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日間手術中 來源/仁濟醫院供圖
說到手術,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住院”。但擇期手術並非想做就做,一來得醫院有床位,二來得醫生有“檔期”。但現在,一些疾病的患者可在門診完成所有檢查,從入院手術到出院僅需24小時,因特殊病情需延長住院時間的也不超過48小時,這種源自歐美國家的手術模式叫“日間手術”,正在國內各大醫院積極推廣。
不久前,國家衛健委(原國家衛計委)和人社部發布通知,在國內確定129家三級醫院作爲日間手術試點醫院,上海有12家入選。開展日間手術,安全有保障嗎?術後恢複怎麽辦?住院周期縮短後,大醫院一床難求的問題能緩解嗎?記者走訪滬上多家醫院展開調查。
一天就出院安全嗎?
“術後觀察一切正常,可以出院,回去掃一掃二維碼看一下康複指南,如果有疑問,也可以撥打卡片上的電話,找到你的醫生。”上周三,躺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日間病房裏的黃先生正准備出院,聽著護士的關照,他有些不敢相信,“想不到出院這麽快!”
黃先生58歲,體檢發現右輸尿管腎盂連接部結石,但沒有不適症狀。後來,他到仁濟醫院泌尿外科隨訪,經評估,黃先生符合實施日間手術的標准。本周二,他在仁濟日間手術中心做了右側輸尿管軟鏡下取石術(FURSL),術中使用輸尿管軟鏡進入右側輸尿管,上行至腎盂處發現一枚2厘米大小的結石,钬激光徹底擊碎並取出較大結石碎片,手術過程順利,次日就出院了。術後,日間手術中心的工作人員對他進行了回訪,他覺得這種手術模式很好。
仁濟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薛蔚告訴記者,在醫院建日間手術中心之前,泌尿外科2005年就嘗試實施日間手術了,當初還沒有集中的場地,科室拿出病房8張床位先行先試;如今,泌尿外科七成以上手術都可以通過日間手術來完成,包括輸尿管鏡下碎石、前列腺增生剜除、超細經皮腎鏡下碎石術等。
微創外科的發展以及麻醉、麻醉複蘇技術日臻成熟,讓日間手術有了充分的安全保障。仁濟醫院是目前國內日間手術量最大的醫院,也是首批“國家版”日間手術試點醫院,每年都有不少醫院前來考察學習。目前,仁濟有獨立日間病房床位數超120張,開展的日間手術術式已達356種。該院醫務處處長張繼東介紹,過去諸如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算得上大手術,如今在仁濟已納入日間手術範圍,所有的術前常規化驗檢查和麻醉科訪視均在門診時逐一完成。
“醫院日間手術中心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醫療質量和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手術術式准入標准,入院前麻醉、出院等評估標准,以及住院期間、出院後的應急預案和隨訪計劃。”仁濟醫院醫務處處長張繼東介紹,假如患者在術中術後出現並發症,將通過綠色通道轉入專科病房繼續治療;患者出院後出現問題,可通過電話與工作人員聯系,直接入院治療。
圖說:日間手術中 來源/仁濟醫院供圖
看病難題緩解了嗎?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日間病房有床位66張,其中46張爲手術床位,另有20張化療床位。日間中心采用平台化管理模式,開展的手術種類涉及骨科、婦科、泌尿外科等科室。上周二上午,主治醫師胡承方正在爲病人“搶床位”。記者看到,日間手術中心的管理系統有點類似電影院的選座系統,當病人在門診完成了相應的檢查且顯示符合手術要求後,病人信息會標注爲綠色;如果未完成檢查或檢查結果有異常則顯示爲藍色或黃色。只有當術前檢查完備後,系統才會允許醫生預約。
“這就降低了病人入院後無法及時手術的風險。”胡承方邊說邊爲一名取內固定手術患者預約了一周後的手術。據他介紹,六院骨科作爲上海市創傷骨科臨床醫學中心,患者衆多,而日間手術室及日間病房成爲了一條快速處理手術患者的綠色通道。目前,骨科手術占到了全院日間手術量的“半壁江山”,手術種類涉及髋關節鏡、膝關節鏡、取內固定手術、足踝手術、皮瓣修複手術等。
此外,六院還針對骨科病人的特點推出一款原內固定植入物信息查詢系統。胡承方介紹,不同型號的內固定在取出時需要用到的手術器械各有不同,以往病人需要提供當初手術時的住院號自行到窗口查詢,但如今通過該系統,免去了病人的來回奔波,隨著手術信息的確認,相應的器械消毒工作也將提前准備。
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日間手術最大的成效在于提高了醫療服務的可及性。“日間手術中心配合各種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同時優化了就醫流程,極大提升了醫療效率。”市六醫院副院長陶敏芳認爲,大醫院一床難求,已成爲普遍現象。日間手術減輕了患者間接的疾病經濟負擔,不僅包括家屬陪護而産生的各種費用及誤工成本,還包括病人的等待成本等。而申康醫院發展中心3年前在調查上海6家醫院開展日間手術後發現,平均醫療總費用較以往同期下降17.51%。
仁濟醫院醫務處處長張繼東說,像腹股溝疝這樣簡單的手術,如果放到日間手術中心來開展,可以節約大量床位。仁濟的日間手術中心如今更多傾向于三、四級手術,一些能級較低的手術,希望今後可以下沉至二級醫院完成,讓三級醫院集中力量收治疑難重症患者。
圖說:仁濟醫院內,患者正在日間病房專門窗口取報告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攝
醫療資源盤活了嗎?
2012年3月,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同仁醫院、武漢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仁濟醫院等單位成立了中國日間手術合作聯盟。2015年5月6日,原國家衛計委(現更名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通知》特別提出要“推行日間手術”。國務院辦公廳《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組織開展三級醫院日間手術試點。中國日間手術合作聯盟也適時推出56個適用于日間手術的病種,涵蓋消化、骨科、眼科、耳鼻喉科、泌尿系統、內分泌、口腔等9個學科,計劃今年遴選出第二批。具體操作時,醫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和擴大病種。
中國日間手術合作聯盟副主席、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聞大翔說:“近年來,針對大醫院床位數量,國家曾多次出台文件,嚴控公立醫院床位審批。而在上海,對公立醫院的規模控制向來嚴格。日間醫療的模式是提升醫療服務的重要手段,醫院可在不擴張床位的情況下,實現醫院供給的結構調整,助力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目前,國內開展日間手術的醫療機構超過2000家,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達11%。早在2007年,上海松江區中心醫院就建成了國內首家日間手術中心,占地1500平方米,如此超前的理念在一家區級醫院實屬不易。該院副院長孔慶健說,經曆了醫院的改擴建後,日間手術中心正在整修升級,下月將以新面貌亮相,積極探索符合二級醫院及地區特色的日間手術模式。而上海仁濟醫院的數據更有說服力:2016年和2017年,仁濟醫院完成日間手術的量都超過3萬例,2016年日間手術量占全院擇期手術的40.1%,去年這一數據達到42%,資源利用效率在不斷提高。
“日間手術不僅是一台手術在什麽地方做、做多長時間的問題,而是要建立一種爲病人連續服務的新模式和新理念。”市六醫院副院長陶敏芳說,越來越多的手術縮短了時間,把它們歸入日間手術並不是說這項手術的技術含量在降低,實際上,手術的技術含量在提高,對醫院和醫生的要求也變得更高。
在國家版129家日間手術試點醫院中,上海占12席,分別是華山、中山、腫瘤、紅房子(婦産科)、仁濟、仁濟南院、新華、市一、市六、市兒童、長征、長海醫院。“日間手術並不是一種新術式,而是一種新的診療模式。”聞大翔強調,日間手術契合我國深化醫改分級診療政策,通過臨床手術流程的再造和優化,充分利用醫院床位資源,具有效率高、流程便捷、住院時間短和費用低等特點,符合現代醫院管理的發展方向。因此,大力推廣日間手術是公立醫院改善服務、提高質量的重要舉措,是一條“走得通”的醫患“雙贏”之路。
>> 國外日間手術發展過程
日間手術是指選擇一定適應征的患者,在一至二個工作日內安排患者的住院、手術、手術後短暫觀察、恢複和辦理出院,是一種安全可靠的住院手術模式。2013年,我國正式成立“中國日間手術合作聯盟”,並于同年5月加入國際日間手術聯盟。
資料顯示,日間手術概念100多年前就已在發達國家提出,當時醫學界對該模式並未予以充分肯定和支持,使之發展緩慢,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才被逐步接受。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日間手術模式在歐美國家得到迅速發展。1995年,12個國家和地區的日間手術協會共同組建了國際日間手術協會。
幾十年來,日間手術量在歐美國家穩步增長。在英國,1982年患者中1.51%爲日間病例,到1994年達到5.1%,2003年該比例已經達到62.5%;在美國,截至2016年已有6000家日間手術中心,目前日間手術的比例約占所有擇期手術的80%以上;新加坡中央醫院實行日間手術的病種基本包括了幾乎所有手術科室。不同國家的日間手術開展情況有一定差別,概括起來,日間手術種類主要包括白內障、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扁桃體切除術、鼻整形術、乳房局部切除、靜脈曲張、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等常見手術。
據悉,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日間手術的要求如下:
√將日間手術作爲所有擇期手術的正常形式;
√將日間手術的病人和住院病人分開;
√設計和建立與住院病人分隔的獨立的日間手術中心;
√爲日間手術提供單獨的管理以及護理團隊;
√利用有志從事日間手術的外科醫師和麻醉醫師引領這樣的改變;
√通過日間手術的擴大來減低住院病人等待的壓力;
√尋求和解決實施日間手術可能遇到的行政管理和經濟管理方面的障礙;
√必須要有監控和提供反饋意見的機制。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