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溫室大棚是集農業觀光、休閑體驗、技術展示、科學普及、親子娛樂于一體的高科技農業精品主題項目,將園林藝術、園藝景觀、建築藝術、栽培技術、地域文化、創意理念、綠色可持續發展等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溫室大棚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單一種植範疇,眼下,以溫室爲載體的大棚創意體驗在全世界範圍內風生水起。
新型農業景觀形態
01
可持續生態溫室公園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溫室是集觀賞性、知識性、實用性、娛樂性、可持續性于一體的溫室公園。濱海灣花園共有兩個大溫室,占地20000平方米,它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候控制溫室,包括兩個玻璃生態區“雲之森林” 和“花之穹頂”。
令人驚歎的建築結構,豐富多元的園藝,引人入勝的聲光表演、湖泊、森林、休閑活動空間和一系列餐飲零售産品,整個溫室建築有智能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讓瀕危植物能在這裏蓬勃生長,同時給遊客提供自然觀賞娛樂休閑之地。
溫室還原了熱帶山地地區涼爽潮濕的氣候和地中海及半幹旱、亞熱帶地區涼爽幹燥的氣候,這些地區都是世界上最受威脅的棲息地,許多植物物種面臨著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和棲息地破壞的威脅。
溫室內培育有22.6萬個植物,來自全球各大洲(南極洲除外),溫室穹頂是建築、環境和園藝文化三者的結合。“花之穹頂”是較大的一個冷卻溫室,裏面種植以地中海植物爲主;“雲之森林”則模仿了熱帶高海拔地區環境,比如南美洲,館內瀑布高達35米。
兩個溫室也是可持續發展工程學的代表項目,采用一系列先進的技術,提供具備能源效益的制冷解決方案,其建立意味著新加坡可種植一些全新的植物,除了永久性展示一些有趣的植物和樹種外,“花之穹頂”還會根據季節變化更替部分展示花卉,令遊客一飽眼福。
02
溫室生態餐廳
位于泰國曼谷的“Vivarium” (溫室)餐廳,是由一座拖拉機倉庫以低成本改造成一座擁有熱帶雨林氣息,生機勃勃,充滿綠色植物的餐廳。倉庫原有的結構保留不變,並塗成白色;新增的結構則刷成紅色,形成鮮明的新舊對比。
此外爲了減少裝修的成本,設計師積極利用了現場可以找到的任何元素:鐵門,鋼管,枯枝,樹根;甚至還動用了腳手架,讓其成爲空間中的裝飾架。這個郁郁蔥蔥充滿生命力的餐廳從地面,牆面,到天花板都妝點了植物,用活力溫馨的環境點題,創造出一個完美的溫室大棚生活容器。
03
智慧農業觀光型大棚
農業産業鏈成功與否取決于整個産業鏈的效益,而産業鏈的效益取決于“品牌+標准+規模”的經營體制。其中品牌是終端産品實現價格增值的主要手段,沒有終端産品的品牌溢價就沒有整個鏈條價值的提升,風險就無法避免。
傳統農業産業鏈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各鏈條的行情風險無法因爲品牌溢價而避免。標准化是品牌的保障,正是由于標准的嚴格執行品牌才能有溢價的空間。規模化就是將産業鏈模式複制放大,取得規模效應。
智慧農業以溫室大棚爲主體,搭載了農業大數據智能精准采集與農業可視化平台。該平台依托聯通網絡整合了空氣溫濕度采集、土壤溫濕度采集、智能放風控制、智能卷簾、光照遠程感測、二氧化碳檢測、智能水肥控制、遠程監控等十多項最前沿的信息化應用。
縱觀國內,如今很多農業溫室大棚並沒有很好的利用起來,按照景觀規劃設計和旅遊規劃原理,運用現代高新農業科學技術將自然景觀(設施作物爲主)要素、人文景觀要素和景觀工程要素進行合理融合和布局。由此,創意農業溫室大棚可以成爲具有完整景觀體系和旅遊功能的新型農業景觀形態。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于網絡,僅用于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小編,將及時更正刪除。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