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馬與仙女
——澄海蓮上“印尼華僑村”的民國招待所
曆史建築攝影系列13
文/陳斯楷(毛毛呗,凱文與小老虎)
圖/方立峰(除注明來源外)
“東壁”1919年前後由南徽印尼李氏華僑出資興建,爲華僑返鄉提供免費住宿服務,也作爲歸僑閑間使用。其建築風格受到僑居地印尼的影響,配套有花園與管理處。陳斯楷攝
華僑之家以星宿命名
澄海蓮上南徽村深處有一座隱秘的花園,人迹罕至,空氣清芬,三十多種植物錯落有致點綴其間。花園裏的小屋被賞花老人們用作閑間。(關于閑間:澄海蓮下民國Live House:最洋氣鄉村俱樂部的中式靈魂)
李長展老人用三十年時間打理的花園。民國蓮池養了錦鯉,照壁上的紅日是文革産物。
這是一落一廳四房的“鎖頭厝”,檐下有簡化的木構和石雕,大廳爲平頂,房間爲擡梁式。格扇門與窗戶安裝玻璃,主色調是近代僑鄉常見的南洋藍。天井(花園)連接一條火巷、一座更樓,總占地面積約180平方米。厝內大廳是典型的閑間陳設,而房間的舊式“眠床”卻暗示著:這並不僅僅是閑間。
前廊穿鬥、花鳥石雕與飲馬圖。
菠蘿格玻璃扇門,門板畫作落款“癸巳年畫”,建國後作爲僑聯小組用地時修繕所畫。
房間內民國原裝眠床。
原來,民國年間,這處名爲“東壁”的建築,是南徽村的華僑招待所。
東壁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壁宿,因在天門之東,又稱東壁,包括“飛馬”與“仙女”二星。《晉書·天文志》有:“東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圖書之秘府也。”唐代詩人張說有“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之句,南徽村以詩爲據,把後來所建的一處閑間叫做“西園”。
大門匾額。楹聯(李石忠2018年撰):東府圖書珍且貴,壁園蘭蕙美而香。
陳煥章(又名陳秉元,1922年當選饒平縣首任縣長)題寫的巷門匾額,“壁”字有增筆。陳斯楷攝
東壁由南徽“北李”印尼華僑所建,聘請族人李建勳擔任管家(服務員),爲返鄉探親的華僑提供住宿服務,費用由印尼僑人鄉會支付,平時則作爲歸僑休閑娛樂的閑間,體現了親切的人文主義關懷。以東壁爲名,建造者希望將之打造成一座有文化內涵的、書齋式的華僑之家。
南徽原本分爲北李、北朱兩鄉,1943年,兩鄉合並,取李氏先祖“南沙公”與朱氏先祖“徽國公”而得名“南徽”。今天位于南徽村腹地的東壁,1919年前後動工時,正處于兩鄉交界的邊緣,這就解釋了更樓的存在:它既是招待所的“管理處”,也是觀察全鄉出入動態的瞭望台。
角花掩映的小更樓,也是管家的住所。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卷入戰火,東南亞國家未受戰事波及,當地華僑的工商業經營長足發展。戰爭結束後,出現了華僑富商回國投資房地産的熱潮,許多僑居在這時候建成,“新村”“新鄉”成片出現。在北李鄉,旅居印尼的李武平與李培甘父子、族親李源勳創建了“李厝新鄉”,改善鄉親的居住條件。李氏父子也是東壁的主要出資人。
北李在海外的聚居地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李厝新鄉在1922年的“八二風災”中被毀,沒有存世圖片可供研究,但在東壁,可以從細節中感受到僑居地建築風格的影響:其門肚裝飾了彩色南洋水洗石板;屋頂天花的中心與四角彩塑花鳥,色彩濃豔奔放,獨具熱帶島嶼氣息;巷門兩側的光塔式圓柱借鑒了伊斯蘭宗教建築入口的樣式,這樣的柱門,也出現在南徽村西畔直巷6號的李培甘故居“思可之室”。
花鳥彩塑濃郁明麗(吊燈爲現代安裝)。
東壁巷門(上)與李培甘故居巷門(下),李氏故居的樣式更接近印尼風格。圖二陳斯楷攝
南徽李氏印尼創業史
《潮州志·交通志》載:“元時三佛齊(今印尼巨港)已有潮人足迹。”由宋元至明清,潮人因貿易、避亂、務工等原因居留印尼,尤其是荷蘭殖民者占領印尼後亟需大量勞動力進行開發、清政府東南海防松弛這段時間,潮人私自移居印尼者更多。1860年汕頭開埠更起到促進作用。19世紀中後期,已經有潮劇戲班前往印尼演出。在棉蘭、南蘇門答臘和西加裏曼丹的潮人社區,粿品、雜鹹、鹵味、工夫茶是日常飲食,居民拜伯公老爺,潮語爲通用語言,如粿條[kwetiau]、豆芽[tauge]的發音與故土別無二致。
光緒十四年(1888年),蘇門答臘日裏種植園主聯合會在汕頭設立“源興行”(元興洋行),定點招募華工,荷蘭取代英國成爲購買契約華工的最大主顧。就在這個時期,北李鄉人李武平因家境貧寒,被招募來到印尼種橡膠。
位于元興巷6號的元興洋行舊址。陳斯楷攝
潮人進入印尼社會,開始多從事墾荒、種植業,也有從事漁業、零售業,經營工業、手工業和飲食業的。一些小商販經過苦心經營轉型爲商人,開拓出一番事業,成爲一方富豪。李武平的創業故事也是如此。
1900年,李武平在種植園的三年合同已經期滿,他來到三寶壟開設了一家五金店。選擇三寶壟,是因爲這裏有同鄉李裕仁開辟的五金市場,李嘉誠的父親李雲經就曾在他的“裕合”五金公司工作過。
憑借潮人的勤奮好學與經商天賦,李武平創立了“成合公司”。他聘請族人李源勳擔任經理,李武平的兒子李培甘也來到印尼協助父親經營,公司從零售店轉型爲零售批發店。據《李氏南沙家譜》記載,昔年,李武平在種植園時,曾照顧一名身患重病的德國工程師康複,從此結下友誼。一戰結束後,德國工程師不忘舊恩,幫助李武平經營德國五金。李武平進一步取得德方代理權後,將“成合公司”升級爲“合成五金百貨商行”。
李培甘肖像。抗戰期間,李培甘曾捐巨資給駐守潮汕的獨九旅作爲軍費。李石忠供圖
番客在南洋的發達,爲鄉人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先後來到印尼打拼的北李族人創建了多家公司。代表人物有“茉莉大王”李澤恭(同時經營五金商號“同昌”),和生意遍及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各地的知名實業家李澤拱(又名李照南)。經過百余年的發展,至20世紀末,北李後裔在印尼共擁有五十余家五金商店,僑居印尼的人口與後裔比南徽本地人口的一半還多。
潮汕地區最早的僑辦學校
海外華僑有著熾熱的赤子情懷,事業取得成功後,不忘回報故裏。近代潮汕的發展,凝結著華僑對家鄉的建設與奉獻。澄海地區的教育事業一向比較發達,與僑胞關心故鄉教育、興學育才分不開關系。
李培甘創辦的“共濟錢莊”舊址,今爲蓮上鎮南徽衛生站。共濟錢莊是澄海最早的私人錢莊之一,爲僑批往來提供了方便。陳斯楷攝
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李武平的倡議和支持下,李源勳和李培甘回到北李,買下宗親的私祠修德堂,創辦了侑德學堂。學堂最初是私塾,後擴大規模,辦成現代全日制完全小學——有德學校(有德小學)。這是潮汕地區最早的一所僑辦學校。
有德學校設有校董會,由李氏各輩祖祠負責人組成,主要職能是聘任校長與老師、籌措辦學經費,經費來自祖祠分攤、印尼商號籌款和海外華僑捐資。有了較好的經費保障,學校免收全部學費,並爲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助學金。教師的薪水比其他學校高出10%-20%(以稻谷計算),聘得許多優秀師資。這樣的條件,連外鄉子弟,如溪南、東裏、塗城等地的學生,也慕名前來就讀。
有德學校第一屆畢業生1923年回國期間合照。圖片來源《有德學校百年芳菲》
李武平等人創辦有德學校的設想,是爲家鄉、也爲成合公司等海外商號培育人才。有德學校的學生勤奮好學、力求上進,在當時澄海縣舉辦的多項比賽中都獲得好名次。畢業生中的優秀者,直接被挑選到海外公司任職,好比“校園直招”。這些員工每月的工資提成,直接寄回有德學校補充辦學經費,以此回報母校。
抗日戰爭時期,有德學校一度增辦高級預科學習班。熱血青年獻身于國,投入抗日救亡運動。校友李平、李澤葵和革命前輩陳維勤、楊君勉、鄭松濤等,以學校爲樞紐,以教師身份爲掩護,開展抗日宣傳活動,發展青年參加青抗會、婦救會、讀書會等抗日組織,成立了學生黨支部。1939年2月,在李平主持下,中共潮、澄、饒中心縣委擴大會議在有德學校召開。會議是潮汕地區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轉折點。
潮汕中心縣委擴大會議舊址,吳南生題。原爲有德小學會客室,1939-1940年作爲潮汕中心縣委辦公地點。陳斯楷攝
歲月滄桑,學校幾度興廢。1984年,老校友李澤拱(李照南)帶頭出資,發動華僑捐資,重建有德學校,多次完善設備設置。陳列在學校圖書館“照南堂”中的校史展覽,與東壁“愛國愛鄉興才育學”的獎狀牆,拼成南徽村的近代史畫卷。時光倒流一個世紀,創辦者已經將它們的名字組合得恰恰好:東壁——有德,飽含著海外僑胞對本土文化的熱愛與堅守,那正是對故鄉與祖國的一往情深。
有德學校現貌。圖二松樹下爲李平同志骨灰分葬處。陳斯楷攝
“獎給熱心捐建澄海縣蓮上鎮有德小學學校”的李澤拱先生、李熙南先生、李霸南先生、李瓊英先生之獎狀。
來源: 哈燒茶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