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重建局將與政府機構 合作制定四大減排策略
其中一些道路也會設計爲優先暢行廊道(Transit Priority Corridors),有別于現有巴士道,這些廊道可同時設腳踏車專用道,縮短巴士乘客和騎士的車程時間。
裕廊湖區內未來15年至20年暫不發展的空置土地,也會用來建造臨時光伏場,提高太陽能生産。市建局預計,從2028年起,配合新項目的落成,推出這些光伏場。
作爲市中心以外最大的混合用途商業區,裕廊湖區將被打造爲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城市典範。在2040年至2050年間,面積達410公頃的裕廊湖區預計可提供10萬個就業機會以及2萬個住宅單位。
市區重建局將與各政府機構合作,爲裕廊湖區域制定四大減排策略。
隨著裕廊湖區逐步發展,已在裕廊東地鐵站周圍落實的J Walk步行道將擴大涵蓋範圍,讓公衆能更方便地往返地鐵站與附近設施。
第三,包括住宅在內的所有新發展項目須使用區域供冷系統。市建局將在下來幾個月展開提案征求活動,委任區域供冷系統經營者。
同時,爲實現減少用車的願景,在2035年之前,裕廊湖區至少85%的出行將通過行走、騎行和搭乘公交的方式完成。
裕廊湖區內大部分新步行道和腳踏車道會建得更寬敞,從而鼓勵公衆騎車,或使用更環保的出行方式。
首先,包括住宅在內的新發展項目須獲建設局綠色標志超低能耗認證。
利用空地安裝太陽能板、要求新發展項目使用區域供冷系統、運行全電動巴士,位于裕廊湖區的未來發展項目將爭取在2045年左右達到淨零排放。
新建築必須是低能耗,且使用區域供冷系統。(市建局提供)
區內也會使用和運營能源更清潔的巴士,包括最遲在2030年,采用全電動巴士,提供支線巴士服務。
再來,隨著裕廊湖區的電網逐步脫碳,區內的空地和建築物也會被充分利用來安裝太陽能板,提高太陽能使用率,作爲減排的過渡措施。
除此之外,裕廊湖區約40%的土地將用來增設公園、綠色空間以及水域,除了能降低區域溫度,還能爲公衆提供休閑空間。
延伸閱讀黃循財:實現脫碳得多國合作 東南亞未來10年須投數萬億元受訪學者業者:能源局新監管要求不會推高電價 區內大部分新步行道和腳踏車車道將更寬敞。(市建局提供)
作爲市中心以外最大的混合用途商業區,裕廊湖區將被打造爲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城市典範。太陽能板、電動巴士、區域供冷系統,都被列入爲此制定的減排策略中。
當局將和區內所有新發展項目合作,探討在屋頂增設太陽能板的方案,讓太陽能板和蓄電設施融入樓體,以滿足建築的部分電力需求。
新加坡國際能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