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第五屆潮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單位:汕頭大學隗芾)
一、海洋文化的內涵
海洋文化,亦即海洋文明,是文化史中對文化形態的特定稱謂。但在目前大多數中外詞典中都找不到它的定義。這是因爲它首先是文化史研究的學術領域中用的,應用很狹窄,是與內陸文明相對應而起的。其次它是由中國人起的稱謂,生活在海洋文化中並不特別看重這一點,他們重實際而不重稱謂,而中國傳統文化“必也正名”,很強調稱謂,這才有了海洋文化的說法。在此以前,輿論都認爲中國是非海洋文化國家,海洋文化則專指西方列國,一般用西方文明代之。但如果認真地說,海洋文化並不等于西方文明,因爲中國也有海洋文化。
就中國本體的文化構成來說,海洋文化與沿海地區文化也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混淆,也不能替代。確定文化類型的根本依據是生産方式,而不是生活方式。海洋文化指依賴海洋進行商品生産所形成的文化觀念和形態。中國的封建時代的內陸文化正與此相反,是依賴土地進行自給自足的生産所形成的。因此沿海地區文化就不一定都是海洋文化,就很容易理解了。
我們在研究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時,爲了從不同角度進行剖析,就産生了不同的概念分類法;如從時間角度,我們劃分了先秦文化、漢文化、隋唐文化,宋元文化、明清文化等;從地域角度,我們劃分了齊魯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潮汕文化等;從群體角度,我們劃分了晉商文化、青邦文化、客家文化、潮人文化等;從生産形態角度,我們劃分了農耕文化、遊牧文化,以至近代的工業文化、旅遊文化等。這些都是爲了從不同角度研究的方便,其含義既不相同,也就可以相互交叉,比如我們可以說,吳越文化是沿海區域文化,屬于農業稻作型文化,這樣多維的限定,具體概念比較清楚一些了。
海洋文化的典型是以古希臘爲中心的地中海文化。其特點是以海洋及近海陸地爲生産基地,以海上商品交換爲主要生産方式。海洋文化的生産並不僅限于打漁、制鹽、造船,也包括種田、冶鐵、手工業,但其産品並不僅僅是爲了自給自足,或在小範圍內的原始交換,而是有目的地進行大批量生産,用于海上貿易。由此生産方式才衍生出一系列海洋文化的特點,例如商品意識、開放意識、由航海、造船引起的對天文、氣象、數學的重視以致對自然技術科學的重視、對統一語言的重視、對金當量貨幣的重視等等。這些與以農牧業爲主的大陸文化絕不相同。大陸文化以家爲本位,海洋文化以個人爲本位(海上行船主要靠個人勇敢和技術);大陸文化重視調整人與人的關系,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海洋文化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比較注意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所以大陸文化中社會科學理論發達,而海洋文化中自然科學理論發達;大陸文化重舍生取義,海洋文化重死裏求生。這樣的區別可以列舉很多很多。因此,沿海地區的文化並不都是海洋文化。例如南美洲的智利文化、古非洲的大津巴布韋文化。中國沿海的齊魯文化與吳越文化恰恰是構成中國大陸文化的精髓。
這裏必須指出,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都是一種曆史形成的文化形態,並無高低優劣之分,各自都有長處和短處,而且並不互相排斥。二者是並行、競爭的關系,而非天然地對立。80年代盛極一時的電視系列片《河殇》在這方面做了誤導。《河殇》總的指導思想是批判黃色文明的結果,呼籲蔚藍色的海洋文明。作者說:
只有當蔚藍色的海風終于化爲雨水,重新滋潤這片幹旱的黃土地時,這些只在春節喜慶日子裏才迸發出來的令人驚異的活力,才有可能使巨大的黃土高原重新獲得生機。
作者的意圖是,只有海洋文明才能挽救大陸文明,看不到隨著時代的發展,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本身就具有向大生産和商品經濟轉化的潛力,並不需要外來的“救世主”。這種自身進化的過程,避免了海洋文化所帶來的諸多弊端:掠奪、戰爭、走私、唯利是圖等等。我們倡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走的正是這條道路,而避免了海洋文明的“彎路”。
二、爲什麽中國廣大沿海地區未能形成海洋文化?
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自然的,二是政治的。
中國有一萬多公裏的海岸線和300多萬平方公裏的海域。18世紀以前海洋線更長,大約從鄂霍次克海沿岸直到越南南端。在這漫長的海岸線的對面卻較少有可以力所能及的商品交換對象,很難形成一個平等的商品交換市場,而面對的是人類尚無法征服的太平洋。從堪察加半島到海參崴,面對的是日本的北海道,古時都未開發。古時的朝鮮半島多是中國的附屬國,包括日本在內的文化基本上是中華文化類型,無法形成不同的文化的交流。環黃海交流與環渤海(遼甯、山東、河北、天津)交流沒什麽大不同,都是同一生産方式的內部交流。只有在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在日本出現了不同生産方式的經濟勢力,這時與青島、連雲港、上海的海上交流才帶有海洋文化性質。這種海洋文化交流的雛形又被明清封建政治所扼殺,未能進一步發育。從連雲港到上海之間的廣大海洋多是內河沖積而成的沙岸,沒有遠洋航運價值。台灣和海南島繁榮較晚,其文化類型基本是大陸移民文化,海南島主要是蘇東坡等五公帶去的儒家文化,經濟類型都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爲主。廣闊的南沙群島海域至今尚未形成經濟實體,自然也談不到文化類型了。從自然經濟條件上看,只留下從台灣海峽到珠江口這一帶可與東南亞各國形成商品交換,具有孕育海洋文化的條件。
中國古代長期處于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統治下,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爲基礎的國家奉行“萬事不求人”的閉關鎖國政策。陸地上修築長城隔絕農耕經濟與遊牧經濟的商品交換。遊牧經濟主動要求商品交換,與農耕經濟的閉關保守,這就是北方連年不斷戰爭的根本原因。由于東方海上奉行海禁政策,漁業生産在開明時期也僅限于自給自足水平。而到明清時期,商品經濟先行發展起來的日本要打開中國市場,中國封建政權嚴行海禁政策,甚至實行“寸板不許入海”,斷絕海上交通與貿易,自然也就扼殺了海洋文化的發展。
三、潮人文化是中國的海洋文化
潮汕,是指中國東南以潮州、汕頭爲中心的地域。潮人文化涵蓋著閩西、贛南、粵東以及海外潮人居住的廣大地區。潮汕地區的地理位置向被稱爲“省尾國角”,距北京2000公裏,相隔五嶺、江河;距菲律賓只有700公裏,距泰國也只1000多公裏,與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皆一水隔之。這些都在地理上提供了與海上不同文化類型國家和地區進行商品交換的可能性。
正因爲這裏與中原阻隔,就成爲中原戰亂的避難所。曆史上幾次向潮汕的大移民,幾乎都發生在戰亂時期。再加上中央的貶官不斷到此。他們將中原地區正統的文化思想和先進生産技術帶到這裏。善于經商的山西人,捧著他們的保護神關羽的聖像,經福建莆田來到這裏。他們的商品意識與本地海民的海上經濟一拍即合,目光共同投向了東南亞和東北亞各地。
潮汕土著分二類。一類山民,以狩獵、農耕爲主,保護神是三山國王。這些人除客家人外,還有發源于鳳凰山的畲族,以狗爲圖騰。這些早期居民並不屬于海洋文化。另一類是海民,以打漁、曬鹽、行船運輸爲生,俗稱疍民,保護神是媽祖。他們有極豐富的闖海經驗。于是,經商的精細與航海的勇敢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被稱爲“中國的猶太人”的潮人。汕頭市外馬路至今還保留著開埠時期並排建在沙汕頭上的兩座廟———天後宮與關帝廟,正是這種文化結合的最好象征。這可以說是潮汕形成海洋文化的第二個條件。
第三個條件是這裏有較雄厚的經濟基礎。這裏氣候溫潤,雨量充沛,較少旱澇之害,作物每年三造,物産豐富。除本地的石材、手工藝品及各類食品外,還彙集了閩西、贛南汀江、韓江流域的木材、藥材及土特産品,形成了很強的商品出口能力。僅在潮州筆架山發掘的一個宋代窯址,按其容量推測,其每年生産的瓷器,足夠當時本地人口自用十年以上,可見大部分産品是作爲出口商品外運的。外貿的主要方向是東南亞地區,北到韓國,西到歐洲。遺址中就有西洋狗和洋娃娃制品。
第四個條件,是相對寬松的政治環境。由于山高皇帝遠,中央的海禁政策在這裏執行得並不十分認真。封建時代的地方官許多是被貶至此,對貧苦漁民出海也多取寬容態度。
潮人文化的海洋文化特點,大約形成于唐宋時期,以鴉片戰爭以後爲高潮。至現在已形成海內外各有一千萬潮人相互聯系的商品市場。再加上鴉片戰爭後快速形成的珠江口一帶的商品經濟,使南海沿岸基本上形成了海洋文化的特色,我認爲只有這些,才能代表中國的海洋文化,是可以與地中海、波羅的海、加勒比海等同日而語的海洋文化,從而顯示我們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博大精深。
四、潮人文化中的海洋文化特征
1.市場意識。這是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最主要的區別。其起源于海洋文化最早的物質基礎是船、魚和鹽。從事打魚和曬鹽的人,必須通過商品交換,才能換得生活的其他必需品,乃至擴大再生産的生産資料。因此在他們眼中,一切都是以商品形態出現的。內陸的農民在自家菜園中種上一點蔥蒜,是爲了自己吃用的,不視爲商品,把它送給鄰居吃,乃是禮尚往來。鄰居如果給錢,農民不認爲是客氣,而是“罵”他,表明要與他絕交,因爲他不認爲這是商品交換行爲。但在潮人觀念中認爲,給錢或者回報相應的物品,是天經地義的。因爲一切商品都是有價值的。這種行爲往往被大陸文化的人指斥爲“重利輕義”、“人情淡漠”。只有當全國都轉向了市場經濟以後,這種商品意識才逐漸樹立起來,“甯舍錢財,不欠人情”逐漸成爲時尚。潮汕人在商品意識上是先行者,這一點已用不著繁瑣舉例。
2.金融意識。金融意識是在市場經濟發達以後形成的。大陸文化中的市場僅僅是自給自足經濟的補充,早期采取簡單的物物交換形式。只有其突破自給自足經濟補充階段的時候,金錢成爲重要中介物。人們逐漸生發了“以錢生錢”的金融意識。中國最早的是山西商人和潮汕人。山西商人進軍國內市場,潮汕人進軍東南亞市場(主要是勞務輸出),換回來的是大量的彙票和僑批。潮汕鄉村的老太太也懂得如何利用僑批升值,借貸關系習以爲常,這才出現潮汕人看《白毛女》與內陸人不同的感受,認爲楊白勞“躲債”還是不對的。金融意識培養了潮人“重契約,守合同”的信念。改革開放初期,北方商人個個抱怨很難和潮汕人做生意。原因就是兩種文化形態的差別。北方人習慣在飯桌上談生意,得到口頭承諾後“幹杯”表示達成協議。而潮汕人認爲,只要不是訂了契約的事情,情況變了,協議也可以變,于是北方人罵爲“不守信義”。
3.靈活性。內陸文化是保守于田園故土的,從前黃河經常決口,沖毀田園,百姓背井離鄉逃亡。當水退之後,他們還千方百計回到原來的地方搭窩棚、開田地。爲了在這一片黃泥中能找到原來的“家”址,便立了許多鐵牛之類的標志物,以便以此爲標准點,確定自己的勢力範圍。海洋文化是流動的,打魚不可能在一個地方死守。由此形成的價值觀也與大陸文化不同。潮汕人崇尚流動,只要走出潮汕這“省尾國角”就被認爲是“有出息”,至今在海外有一千萬人,大部分是成功者。海洋文化的人頭腦靈活,轉向快。潮汕人臨街住的居民個個開商店,如果一個月不賺錢,馬上會換別的商品賣,或幹脆改行。
4.富于開拓進取精神。海洋文化主要是面對人與自然的矛盾,而人在自然面前是平等的,決定命運的是自己的努力。在大海的風浪面前,如果退縮、投降,只有死亡。惡劣的自然環境培養了拼搏精神。潮汕人碰上楊白勞的境遇絕不會自殺,他們認爲:既然連死的決心都有,要麽就拼個你死我活,要麽就帶條水布下南洋,遠走高飛。乘紅頭船在大海上飄蕩,九死一生,本身就是一場生存的拼搏。潮汕沒有肥沃的土地,作物的高産是靠辛勤的勞作換取的。反映到經商上,內陸的人往往看什麽東西暢銷,一哄而上。潮汕人則專找別人沒有的行業去幹,賣別人沒有的商品,由此才能成功。汕頭經濟特區十多年所走過的路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原來基礎最差,後來發展速度最快,重要的經驗就是“喜新厭舊”,善于開拓新領域。
5.冒險性。靈活性和開掘性發展到極致就是勇于冒險。海上作業本身就是冒險。而在明清實行海禁的時代,爲了生存,只能沖破“寸木不許下海”的禁令,到海上謀生,或打魚、或走私,占島爲寇,形成海上武裝走私集團,被封建統治者稱爲海盜。南澳、桑浦山,都是曆史上冒險反抗者的重要基地,有的威震東南亞各地。到現代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老百姓有正路好走誰還要走邪路?但影響到人的素質中,仍然有“發橫財”的思想。前些年公社化每天勞動工分不值幾分的時候,很多人逃港、下南洋,仍是這種冒險精神的延續。海洋文化的人崇尚“以小博大”,夢想暴發,暴發戶視爲英雄,因此也往往成爲賭博、搶劫的動機。
6.迷信天命。海洋文化的人在與自然搏鬥屢敗屢戰的經驗中,總結出“人算不如天算”的信念,這在當今科技條件下不能認爲全錯。汕頭牛田洋“7.28”海難事件就是違反科學的實例。中國現代對諸神崇拜最殷勤的潮汕、泉州、溫州地區全在沿海,正是海洋文化崇尚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的遺存。這與大陸文化的鬼神迷信不完全相同。潮汕人多是“信”而不“迷”,絕少有內地愚昧者靠吃香灰治病的傻瓜,而是一面打針吃藥,一面求菩薩保佑。後者只是做爲一種保險方式,至少對自己是個心理安慰,有如柯受良在飛越黃河前,一切都准備停當了,最後他要向上天祈禱,群衆也爲他祝福。這不能說是迷信,因爲人們知道起決定作用的是人的努力,而不是上天的保佑。潮汕人敬神的心態大體如此。
潮人文化中的海洋性特征,在物質生活方面也有許多。但文化主要是指意識形態方面的內容。這方面還需要有識之士進行深入地探討和研究。
凡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凡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人文化。潮人文化是中國海洋文化的典型,研究潮人文化就等于研究了中國的海洋文化。中國當前的重要任務,就是要認識、掌握和運用市場經濟規律,而作爲海洋文化的實踐者潮汕人,顯然是先走了一步,必然有許多經驗教訓可以吸取。本文就是想抛磚引玉,引起大家的議論,以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摘自《第五屆潮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單位:汕頭大學隗芾)
(發表日期:2005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