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後期,第二次産業革命帶來了工業的大發展,工業發展推動了城市的大發展,人口和産業向城市快速集聚,大城市中心區域開始出現人口和經濟壓力,城市再造思潮也逐步興起。在這樣的背景下,出于對城市空間結構調整的需求,客觀上也使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向外溢出。從最早的新城建立思路來看,其根本出發點是緩解日益膨脹的城市人口壓力,疏解大城市內部部分産業職能及其相應的人口。進入20世紀後,西方各國均開啓了城市疏解的新時期。以英國1946年制定的《新城市法》爲標志,在中心城市周圍建立中小城市成爲西方發達國家的典型城鎮化模式。在城市進行疏解過程中,中心城市産業功能的外溢形成了産業新城的最初雛形——産業園區。
圖:20世紀世界代表産業園區分布圖
資料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綜合整理
産業園區實踐最早起源于1870年的工業化國家,由于産業革命帶來的工業大發展,産業園區有了初步的概念。“二戰”後,隨著西方的戰後重建和經濟發展“黃金時期”的到來,産業園區在世界範圍內迅速發展,從最初的工業園區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的産業新城,從最初爲疏解大城市以及應對新增人口而建立新城,到後來産業新城被賦予發展知識經濟、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新使命。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在區域經濟發展乃至宏觀經濟的舞台上,産業新城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英國作爲現代新城運動的發源地,率先提出了區域範圍內構建“反磁力吸引”(Anti-magnetic attraction)體系。以倫敦爲例,其新城的規劃可以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6年-1955年)、第二階段(1955年-1966年)分別以哈羅(Harlow)新城和坎伯諾爾德(Cumbernauld)新城爲代表,其建設主要以疏散大城市(倫敦)人口爲目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爲新城在空間上過于依賴新城的中心區域,人口規模小,密度低,經濟活力不足,難以提供充足的文娛或其他服務設施。而以米頓·凱恩斯(Milton Keynes)爲代表的第三階段的産業新城(20世紀60年代開始至今)則不僅僅是大城市過剩人口的疏解點,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子中心。
圖:産業園區及産業新城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綜合整理
一、起步階段:工業革命推動園區萌芽
20世紀40年代,第三次工業革命興起,原子能、航天、計算機技術等高新技術部門不斷發展,對工業用地的需求迅速增加。1951年,被喻爲“硅谷之父”的斯坦福大學工學院院長弗雷德·特曼(FrederickTerman)教授建立了美國首個科技工業園——斯坦福工業園區(Stanford Industrial Park),通過出讓土地給工業企業取得租金收入,這是硅谷的早期雛形。
此後,斯坦福工業園入駐企業不斷增多,爲硅谷的成型和電子産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硅谷的成功源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風險資本的推動,1972年第一家風險投資機構落戶硅谷,此後,風險資本對硅谷公司的推動作用越來越顯著。1980年蘋果公司的上市吸引了更多風險資本來到硅谷。目前,風險資本的支持是硅谷新企業不斷形成、新技術的開發應用等方面不可缺少的保障。二是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技術及人才輸送,除風險資本外,硅谷內大學、研究機構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斯坦福大學除了爲硅谷企業輸送源源不斷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外,通過與硅谷企業建立合作機制,也促進了大學與企業間的技術轉換;三是重視研發和創新,硅谷企業的研發部門以基礎研究爲主,以市場需求爲導向,重視産品從研發到市場的轉換過程。
二、發展階段:政府主導,技術創新推動
20世紀60年末,美國硅谷的成功使其他國家紛紛效仿,發達國家的政府主導建設了以基礎科學研究爲核心的産業園和科技園,比較成功的案例有:法國索菲亞科學園(Sophia Antipolis,1969)、新加坡裕廊工業園(JurongIndustrial Park)、英國劍橋科學園(Cambridge Science Park,1970)、法國格勒諾布爾科學園(Inovallée,1972)、日本築波科學城(Tsukuba ScienceCity,20世紀60年代)等。這些園區的建立,不僅促進了當地的就業,而且對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特別是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發揮了關鍵作用。與硅谷相比,這些園區也存在一些相似和不同的特點。
表:發展階段代表園區與美國硅谷的區別
資料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綜合整理
位于“立體花園城市”新加坡的裕廊工業園(Jurong Industrial Park)成立于1961年。20世紀60年代前,新加坡只是一個港口貨物集散地,其經濟來源主要依靠國際轉口貿易,工業基本一片空白,與現代化都市經濟相距甚遠。通過裕廊工業園50多年的發展,新加坡經濟脫胎換骨,不僅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了非凡的經濟成就,新加坡政府還逐步摸索出一整套的現代化經濟管理經驗,主要包括積極吸引外資引進國際龍頭企業、實行自負盈虧的企業化園區管理、貫徹“親商”理念建立“一站式”服務體系、培訓高素質工人、注重現代化城市規劃等。新加坡政府以裕廊工業區的管理經驗爲基礎,並進一步充實,形成裕廊模式,強力推動新加坡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之後也將這一模式成功推廣到中國等其他國家。
表:新加坡各曆史發展階段的宏觀政策
資料來源:高洪深《區域經濟學》,中國指數研究院綜合整理
裕廊工業園主要有以下六大特色:
第一,科學規劃促進産城融合發展。裕廊集團(JTC)的一大優勢在于其科學的規劃,在科學規劃園區産業發展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人的工作、生活、學習、休閑娛樂等各種需求,進行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裕廊工業園現已建成多層次工業區兼風景優美的旅遊區,園區工業基礎設施和生活基礎設施齊備,輕、重工業兼備,還設有自貿區,園區建有10多個公園,成爲名副其實的“花園工業鎮”。
第二,政府主導開發。新加坡裕廊工業園初期的開發主要是由政府主導。1961年新加坡政府在裕廊地區劃定6480公頃土地擬發展裕廊工業園,並撥出1億新元作爲開發資金。1961到1968年這一開發階段,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負責經營裕廊工業園,爲其制定發展規劃,並大規模開展拓荒填土工程,進行工業基礎設施建設。1968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鎮管理局,將本國工業園區開發和營運工作全盤授權給裕廊集團,由其負責裕廊工業園的經營管理,由此,園區進入了全新發展時期。在開發初期,政府主導開發使園區建設初期以快速且較低成本方式獲得土地,得以有效保證項目快速啓動而後達到規模經濟。
第三,全球範圍內集中招商。新加坡政府一開始就明確外資對新加坡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招商引資不僅作爲國家經濟管理部門的基本職能,更將其上升至每個國民需要積極履行經濟發展的職責的高度。裕廊工業園的招商工作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統一負責,打造了一支招商精英團隊,在世界各地均設有招商分支機構,並根據本國經濟發展實際,選擇適宜客戶群。經濟發展局重點引進三類客戶群體:戰略性公司的市場、財務等重要部門,技術創新型公司的研發部門,生産型企業的先進生産技術部門。現在,有7000多家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機構,部分將其總部設在新加坡,“總部經濟”蔚然成風。
第四,“政聯公司”化經營管理。新加坡政府雖然是裕廊工業園最初的開發者,卻並未直接參與工業區的具體管理。裕廊集團是企業與政府的結合,具有很高自主權,是自負盈虧的“政聯公司”,但又是政府投資和規劃的法定機構。裕廊集團本質上是一個房地産開發商,但是園區管理委員會的很多服務都涉及政府公共管理領域,裕廊集團作爲園區的開發者和推廣者,還提供治安維護、稅收、海關、社會保障、教育、計劃生育、全民體育運動、勞工等多項公共服務,打造周全的“一站式”服務體系,有效降低了企業與政府相關的交易成本。
第五,注重科技、知識等創新要素帶動。新加坡特別注重科技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制定了符合自身發展的科技戰略。裕廊集團在南洋理工大學(NTU)、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SUTD)建立三個JTC-I3研究中心,加強研究機構和裕廊集團之間的研究合作。2014年裕廊集團還推出開放式創新號召(JTC’s Open InnovationCall),通過進行測試和試驗推出創新解決方案,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的JTC-I3合作計劃。
第六,服務品牌推動工業區對外擴張。新加坡作爲一個島國,國內資源匮乏,發展空間狹小。爲此,裕廊集團成立了裕廊國際和騰飛公司專事在全球輸出其卓越的園區服務管理品牌和資本,實現其全球布局。特別是90年代以來,爲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新加坡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海外投資的發展。50多年來,裕廊集團在新加坡開發了45個工業園區,並接著在全球116個城市拓展了750多個項目,總面積近12萬平方公裏,相當于再造171個新加坡,被譽爲亞洲“工業園區孵化器”。這一擴張模式突破國家界限,在多個國家複制新加坡裕廊工業園發展模式,尋求到更多資源和市場,破解本土發展的物理空間瓶頸,贏得更多利益,並將“裕廊品牌”推廣到其他國家,打造出“裕廊管理”這一核心競爭力。
三、成熟階段:企業帶動、配套超前、生態優越
後工業革命時代,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逐漸走向成熟,出現了人口老齡化、逆城市化、中心城區空心化等現象,受此影響,核心城市周邊形成了一些産城融合、宜居宜業的新城。例如英國的米爾頓·凱恩斯(Milton Keynes)新城,位于倫敦與伯明翰之間,東南距倫敦80公裏,西北距伯明翰100公裏,最初是作爲接納從倫敦地區疏散出來的過剩人口和工業的衛星城鎮,在當地政府全面科學的規劃和有序開發下,已發展成爲英國新城鎮建設的成功典範。
米爾頓·凱恩斯新城在建設之初就充分考慮了城鎮建設和居民生活諸如居住、環境、消費、教育、發展、交通等各個方面,並在建設伊始就按照市場規律來運作,並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交通的優勢以及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力興辦零售、信息、咨詢、保險、科研和教育培訓等服務業,吸引大型跨國公司前來投資。米爾頓·凱恩斯在建鎮之初就非常重視環保,各種花園、自然公園、人造湖泊、環城森林的布局不僅爲當地增加綠色空間,而且爲居民提供了重要的娛樂休閑場所;小鎮建設的購物中心,至今仍然可以有效利用,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統使其成爲商業中心,市政廳、圖書館、電影院、餐廳、健身房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且布局合理,而且至今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休閑娛樂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