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一詞,源于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的“Doing Business”項目調查。世界銀行對營商環境的測量,從企業開辦、選址、獲得融資、日常運營以及退出的全過程共10個方面提供了量化指標和排名,在全球經濟體範圍內獲得了日益廣泛的重視。2022年2月4日,世界銀行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宜商環境評估體系的初步概念說明(BEE),在DB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突破,爲更好地理解並參與世界銀行BEE測評,認識並了解過往DB指標含義及領先經濟體表現尤爲必要。本期將主要介紹DB2020中排名第二位的新加坡。
指標排名情況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2020》(Doing Business2020),新加坡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連續4年排名第二,緊隨排名首位的新西蘭。其中,“執行合同”、“保護少數投資者”、“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排名靠前,在“納稅”指標上表現良好,在“獲得電力”、“登記財産”、“辦理破産”這三項指標上表現一般,在“獲得信貸”、“跨境貿易”這兩項指標上的排名有較大提升空間。
具體指標來看,“執行合同”指標得分84.5,排名全球第一。新加坡法律制度較爲完善,建立了高科技法庭,仲裁程序快捷靈活,並且培養了一大批具有高級司法技能的優秀人才,這些要素促使新加坡擁有較高的司法透明度和合同執行效率。“保護少數投資者”以86分位居第三,“開辦企業”以98.2的高分位列全球第四,新加坡政府本著“親商”的理念,高度重視對投資者的服務,在投資者保護方面有許多措施,例如將主動退市贊成票的比例定爲75%,同時考慮主動退市否決票比例,來進一步提高投資者在主動退市的決定權,爲企業融資鋪路。作爲世界上對公司幹預最少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在設立公司方面的手續極爲便捷。爲便利跨國企業的設立,新加坡政府在1961年設立了一站式服務機構,與企業經營相關的一切事務(用電、用水、環保、消防、土地等)均由一個機構統一完成。在新加坡注冊公司,只需要登錄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按要求注冊即可。此外,新加坡已簽署42項投資保證協議(IGA),旨在幫助保護在新加坡注冊的公司在其他國家、地區的投資,以降低非商業風險。
“辦理建築許可”以87.9分位列第五,所需手續僅9個、所需時間爲35.5天,所需成本占比3.3%,在東亞及太平洋地區統計中脫穎而出。新加坡通過改善公衆獲得土地信息的途徑,並簡化獲得建築許可證的程序,使辦理建築許可證更加便捷。“納稅”指標得96分,排名第七。新加坡是全世界企業所得稅最低的國家,其稅收制度優越性體現在稅種少、稅基窄、稅制結構簡明、稅收政策靈活,先進的數字化稅務管理系統和一流的納稅服務使其以極低的成本實現了較高的納稅遵從。
與上述指標相比,新加坡個別指標營商環境便利度相對較差,如“跨境貿易”指標排名靠後。新加坡對外資准入較爲寬松,但如果涉及到金融、保險、證券等特殊領域,則需向主管部門備案;若涉及交通、通訊、電力、新聞等少數公共事業部門的投資,行政審批控制嚴格。另外,新加坡《制造業限制投資法》規定了限制外資進入的産業,目的在于保護國內的民族工業,促進經濟的良性發展,但這些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跨境貿易”便利性。
表1 新加坡指標排名情況
優化營商環境曆年舉措
新加坡政府由貿工部牽頭負責研討《營商環境報告》指標體系,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相關部門根據法定職責研究排名情況,提出需要進行優化提升的潛在領域。如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負責開辦企業的監管立法,著重對開辦企業便利度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優化提升措施。
世行DB2020報告顯示,從2018年5月2日到2019年5月1日,新加坡共制定了17項舉措以優化營商環境。對除“保護少數投資者”外的其余9個領域均制定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提升舉措:“辦理建築許可”(4次)、“開辦企業”(3次)、“登記財産”(2次)、“執行合同”(2次)、“獲得信貸”(2次)、“跨境貿易”(1次)、“辦理破産”(1次)、“雇傭員工”(1次)、“納稅”(1次)。其中,“辦理建築許可”方面的改革次數最多,新加坡在該領域取得優異成績。在“執行合同”指標雖只進行過兩次改革,但引入的電子訴訟系統和自願調解綜合法律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效果十分顯著。其余幾項改革舉措效果雖稍顯遜色,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加坡的營商環境便利度。
表2 新加坡優化營商環境曆年舉措
對BEE的借鑒意義
新加坡營商環境國際排名領先背後離不開其簡約的體制、高度的法制。加強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是新加坡多年來的工作重點。嚴刑峻法的新加坡擁有完善的營商環境法治化體系,十分契合BEE中對法律法規監管框架的重視。此外,新加坡對于維持公平透明的商業環境不遺余力,所有政策和監管均通過建立集成性網站等方式爲企業提供信息公示、政策申報、動態跟蹤等服務。如企業通網站可以一鍵查詢到絕大多數優惠政策,新加坡法律網可以隨時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的提議和發布。新加坡的經驗,對我國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向縱深推進,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供稿 | 朱蕊
編輯 | 陳澤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