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冠疫情的後果正在被不均等地轉嫁于各個地區,影響著不同群體。這其中包括疫情對女全球性健康造成的打擊和威脅,以及全球範圍內性別暴力問題的惡化。本文以疫情下的家庭暴力爲例,從綜合性的社會科學視角梳理及分析疫情對女性群體的威脅和傷害,並嘗試給出與家暴受害者援助相關的措施與政策建議。
新冠病毒是全人類的危機。疫情加劇著實體行業的衰弱、加重了全球既有經濟下行趨勢,嚴重打擊了各個國家地區的經濟水平及社會發展進程。然而,疫情危機的後果卻正在被不均等地承擔,部分國家、地區和群體正在經受著大部分疫情後果的摧殘。
根據聯合國此前統計數據,2021年或有4700萬名婦女和女孩被推入極端貧困的境地,全球總人數或達到4.35億。在全球範圍內,許多國家或地區將有限的資源大量地投入到與直接抗擊疫情相關的問題上。疫情防控工作擠占了其他資源的投放,無論是媒體報道、公共關注,還是司法與醫療系統的資源。正如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在關于疫情後全球人口販賣問題報告中所憂慮的那樣,那些被認爲不重要的事物都可能受到影響。當各國政府都在調撥資源應對疫情,各方也有了包括實施封鎖和保持社交距離在內的與疫情直接相關的新任務,這些都可能影響一個社會系統的正常運作——全方位的運作,不落下那些可能被忽略的人。
01既有的危機,隔離的危局
新冠疫情使得全球範圍內大部分國家地區陸續實施居家隔離令。抗疫的物理隔離隔絕了大量潛在的病毒傳播渠道,卻也增加了一系列“隱性的疫情傷害”。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關于疫情與針對女性暴力的報告反映,物理隔離有著雙重矛盾的後果。一方面,居家令減少了家庭範圍以外的性犯罪的地理空間機會(隨著社會交往的減少,威脅女性的線下人際暴力的發生機會也減少了)。據報告,在封鎖期間,向有關部門報告性暴力及強奸案的數量顯著減少(雖然這些報案記錄的減少可能不能完全反映了實際案例的減少,比如或許存在一些受害者由于擔心“影響大局”“占用公共資源”而保持沉默、不敢發聲)。
這是由于物理的隔離客觀上通過減少了空間上的作案機會,降低了性犯罪發生的可能性。以強奸罪爲例,它的本質特征表現在采取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實施奸淫行爲。其中,“暴力”是指對婦女實行人身強制,使婦女不能或不敢反抗;“脅迫”是指對婦女實行精神強制,使婦女不敢反抗;“其他手段”是指除暴力、脅迫以外的其他方法,使婦女處于不能、不敢或不知反抗,以及利用婦女處于不能、不知反抗的情況(如使用藥物麻醉、灌醉以及利用其熟睡、重病等其他手段)。因此,物理空間的絕對阻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被害人處于“不能、不知、不敢”反抗的作案難度。與之相反,在疫情暫時平息、隔離解除之後,聚會發生的性犯罪數量有所上升。例如,2020年7月中國深圳就發生了“餐廳吃飯遭‘熟人’下藥”案件。
新浪新聞圖數室殺妻案判罰數據解讀 圖源:新浪新聞圖數室
另一方面,居家令增加了家庭範圍之內暴力犯罪的空間機會。居家令強制要求人們長時間與家庭成員共處同一空間。對于存在家暴傾向的家庭而言,這增加了沖突發生的概率,阻礙了家庭空間內弱勢方(受害者)的逃生自救機會。當夫妻雙方共同處在一個封閉空間裏,沒有緩沖的空間,矛盾被擠壓到一個非常狹窄的範圍裏,家暴實施者更喜歡控制對方、發號施令及簡單粗暴地解決問題,矛盾也更容易一觸即發。例如,有受害者反映了疫情與隔離産生的家庭矛盾及暴力:女方以疫情爲由勸阻男方出門喝酒,而男方在家中酗酒後對女方大打出手。新浪新聞圖數室的統計數據反映,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開的285起殺妻案件中,124起殺妻動機涉及生活瑣事,29起涉及經濟糾紛,而這兩大矛盾在疫情及居家隔離期間都會有更大概率進一步激化。
疫情防控期間,家庭暴力受害者應有的社會支持系統也被嚴重削弱。中國湖北省荊州監利縣退休警察兼反家暴公益組織“藍天下婦女兒童維權協會”創始人萬飛指出,首先,家庭和工作單位的支持系統基本被隔絕,人們的日常往來因爲疫情而被打斷。第二,民間和政府的力量被削弱(比如監利縣當地的家暴庇護所,因疫情轉變爲流浪者的庇護所)。疫情之下,“人手緊缺,工作重點轉移,精力跟不上,社會組織的工作焦點也投向救災”。第三,受害者的自助系統也被削弱了;因爲疫情防控期間道路封鎖、餐館關門、賓館停業,很多受害者碰到緊急情況時無法投靠親友,難以解決食宿問題。
隔離期間,部分國家撥打求助熱線電話的數量不斷上升,許多國家和地區隔離期間家庭暴力事件也有所增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發布的報告反映,根據許多國家現有的數據,截至2020年11月25日統計,家庭暴力發生率平均增加了30%。對此,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Audrey Azoulay)呼籲,“在世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經濟和社會危機之際,我們也不能忘記在冠狀病毒病疫情背後潛藏著一種‘隱形疫情’,即針對女童和婦女的暴力行爲”。
圖源:WORLD ECONOMIC FORUM
事實上,家暴問題久已有之。針對婦女的暴力行爲,尤其是親密伴侶暴力和性暴力,是一個持續存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嚴重侵害了婦女人權。根據2021年3月世衛組織的報道,全世界15至49歲年齡組有性伴侶的女性中,近三分之一(27%)報告曾經遭受過由親密伴侶實施的某種身體和/或性暴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每年約有2億4300萬名年齡在15至49歲的女性遭遇過親密伴侶的性暴力或身體暴力。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2020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表明,全球五分之一至近一半的女性遭受過或正在遭受男性伴侶的身體或性暴力——世界各地都存在這一問題,中東和北非的女性受害比例最高,達45%,北美的女性被害的比例達32%,西歐22%,東亞和太平洋地區23%。世界經濟論壇報道,在“全球殺害女性大流行”中,每小時都會有6名女性被男性殺害。在英國,每三天就有一名女性被一名男性殺害,這一數據在經調查的10年中沒有發生變化。聯合國的數據進一步反映了,在慘遭男性殺害的女性中,有64%的女性是被他們的家庭成員或他們的現任或前任伴侶所殺,有82%的女性是被他們的現任或前任伴侶所殺。
簡而言之,由于婦女與暴戾伴侶和家庭成員隔離共處的時間更長,受害者更容易遭受沖突及家庭暴力;由于疫情下隔離封鎖的執行和社會資源的轉移,受害者在遭遇危險時更是難以逃脫。進一步地,在疫情的陰霾下,家庭暴力、性剝削、非法買賣、童婚、女性割禮和網絡騷擾等暴力厭女現象愈發猖獗。疫情不僅掩蓋了這些嚴峻而急迫的問題,還將迫使問題進一步惡化。
02家庭暴力與各國居家令期間暴力情況
當前,新冠病毒溯源的工作仍然在繼續開展,需要更多信息和證據的披露。在中國的新冠病毒溯源是全球溯源的一部分,也是第一步;報告的所有結論和建議都是基于全球視角,未來研究不會僅限于某一區域。然而,隨著越來越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審理指南》從身體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經濟控制等指標定義家暴。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暴法》將家暴定義爲一種“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爲”。同時,《反家暴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爲,參照本法規定執行;換言之,長期穩定同居關系中的暴力行爲亦可以依家暴規定執行。
判定家暴包括兩個原則是事件中是否存在暴力,以及是否會造成肉體或者精神傷害。一般的家庭暴力觸犯民事法律、治安管理處罰法;嚴重的家庭暴力觸犯刑法——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只要達到輕傷即可構成罪名,而輕傷二級的認定標准。簡而言之,包括打掉牙、臉上有疤、眼皮外翻、鼻子打骨折在內的傷害都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一旦家暴達到輕傷,受害人可以報警,要求立即驗傷及對侵害者采取刑事措施,及時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新浪新聞圖數室殺妻案判罰數據解讀 圖源:新浪新聞圖數室
長期以來,“家醜不可外揚”的社會觀念,嚴重消解了被害人及時並切實地維護自身權利的動機及意志。然而,一味退讓、縱容以及幻想,反而成爲了家暴事件的溫床。從2016年3月1日中國第一部《反家暴法》開始實施至2019年12月31日,僅公開報道的家暴命案至少942起,死亡的1214人中女性有920人;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開的285起殺妻案件中,僅有6起案件凶手獲死刑。當前,中國家庭暴力發生率已經達到29.7%~35.7%,其中90%以上的受害者是女性;過去的兩年內,全國範圍內每年的離婚案件數量爲140萬件左右,其中14.86%與家庭暴力有關;在中國所有故意殺人案件中,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高達10%。
圖源:SRP 社會責任家
圖源:UN WOMEN
在全球範圍內,新冠疫情期間家暴問題增多成爲普遍趨勢。在中國,以湖北監利縣爲例,當地派出所2020年2月份收到家暴報警數量是去年同月3倍,其中90%的暴力緣由與疫情有關。在美國,以洛杉矶爲例,洛杉矶隔離期間(2020年3-5月)疫情對洛杉矶家暴發生有顯著影響;美國各地的防家暴熱線撥打次數顯著增加;例如,新澤西州北部的基督教女青年會的家庭暴力電話上升了近20%。
在英國,以當地時間2020年4月11日爲例,在過去24小時內英國家暴求助熱線撥打次數增長了120%;英國最大的援助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慈善機構報告稱,每天收到的求助熱線電話是之前的7倍;6月24日,倫敦警方表示在過去六周裏,警察已經逮捕了超過4000名實施家暴的嫌疑人。此外,根據推測,在歐洲杯輸球後,英格蘭地區家暴犯罪率上升36%,犯罪者聲稱要“用家暴贏回來”。這一現象可以追溯到2018世界杯期間,當英格蘭遭到克羅地亞逆轉後,英國關注家庭暴力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Domestic Violence)發布數據表明家暴發生率增加38%;而如果球賽如果獲勝或打平,根據研究預測,家暴率增加26%。因此,居家令限制了人們的日常出行,包括庇護所在內的社會系統支持被削弱,英國女性正面臨更嚴重的家暴威脅。
在阿根廷,一家非政府組織表示,實施居家隔離令之後女性因遭家暴而求助的數量增加了39%。在墨西哥政府的數據則顯示,2020年前三個月,墨西哥有將近1000名女性遇害;墨西哥“全國庇護所網絡”2020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收到的求助來電和信息比前一個月增加了超過80%。在法國,自2020年3月17日封鎖開始以來,家暴報告率增加了超過30%;在新加坡,家暴報告率增幅達到 33%;南非在封鎖令實施之後,家暴和性暴力事件的電話求助率更是激增三倍。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婦女的暴力還存在報告不足的普遍現象。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估計,只有不到40%的遭受過暴力的婦女報告這種犯罪行爲或者尋求幫助。例如,在美國疫情爆發後,一些求助熱線收到的電話顯得比以前更短促和“狂亂”,部分受害者通過電子郵件和手機短信求助。這都反映了這些受害者身處在緊張和危險環境中,暗示著或許存在大量沒有機會向外界發出求助信號的受害者。因此,有關家暴犯罪的數據或許仍被低估。
03抗擊隱性的危機
家暴正在蔓延,我們必須加強措施抗擊疫情之下的隱性危機。從個人對親密關系暴力的預防角度而言,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潛在細節和性格特征值得留意。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教授馬丁·赫博爾特(Martin Herbert)在《防止家庭暴力》(Preventing Family Violence)一書中總結了家暴者可能具有的心理特征,例如“有酒精與藥物濫用史”“控制力薄弱,存在其他反社會行爲”“占有欲和嫉妒心很強,總是懷疑自己被遺棄”“對另一半缺乏同理心,對配偶的痛苦不能理解甚至無視”“有社會經濟方面的問題,如失業或財務困難”以及“目前有使用暴力的情形、有威脅的行爲或者武器的使用”。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劉昭在《戀愛求生手冊》中總結到,排查家暴問題首先需要關注心智的極端化程度(最常見的表現是嚴重非黑即白與高度不穩定)以及共情能力、感知(而不是推斷)他人情感的能力。
“考察(施暴者的)共情能力並不難,一兩場電影就能看出來,看看其中動人瞬間對方的表現,結束後談談對那些‘有瑕疵的不幸者’、‘與他價值觀不完全一致的不幸者’,留心觀察他在談論時的態度和神情;還可以觀察在生活中以及網絡上,他面對給他添麻煩的弱者、有錯誤的弱者、哭鬧的幼童、各類小動物等的態度和心態,亦可用來考察其共情能力”。劉昭指出,大量連環殺手、強奸犯、暴力犯有虐殺小動物史,如2015年強奸女友並威脅進一步使用暴力的罪犯張佳恩曾用毛毯裹狗並反複掐狗,最終致狗死亡。
圖源:源衆家庭與社區發展服務中心
當遭遇家庭暴力,請抛棄“家”的幻想:家庭暴力若不及時制止,易形成惡性循環,受害者的隱忍與妥協往往使得施暴者變本加厲、肆無忌憚。正如網易文創標語,家暴是權力和控制,卻總被冠以愛之名;第一次被家暴就要堅決說“不”;暴力就是暴力,先把“家”字去了;受害者憑什麽要承擔施暴者的罪責;家暴死于施暴者,更死于沉默……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孫濤表示,一般來講,只要産生了家暴,至少說明施暴者不太會合理控制和處理情緒,是具有家暴傾向的。很多家暴者在實施暴力的時候情緒失控,在家暴結束後又會異常真誠地道歉,在得到原諒後會表現得非常好,因此,很多被家暴者會選擇原諒——其實,這正是下一次家暴的開始。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受害者不能寄希望于施暴者的良心發現、痛改前非;受害人可以撥打全國婦聯婦女維權熱線12338和全國婦女反家暴熱線16838198求助,緊急情況下可以撥打110報警。請及時自保——如果可以,離開現場;求助——向他人或有關部門求助,包括公安機關、居委會、當地政府,可以申請臨時庇護所暫時居住;取證——被家暴方常常無法證明家暴發生,因此請注意收集證據,例如現場物證、報警回執、告誡書、證人證言(可以聯系鄰居、居委會等證人)、視聽資料、驗傷報告、就診記錄;申請人身保護令——人身保護令可以禁止被申請人實施家暴、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可以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的住所。值得注意的是,同居家暴也可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如果施暴者違反人身保護令,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法院給予訓誡,根據情節輕重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15 日以下拘留。
有關家暴和殺妻案例的數據已經表明,家庭暴力的背後是受害者整體面臨的弱勢處境。如果沒有整個社會系統對家暴的有效幹預和懲戒,只會出現越來越多無可防備、無聲消亡的受害者。
從社會政策的角度看,我們需要完善及進一步落實現有法律法規及司法實踐。目前,在司法實踐中,保證書等文件的實際保護效力有限,甚至使施暴者逃脫懲處。許多法院只有在申請人證明情節十分嚴重、家暴多次的情況下才會出具人身保護令。例如,2021年3月5日,一名家暴犯罪人強行拘禁家庭成員,但在寫下保證書、公安部門備案後未受更多追究;一個月後,他將受害者殺死。北京爲平婦女權益機構《反家暴法實施監測報告》稱,其搜集上海市法院上傳的104份保護令相關的法律文書涉及案例中成功核發率僅爲54%,而全國法院平均核發率爲60%。一名機構共同發起人也認爲,越來越多的當事人有了權利意識,向相關機構求助,“但是相關機構沒有跟上”。
同時,聯合國針對家暴問題也給出了如下建議:增加對在線服務和公民社會組織的投資;確保司法系統繼續起訴施暴者;在藥房和雜貨店建立緊急警報系統;宣布庇護所爲基本服務;在不驚動施虐者的前提下爲受害者提供安全的求助方式;避免釋放因暴力侵害婦女行爲被判刑的囚犯,向公衆廣泛普及反家暴意識,等等。
04總結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之下,新增病例數、社會動員抗疫成爲備受關注的話題,大部分資源調動也優先響應與抗疫直接相關的事務。疫情對一部分人不平等施加的威脅和壓力常常被忽視,成爲隱性的危機。性別暴力問題就是其中的代表。隔離居家令減少了家庭範圍外部空間性暴力案件發生的可能性,卻可能激化家庭範圍內的暴力危機。多國數據已經反映出在隔離期間家庭暴力案發的增加。此外,家暴問題僅僅是全球範圍內性別不平等與暴力犯罪的縮影,更多針對女性的偏見、歧視和暴力事件仍在進一步蔓延。
應對疫情影響下的家庭性別暴力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這需要個人積極理智地學習求助、維權自保知識,更需要社會系統的全方位支持。正如2020年10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周年高級別會議上所說,男女平等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保障婦女權益必須上升爲國家意志。消除針對婦女的偏見、歧視、暴力,讓性別平等真正成爲全社會共同遵循的行爲規範和價值標准,值得所有社會成員的關注和協作。
原文標題:
新冠疫情下的性別暴力——以家暴問題爲例
本文作者:
曾誠
本文審校:
余卓朋
本文選自《全球健康醫療動態彙編》第86期,轉載請注明出處
《全球健康醫療動態彙編》由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 華僑華人研究院 /21 世紀絲綢之路研究院/海國圖智研究院聯合出版,對全球公共衛生事務和醫療健康政策經濟進行整合,並在每期設置專題,通過撰寫有價值的原創文章和論文編譯對熱點事件進行追蹤。以通過多方面的公共衛生研究,爲全球的健康協作治理提供多樣化的思路,並爲讀者提供更加客觀、更具時效性的資訊與分析。
獲取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海國圖智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