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郭光昊)當地時間9月27日14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儀式在東京的日本武道館舉行。
這是日本戰後除天皇和皇後外,第二次舉行國葬。上一次是在1967年爲前首相吉田茂舉行。
一方面,安倍及自民黨牽涉邪教“統一教”的內幕不斷被揭露,導致日本民衆對國葬的反對率急速攀升。據共同社9月中旬最新民調,60.8%的受訪民衆反對國葬。這直接沖擊岸田內閣,在最慘的《每日新聞》民調中支持率首次跌破30%大關。
另一方面,首相岸田文雄強調本次國葬也是“葬禮外交”,不僅想借此繼承安倍外交遺産,延續安倍生前提出的“印太戰略”等外交構想,也是爲了獲得民衆支持。
日本廣播協會(NHK)預計出席的國內外來賓約有4300人,其中包括各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外賓約700人。但其中G7國家中沒有一個外國首腦參加,級別最高的就是美國副總統哈裏斯。
這不禁讓人發問所謂“葬禮外交”究竟能有多少實際效果?在經曆這場輿論分裂、民調重挫後,岸田政府還能否“起死回生”?
安倍國葬儀式會場內部(日本電視台 圖)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演說時遭槍擊,遇刺身亡。7月12日,安倍家在東京增上寺舉行了僅有親友參加的私人葬禮,隨後遺體火化。7月14日,岸田文雄公布將爲安倍舉行國葬儀式,費用將全部由國家承擔。
9月27日,安倍的骨灰抵達武道館之後,擔任葬儀副委員長的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下午2時許致辭宣布葬禮開始。
安倍昭惠手捧骨灰盒(直播截圖)
演奏國歌並默哀之後,播放安倍生前的視頻,從擔任葬儀委員長的岸田開始,行政、立法和司法首長依次朗讀悼詞,之後前首相菅義偉作爲友人代表致辭。
菅義偉致悼詞時一度哽咽(NHK直播截圖)
天皇德仁夫婦和上皇明仁夫婦各自派遣的使者進行吊唁,之後由皇族供花以及其他參加者獻花。
安倍晉三兄長安倍寬信夫婦、胞弟岸信夫夫婦及兩子作爲家屬出席。岸信夫全程坐輪椅。(NHK直播截圖)
國外來賓陸續獻花(NHK直播截圖)
因爲在安倍遇刺案中,警方安保存在漏洞,難辭其咎,日本警察廳高度重視本次安保。
26至29日進入國葬特別警備狀態,最多將投入約2萬名警力。以會場周圍爲核心,東京都市中心大範圍進行交通管制,嚴加戒備。圍繞國葬,日本政府26日在官邸危機管理中心設置了情報聯絡室。
日本警方檢查會場附近地區下水道(NHK 圖)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網站消息,27日一早,國會議事堂和位于東京霞關的中央省廳聯合辦公大樓均懸挂半旗致哀。
本次國葬,日本政府並未明確要求各地方政府和民衆表示哀悼,各地方政府可自行決定是否挂半旗致哀。NHK了解到,全日本47個都道府縣和20個政令制定都市中,僅有沖繩縣和川崎市決定不致哀。
沖繩縣政府大樓前未挂半旗(NHK 圖)
“葬禮外交”告吹
安倍遇刺後,世界各國紛紛在第一時間致電表示哀悼。日本政府決定國葬儀式的目的之一也是借此搞“葬禮外交”。
岸田9月22日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時坦承,“希望通過安倍的國葬,進一步促進日本的外交”。
《讀賣新聞》指出,安倍在世時提出必須致力加強和七國集團的關系。在此同時,他也以日美同盟爲軸心提出“自由印度太平洋”構想。岸田堅持,爲他舉辦國葬,也旨在強調日本將繼續推廣和發揚這些構想。
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和外相林芳正均在不同場合表示,要向國內外展現本政府繼承發展安倍外交遺産的姿態。
根據日本外務省發布的外國賓客名單,共有來自218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出席,其中96個國家和地區、21個國際組織派特使參加。現任和前任外國首腦共48人。
美國吊唁團由12人組成,副總統哈裏斯帶隊,貿易代表戴琪、前國務卿阿米蒂奇等隨行。中方派出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俄羅斯派出總統國際文化特別代表米哈伊爾·什維德科伊。
英國爲外交發展大臣克萊弗利和前首相梅,法國爲前總統薩科齊,德國爲前總統武爾夫,意大利爲大學及研究部長梅薩和前總理倫齊。塞爾維亞爲總理布爾納比奇。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夫婦也將出席。
澳大利亞爲總理阿爾巴尼斯,前總理霍華德、阿博特和特恩布爾。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原定出席,但因飓風襲擊加拿大東部而臨時取消計劃。
岸田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及三位前總理合影(日本電視台 圖)
韓國爲總理韓德洙和國會副議長鄭鎮碩,印度爲總理莫迪,新加坡爲總理李顯龍夫婦,越南爲國家主席阮春福,泰國爲副總理兼外長敦,柬埔寨爲總理洪森,蒙古爲總理奧雲額爾登、外長巴特策策格和能源部長喬伊吉勒蘇倫。
美國副總統哈裏斯已經于26日飛抵東京,與岸田文雄舉行會談,討論包括地區局勢在內的諸多課題。28日,哈裏斯還將到訪駐日美軍橫須賀海軍基地並發表演講。29日飛往韓國。
G7首腦無一參加,日本《周刊flash》標題直接用上“G7全滅”。
日本前外交官美根慶樹在接受《朝日新聞》采訪時表示,基本不期待這次國葬在外交上能有什麽意義。“如果說面對面寒暄、握握手也算外交的話,還算有一定成果吧。但至于說具體的外交成果,大體上是完全沒有。”
對于來賓中並沒有太多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這一問題,美根表示,首先安倍並非現任首相。雖然岸田不斷拔高安倍的外交成績,但各國對于安倍的評價並不是都那麽高。其次,國葬一事在日本國內的反對聲音高漲,國內輿論分裂,國外來賓也會考慮這一情況。既然國葬在日本國內都不受歡迎,那外國元首是否還有親自前往的必要?
美根還特意舉例,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後,拜登立刻就宣布前往參加葬禮,這多少也能說明一定問題。
超六成日本民衆反對,岸田政府民調重挫
日本戰後對于曾任首相者,通常是舉行“內閣和自民黨聯合葬禮”儀式。
岸田對于本次實施國葬給出的理由是:安倍在日本憲政史上任職首相時間最長;安倍在震後重建、恢複經濟和外交領域有實際貢獻;回應各國致敬致哀;展現本政府不屈服于暴力的毅然姿態。
在安倍遇刺之初,日本國內對于國葬的支持度一度占優。NHK在7月16日至18日實施的民調顯示,49%的受訪民衆對此舉給出好評,38%給出差評。
但此後,反對率不斷飙升。8月第二周之後,日本所有媒體不分左中右,民調的不支持率均占多數。在最新民調中(9月17日至18日),共同社民調反對率爲60.8%;産經新聞與FNN新聞網聯合民調反對率爲62.3%;《每日新聞》民調反對率爲62%。
究其原因,安倍生前與邪教“統一教”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不斷被揭露,公衆連帶發現大量自民黨議員也和“統一教”存在瓜葛。這一事實很快就沖淡了民衆在安倍遇刺之初普遍的同情心理。
一橋大學政治學教授中北浩爾在接受《朝日新聞》時表示,最大的原因就是“統一教會”問題。因爲安倍及自民黨議員在選舉中得到過“教會”的幫助,民衆自然會産生“爲了勝選連統一教會都用上了,還有必要特別舉行國葬嗎”的想法。
此外,高昂的財力消耗也引發民衆不滿。本次國葬試算費用達16.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200萬元)。日本民衆抱怨國葬費用高過英女王葬禮,連英國廣播公司都注意到這一民情。
而在29日,日本最高法院還駁回了市民團體關于暫停執行國葬預算的訴訟請求。市民團體提出安倍國葬沒有法律依據,甚至涉嫌違憲。
在東京新宿西口舉行的反對安倍國葬抗議活動
受安倍國葬和“統一教會”事件影響,岸田內閣支持率不斷走低。NHK九月民調顯示,支持率爲40%,不支持率從8月的28%大增至40%。《日經新聞》民調支持率下降14%至43%,共同社民調支持率下降13.9%至40.2%。《每日新聞》民調中表現最差,支持率29%,首次跌破30%大關。
此外,日本第一大反對黨立憲民主黨反對國葬。立民國會對策委員長安住淳表示,雖然該黨反對國葬,但也會安靜地爲安倍送行。言下之意,不會發動街頭示威活動。
相較之下,日本共産黨立場強硬。日共書記局長小池晃在26日的記者會上重申,認爲國葬違憲,要求立刻決定中止。日共委員長志位和夫更是在推特上轉發活動海報,號召民衆在國葬舉行的同時在國會前舉行抗議活動,“反對國葬直到最後一刻”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