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黃河鐵橋南端東側豎立著一根長5.8米、重達10噸的大鐵柱,人們稱它爲“將軍柱”。將軍柱的鑄造者名叫王宣、王訓。據永靖王氏家譜載,永靖太極川古城王氏,原系山西平陽府洪洞縣白土坡王家大村人,元末明初,朱元璋派大將鄧愈、馮勝等追擊北潰元軍,由于軍備需要,王氏始祖王宣、王訓等奉陝甘總督撫差調,從山西調到蘭州修建黃河浮橋鎮遠橋。橋修成後,由王氏壟斷在甘肅的鑄造行業專利。
王氏兩兄弟在蘭州暫居十余年後,遷居臯蘭縣西半個川,即今永靖縣劉家峽黃河北岸依河蜿蜒而成的太極川,以冶鑄鐵器聞名,俗諺有雲:“半個川的模子,山城的爐子”。清至民國時期,王氏家族到處開爐院,其足迹遍及青海、甯夏、河西、蘭州、臨洮、會甯、隴西、臨夏等地。近二十年,王氏家族的古典法器鑄造發展較快,産品覆蓋全國,並遠銷到台灣、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
王氏家族的生計以農業爲主,冶鑄爲輔。鑄造的産品種類繁多,一類是炊具與生活用具。傳說王氏十三代孫王建耀爲甘肅拉蔔楞寺鑄造的大鍋能同時招待上千人飲茶。第二類是農具:包括犁、铧,以及水車、水磨、大車的滾軸等。第三類是法器,包括鍾、罄、鐵獅、鐵牛、香爐、千佛塔、铙钹、寶鼎等。第四類是人物造像,包括釋道兩教的玉皇大帝、關聖帝君,觀世音菩薩等,無不寶相莊嚴,栩栩如生。王氏幾百年所鑄造的銅鍾、寶鼎,遍布整個西北,現在所存都成爲珍貴文物。
王氏家族鑄造的法器,設計巧妙,古樸莊嚴而又不失靈動之美。法器的設計者,對于造型美的追求,可以說幾近癡迷。爲了畫出牛的力量之美,就牽來耕牛,使它幾天幾夜不得食水,然後端來水盆放在饑渴的耕牛近在咫尺的地方,觀看耕牛爲吃不到水而發怒掙紮的樣子,把它描繪下來。這種來自民間的方式,源于對生活的仔細觀察,講究造型的拙樸與誇張變形,然而又絕對沒有經院美術的呆板氣息。
王氏鑄造完全采用傳統翻砂工藝流程。主要流程包括:篩沙、羅砂,拌砂,築模(內模),璇模,築外模,烘幹,卸外模,外模刻字(刷鉛粉),減模(內模),內模刷鉛粉,合模,化鐵,澆鑄,打磨,彩繪。在選料階段,做模的砂料,篩選硬度、純淨度合適,透氣性好,顆粒均勻的砂料,一切憑手感判斷合適與否。內模多挑選得天獨厚的當地黃河砂,外模砂選用蘭州沙井驿的粗砂,經篩、選、攪拌、晾、曬等多道工序備好。王氏法器鑄造采用一模一鑄,每件法器具有獨一無二性。
冶煉鐵水的材料,也經過了仔細挑選,把收來的廢舊鐵料敲出斷面,憑借經驗判斷料鐵的成分,大致以灰口、白口區分,正式熔化澆鑄時,根據不同法器的鑄造要求,添加輔料,按秘方有響銅、金、銀、鉛、錫、鋁等不同比例的添加。爲保證溶液的足夠溫度,選用産自內蒙的焦炭,用三節爐和經過特殊耐火材料處理的盛液鍋。鐵水熔好後,鑄造者憑眼功判斷鐵水的溫度,選擇合適的澆鑄時機。大致上溶液溫度控制在1000—1300℃以內,鐵液顔色大致呈現白黃、黃、紅、深紅幾個層次階段。
爲了方便鑄造大件,王氏工匠還采用了分段鑄造,焊接總成的方法,一些小的挂件如鈴铛則采用濕模鑄造,成型後佩挂。對鍾的鈕部,采用其他模具鑄好後在鍾身內模頂部中心位置安放的方法。再如鍾耳的下邊和音孔位置安放加強筋,也是一個巧妙安排,即可使鑄件牢固,又起到了調音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現今王氏鑄造的大鍾,每個鍾耳敲擊時發出的音質音高不同,是外地人做不出的八音鍾。
永靖王氏鐵器鑄造的代表性産品是古典法器,其風格古樸,造型精美,工藝水平超群,它既是傳統手工翻砂工藝的活標本,又是社會學、民俗學、宗教學、美術等學科難得的文化載體。
責任編輯:何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須知:非遺項目、圖片、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