伴隨時光飛逝裹挾而來的巨大變革。
在中國,阿裏巴巴剛剛開始起步。在加拿大,一個普普通通的福建人在超市裏扛大米。然而,重大的機遇往往隱而不現,等所有人打開門看到曙光時,一切已經塵埃落定——這,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個人,莫不如此。
那個年代看似平常,卻注定了一個時代逐漸開始向中國以及全球華人傾斜。
3
搬卸大米,日複一日,汗流浃背的老魏逐漸琢磨透了幾個道道:
1) 中國會越來越富強,到海外的中國人會越來越多,他們不管到哪裏,哪怕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改變不了消費和生活餐飲習慣。
2) 加拿大已經到了升級華人超市的時候了,華人超市再也不能以髒亂差的形象示人了。
3) 華人超市必須用華人銷售,講國語,讓一句英語不會說的中國人暢通無阻購物。
顯然,老魏想開華人超市,念念不忘,只待風起。
2001年,就在多倫多,一個商機出現了:一個馬來西亞籍新加坡華人移民開的華人超市要轉手,營業面積2000平米。
“我下定決心搞下來,簡單裝修後直接開業了,那個地方不是華人區,先幹了再說,這一次丟失這個機會,可能永遠沒有機會了。”
老魏和幾個股東意氣奮發,開業前後的一段時間,他領著七八個福建老鄉,吃在店裏,睡在大米上。
至今,老魏都記得睡在大米上的感覺,特別累,連翻身都翻不動,又睡得特別香,此起彼伏的打呼聲就像是一首憧憬未來的美妙音樂。
那時,老魏無法想象未來,但他能想到未來一定無法想象。
那七八個一起睡在大米上的老鄉也想不到,十幾年後,他們中間誕生了2個總經理、3個店長。當時的他們隨身帶著被褥,晚上,哪裏合適就睡哪裏,大米堆最好,汽車後備箱也行,也或直接睡在超市某個角落……
“超市是哪一天開業的?”
“哪能記得,又沒有開業儀式。”老魏說,“當時想得很天真,以爲打開門,客人就來了。”
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把別人口袋裏的錢合法地掏到自己的口袋裏。
老魏給這家超市起了一個特別有中國味的名字:龍泰。但是,遲遲等不到他期待的中國同胞。“每一天,打開門就要付出好多好多錢,看著太陽升起又降落,就是不見人來。”
老魏很急,又不能讓員工看出來。不停地賠錢,一賠就是一年,沒有任何起色。“你想,我們哪有錢做廣告,第一次開超市,沒有信譽,供貨商的車子停在超市門口,我開支票人家都不要,怕是空頭支票,必須要cash(現金)交易。”
老魏說“cash”的時候,很用力。
“太艱難了,眼看著一年要賠掉家底,兩個股東退股了,我只能確保必須先發員工工資。”
老魏,其實不是沒有理性的當老板。他給自己定了一個最後期限:再堅守半年,如果還賠錢,就打道回府,回福建做點其他小生意得了。
人們驚羨花兒盛開的美麗,卻難以想象含苞時的孤獨。對老魏來說,那是極其煎熬的歲月,正所謂“晚上千條路,白天賣豆腐”,想啥啥好,做啥啥不成。
最終,老魏與團隊坐下來,回到原點,認真分析問題所在,逐漸形成了一個商業閉環:華人超市——賣給中國人——賣中國名牌貨。
看似簡單的商業邏輯,在此前,大部分華人超市卻不是這樣做的,大家挂著華人超市的牌子,賣的貨卻不是以中國貨爲主。
老魏決定“全心全意爲中國人服務”。這裏的“全心全意”就是從中國直接進口中國貨。“老幹媽、六必居,這些耳熟能詳的海外華人必吃品牌,就是從我這裏開始賣的。”
加拿大蔬菜價格居高不下,他發動老鄉們自己租地種中國人家常的蔬菜,包括白菜、油菜、蒜苗等,經加拿大官方質檢後,直接擺進超市,既新鮮又便宜。
有了這些地道的中國食品,自然吸引地道的中國胃。很多華人開車幾百公裏來老魏的超市買東西,生意慢慢開始好轉。
“中秋節、春節兩個假日,超市裏擠不動,老幹媽,你知道一天能賣多少嗎?兩三百箱!”
2003年,超市開始盈利。這一年,他把老婆孩子接到多倫多。一個華人家庭,在異國他鄉,靠著一個中國人的辛勤智慧,成功團聚了。
老魏爲此整整獨身一人在加拿大闖蕩了三年,1000多個日日夜夜,不親曆者,有誰能體會其中滋味?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愁。此情無計可消除,下了眉頭上心頭。
4
老魏的龍泰超市,經曆風雨終見彩虹。
2005年,第二家店開業,名曰鴻泰。2200平米,在華人區。“一開業,人爆滿。”讓老魏欣慰的是,與供貨商關系穩定了,不用現金付款了。
又一年,第三家超市開業,3600平米。“這家店被地産經紀忽悠了,他說地點在華人區,其實不是,那裏主要居住人口是加勒比人。”結果,生意也不錯,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加勒比人也慢慢喜歡上了中國貨。
2007年,第四家分店開業;第五家、第六家同在2008年開業,其中一家名曰豐泰,地處正宗華人區,隨之,老魏在多倫多成立豐泰國際集團。
“開的店多了,逐漸發現一個規律,我們的店是沿著多倫多404高速路,從南一路往北,這是中國人在多倫多的遷移路線,也是華人一路逐漸滲入主流社會的路線。”老魏說。
2009年,作爲大陸在加拿大最大的華人超市老板,魏成義從超市切入多倫多地産。當年5月17日,總建築面積173畝的中華不夜城——華景天地在多倫多士嘉堡動土開建。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爲北美最大的中華美食不夜城……
在多倫多華人商界,魏成義影響力越來越大。
2012年,他被推選爲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主席——有著33年曆史和近百個團體成員的華聯總會第一次由大陸移民擔任主席。
左三爲老魏
2015年,豐泰超市進軍加拿大西部大都市溫哥華,在列治文區開出第一家分店。
然而,在溫哥華,豐泰遭遇當頭一棒。開業不久,有媒體報道《列治文豐泰超市食物汙染導致一死五送院》。這種報道對一家食品超市來說,打擊巨大。
“當時,政府官方網站都說,不能證明死者與豐泰超市有直接關系,但是,有些媒體這樣報道……我又不能到街上一個一個人去澄清。”
世間萬物,生存皆不易。熬過去,一切經曆就變成了財富。如今,溫哥華豐泰店停車場找個車位,很難。
5
如今的世界已經和老魏19年前闖蕩加拿大迥然不同,他十分關注數字經濟時代移動支付對終端零售超市的影響。
“整個北美主要的消費形式是刷銀行卡,從引領支付發展的中國來看,手機支付肯定是北美超市將來一個必然的發展階段。”2018年,溫哥華豐泰店快人一步,全線接入了支付寶,並成爲支付寶在加拿大的支付體驗店。
“豐泰接入支付寶後,立刻感受到支付寶強大的帶貨能力,我們的品牌國貨支付寶交易量大增500倍。”不僅如此,老魏還在溫哥華建了一個貨倉,很大,2萬平米左右。“我想通過天貓平台,把加拿大的優質好貨賣到中國去。”
蕭茹,是螞蟻金服加拿大跨境遊運營負責人,她和老魏在合作中打交道很多,她對老魏的評價是:積極推動中國新零售模式在加拿大紮根生芽。
看看老魏家族的海外遷徙圖,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他這一輩之前,家族人基本都是靠體力打工賺錢。到了他這一輩,企業家越來越多。如今,他的企業有1000名員工——在加拿大,已經是很大的企業了。
“我們家族的變化和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密不可分。是祖國讓我們在海外站得更直,走得更高。”老魏,現在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回國。“每一次從祖國回來,都能帶回很多的商業機會和前沿信息,要是不經常回去,就感覺會被時代抛棄,畢竟,中國發展太快了。”
我問老魏,今天,你的心態和19年前從中國踏進加拿大時有何不同?
“那時,覺得自己很渺小,現在,覺得再渺小的人都可以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因爲,我們海外華人第一次趕上中國百年難逢的重大發展機遇。”
19年,不算短,也不算長。
有的人在百無聊賴中看破紅塵,有的人在滾滾紅塵堅守自己的成長。
這一點,不分國內外,一切皆在人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