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
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上,北京市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向多國與會者介紹了北京地鐵預約出行和“北京綠色出行MaaS平台”的實踐。對未來北京交通可持續發展、出行模式變革,郭繼孚提出“通過預約出行技術提高公交專用道利用率”、“研究設置居民交通出行碳賬戶”等方案,建議交通管理部門嘗試賦予公交專用道“預約車道”功能,在合理的時段、向合理數量的預約車輛開放。(10月18日《北京日報》)
目前,北京的公交專用道已超過1000公裏,有效保證了公交車的通行效率。有研究顯示,公交專用道在部分時間段存在閑置,如京藏高速公交專用道,早高峰(7:00-8:00)時段利用率僅23%左右,與其鄰近的社會車道高峰嚴重擁堵形成強烈對比。賦予公交專用道“預約車道”功能,促進公交專用道利用率提高,緩解擁堵、降低油耗和交通汙染排放,一舉多得、值得期待。
賦予公交專用道“預約車道”功能,前提是不能影響公交車輛正常運行,可供預約的名額其實有限。關鍵在于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理念,建立預約系統和科學、合理、公平的服務機制,確保“預約出行”取得理想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長期以來,不少城市的私家車空載率較高。2019年7月,有媒體在杭州做了抽樣調查,發現杭城街頭私家車載人率不到三成,有的路段空載率達到九成以上。如此多的私家車空載上路,不僅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也是導致城市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的因素之一。去年北京“兩會”上,北京市政協委員王潤澤建議,針對5座轎車以及7座以上車輛等,可參考國外經驗,當乘車人數達到一定數量時,在規定的早晚高峰時間內可使用公交專用道。
王潤澤委員的建議值得認真考慮,據報道,按照新加坡法律規定,如果私家車中乘坐少于4人,須辦理通行證才能在道路上行駛,空車上路會被罰款。我國城市如果賦予公交專用道“預約車道”功能,應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群衆意見的基礎上,借鑒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治理經驗,制定預約規則,向碳排放量較低的車輛“傾斜”,鼓勵高乘載率車輛、新能源車輛通過預約的方式使用公交優先道,並設定可“預約出行”的下限,禁止空載車輛預約,進而通過精細化管理,引導私家車主放棄空載出行,提高合乘率,促進公交專用道利用效益和效率不斷提高,激發“預約出行”的“乘數效應”,使“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交通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令人期待的良性循環。
守規則才有高效率,講規矩才有好體驗。激發“預約出行”的“乘數效應”,必須維護好公交專用道秩序。現實中,社會車輛違規使用公交專用車道的現象比較常見。以北京京通快速路(遠通橋段東向西)爲例,早高峰(7:30-8:30)每10分鍾通過車輛數約400輛,其中約70輛小汽車違規使用公交專用道,違規率高達17.5%。賦予公交專用道“預約車道”功能,該如何遏制“渾水摸魚”者?怎樣防止“一放就亂”?
對此,除了要加大警力、強化路面巡查外,更需引入信息化監控技術,傳統監管與現代監管雙管齊下,織密法網,及時發現並查處違規行爲,切實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同時,建立“黑名單”制度,對于多次違規、情節嚴重的,在一定時間內取消其“預約權”,形成有力震懾,消除少數人的僥幸心態。
期待北京公交專用道“預約出行”試點工作取得圓滿成功,爲全市以及其他城市優化交通治理提供有益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