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客家人”的定義、源流以及分布地區等問題,古今學者均先後有所論述,但所見並不一致,甚或有較大的差距。爲此,有必要進一步仔細研究,以求得較完美的相對的一致認識。本文擬主要就客家人的分布地區問題,作些探討,借以抛磚引玉。
“客家人”的定義與源流
這個問題,前輩客家先賢學者較多論述,尤其以原中山大學老教授羅香林先生之論爲較詳細和准確。後之論者,亦多附和之說,大同而小異。共同的認識是:客家先民系炎黃裔冑,三代遺民、中原舊族,遠祖多仕宦之家,書香門第。自西晉末永嘉之亂(五胡亂華),被迫棄官南逃,史稱“衣冠南下”。始遷颍水,輾轉江淮,爲客家先民之首次大遷徙,後數百年寄籍江淮之間,客居他鄉。至唐末王仙芝、黃巢起義,客民因戰亂再南遷于閩、贛;南宋末,元兵南侵,朝廷崩毀,客民多隨文天祥起兵勤王南下,始進入粵東粵北,此爲客民三千。客民在粵東之梅州集結定居,久而反客爲主,民系始定。爲區別當地土著,則自稱爲“客籍人”或“客家人”。
客民在閩、粵、贛三省邊區聚居,擴散連接于今廣東之梅州、惠州、韶關、汕頭,以及江西之贛南、福建之閩西等近百縣。以後,清朝康熙之“湖廣填川”移民,太平天國運動後客民因株連之避難,以及後來因“土客爭鬥”之劃地移民,均屬“內遷”之舉。至清末,有“客家人”聚居之地域,已播散于全國十數省近 200 縣。
以上是前輩論述客家人定義與源流之概要。
現在,且看後人對上述論述是持如何看法的?
據 1979 年上海辭書出版社編輯出版的《辭海》釋:“客籍:寄居本地的外地人,與‘土著’相對。”“客籍”又稱“寄籍”,一般又稱“客戶”(即“客籍戶口”)。《辭海》釋:“客戶:漢魏以來,在殘酷的封建剝削和土地兼並下,廣大農民流亡各地,成爲‘流民’。流民爲官僚地主門閥豪族侵占後,被稱爲佃客、浮客、隱戶、蔭戶、苞蔭戶等。”(筆者按,以上均指無正式戶口的寄籍戶)。唐代有主戶、客戶的區別。柳芳《食貨論》:“人逃役者多浮寄于闾裏,縣收其名,謂之客戶。”,這是“客戶”的原意。開元九年(721年),唐玄宗搜刮逃亡,“刮得客戶凡八十余萬。”然農民因不勝賦役負擔而逃亡的,越來越多。逃戶有在他鄉置有少量田産的,多數則成爲依附地主的佃農。《唐會要》卷 85 載:“寶應二年(763 年)九月敕:‘客戶若住經一年以上,自購買得田地有農桑者,無問于莊蔭家住及自造屋舍,勒一律編附爲百姓。’”唐德宗時,兩稅法施行後,規定“戶無主客,以見居爲簿”。承認有産的客戶與當地的主戶同爲屬于國家的兩稅戶。晚清以後,戶口再現主、客之分,所謂客,變爲專指佃客。宋代的戶口統計中,明白標明主戶、客戶的數字,以是否占有土地作爲區分的標准。宋元之際,“客戶”名稱完全消失。
從上述的解釋,可以看出,“客戶”“客籍”之“客民”確系屬于漢魏(筆者按:魏即延晉)以來,被迫流徙南下之中原漢民,這是一。再可看出,上述“客民”唐宋間都是先有主客之分,後不分主客的情況。(唐)當時之“客”專指佃戶。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他們的身世都本源于“流民”,亦即仍是中原漢族之移民。還有一點是,他也沒有明確肯定,那些“客民”中全是一般流民佃客,中間是否包括“衣冠貴族”流徙者,亦未分別說明。這樣,那些“流民”(流徙民衆)中,就完全有可能包含著一般的“流民”和皇親貴族中之流徙者。
那麽,後來所謂之“客家”,或說“客家人”“客籍人”,又是怎麽一回事呢?再據《辭海》釋義來看:“客家:相傳西晉永嘉年間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因戰亂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末又大批過江南下至城、閩以及粵東、粵北等地,被稱爲‘客家’以區別當地原來的居民,後遂相沿而成這一部分漢人的自稱。以粵東梅縣、興甯、大埔、五華、惠陽等縣爲最集中。尚有部分分布于廣西、四川、湖南、台灣、海南島部分地區和僑居海外南洋一帶。語言保留較多的古音韻,稱爲客家話。”
上述解釋,大體與梅州客家先賢羅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導論》中的論點是一致的。這裏所指的“客家人”是三次大遷徙之客家先民。與前邊所述的“客戶”“客籍”的“客民”是有其異同之處的。共同之處有二:一是,兩者均是指從漢魏兩晉間被迫南徙的中原漢族移民;二是,這些移民都是從颍水過長江,輾轉江淮,然後遷至百越蠻荒之地。其在唐、宋期間,都是先有主客之分,後無分主客。不同之處是其(先民)身世所指不同:前者是泛指“移民”,後者是指“衣冠南下”之民。但是,仔細想來,前後之說也並非絕對化。前說“移民”“流民”;沒有排除其中包括“衣冠南下”之貴族。後說“多系衣冠南下”之民,則留有“余地”——“少數”系一般“流民”百姓。事實上,在粵東梅州的客家先民中,就包括上述兩種不同出身的移民。從各姓族譜、家譜看,遠祖多屬仕宦之家、書香門第。但也確有屬于一般的“流民”百姓。今大埔縣的前身,就是原屬饒平縣于東晉時設置的“流民營”,義熙九年(413 年)始析置義招縣(意爲義安郡爲招收北方流民而設置的縣),以後才先後再改爲萬川縣、大埔縣的。可見,在古時的“客籍”人中,確已包含著“衣冠貴族”和“流民百姓”兩種不同出身的人了。
以上兩種不同出身的客家移民,他們由于同樣出于被迫流徙南下,背井離鄉,困處南粵山區,同曆千辛萬苦,互相同情關懷,加上同是漢民,語言、風俗又相同,相處長了,感情融洽,便成一“家”。誰還去計較遠祖先民的出身如何。
還有一點應該說明,在今天的“客家人”中,尚難免有一些被客家人同化了的、原住當地的“土著”民族、民系。因爲,在曆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土客鬥爭”和漢族統治者鎮壓少數民族“造反”的事件。如梅州,原稱“畲瑤之地”,原主要居民系畲族和瑤族。經曆代的“土客械鬥”和政府派兵鎮壓他們的“造反”(起義)之後,因遭到殘酷的屠殺和驅趕,瑤族早已絕迹,畲族也只剩數百人被迫逃避在潮安豐順文界的鳳凰山上。幸存下來不及逃避者,他們爲了生存,忍辱改族、改姓,後來則被客家人同化。這是完全可能的。在其他少數民族史上,亦不罕見。有些少數民族,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由于受到人民政府的民族政策感召,才要求登記恢複族姓的。這都是曆史所造成,無可非議。
客家人的分布地域
“客家人”的形成時間,是否可定爲南宋末呢?筆者以爲可。因爲史書和梅州地方史志均同樣提到:梅州“宋末已無主客之分,宋元之際,‘客戶’名稱已完全消失”。宋末,潮州尚設‘畲官’,以管理畲民事務,而梅州,則“已無‘畲官’之設”。這就從正反兩方面可證。南宋末,作爲“客家大本營”的梅州,已無主客之分,則“客家人”已不再是“客”,而是成爲“主”了,亦即“反客爲主”了。也就是說明他們已自形成一系了。這是從理論上分析的。從實際情況來看,至南宋末,上述中原南下移民“客籍”人,已遍布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廣東的東部和北部等地區,都已成村、成鄉,甚至成縣地聚集定居下來了。自稱“客家人”的這支漢族民系,已在以梅州爲中心的閩、粵、贛三省邊區形成。以後,經過清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川”的移民運動等,上述地區的客家人,又有部分人先後徙往其他地區定居,逐漸遍布于東南各國以及僑居于世界五大洲。
今天的客家人究竟分布于哪些地域呢?
筆者僅據羅香林先生的《客家研究導論》、台灣陳運棟先生的《客家人》、新加坡的《客總會訊》以及梅州黃氏族譜——《江夏淵源》等書、刊、資料的不完全統計,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區,全國共有 17 個省、170 多個縣市。其中:
江西省(27 個縣)
尋烏、安遠、定南、龍南、虔南、信豐、南康、大余、崇義、上猶、贛縣、
興國、余都、會昌、甯都、石城、瑞金、廣昌、永豐、萬安、遂川、吉安、
萬載、萍鄉、修水、吉水、泰和。
福建省(14 個縣)
甯化、長汀、上杭、武平、永定、將樂、沙縣、南平、清流、歸化、連城、
龍岩、平和、诏安。
廣東省(含海南省,74 個縣市)
梅縣、興甯、五華、蕉嶺、平遠、大埔、豐順、梅江區、南雄、曲江、
樂昌、乳源、連縣、連山、陽山、惠陽、惠東、海豐、陸豐、博羅、增城、
龍門、寶安、東莞、深圳、花縣、清遠、佛崗、開平、中山、番禺、從化、
揭陽、揭西、饒平、信宜、徐聞、陽春、三水、臨高、陵水、廣甯、惠來、
儋縣、定安、崖縣、化州、澄邁、萬甯、潮陽、新豐、羅定、潮安、河源、
封川、仁化、紫金、翁源、英 德、始興、龍川、連平、和平、普甯、懷集、
高明、鶴山、遂溪、文昌、江門、高要、新興、韶關、南澳。
廣西(21 個縣市)
武宣、容縣、玉林、柳州、藤縣、桂平、平南、貴縣、博白、陸川、北流、
賀縣、象縣、昭平、平樂、欽縣、 防城、合浦、蒼悟、上西、灌陽。
四川省(13 個縣市)
涪淩、巴縣、榮昌、隆昌、泸縣、內江、資中、新都、廣漢、成都、灌縣、
華陽、新繁。
台灣省(13 個縣市)
苗栗、新竹、彰化、諸羅、鳳山、高雄、桃園、花蓮、基隆、台中、台東、
台北、屏東。
河南省(10 個縣市)
光山、固始、商城、鞏縣、正陽、許昌、湯陰、開封、信陽、修武。
湖南省 ( 5 個縣市)
汝城、郴縣、浏陽、平江、新田。
湖北省(2 個縣)
紅安、麻城。
僅以上10省區的179個縣市中,純客縣及基本純客縣共50個,其余均爲“土客雜處”之非純縣。另據有關材料信息,雲南、貴州、安徽、江蘇、浙江、新疆及西藏(原西康劃入部分)等省區,均有一些小區域的客人聚居。僑居海外的客家華僑和外籍客家人,則散布于世界五大洲的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世界的客家人究竟有多少?則因實難統計,說法不一。據“世界客屬總會”估算,約爲 1 億或 1 億以上。這個不完全的統計加估算的數字,是近乎可信的。據羅香林著《客家研究導論》一書中提供一個數字,可供估計,他說:“民國九年(1920 年)秋,客屬報省各團體致建設廳長公函,則謂粵東 90 多縣中。其全數爲客人者迨 30 多縣,多數爲客人者,亦 30 多縣。其余各縣均沒有客人占籍,計其人口,約占全粵人口泰半,若合廣西及南方各省計之,總數當在 4000 萬以上。”
以上數字之統計時間,距今已近 70 年,這 70 年來,我國人口已成倍增長。如 30 年代抗戰時期,全國總人口稱 4. 5 億,而今只隔 50 年,全國總人口已超過 11 億,增近 2. 5 倍。客家人多居住于東南各省屬人口繁殖快之地區,其總人口之增長,恐亦不低于其他民系。若只增一倍爲 8 000 萬,加上南洋各國的客家華僑、華裔以及港澳地區的客家同胞 2 000 多萬,則客家總人口可能已超過 1 億。
從黃氏峭山公後裔看客家人的分布
黃氏,在全國姓族人口抽查統計中,排列第 8 位,其總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 1% 以上。黃氏裔孫之繁盛,在宋之後期,尤其在黃氏總 119 世祖峭山公之後。從黃氏族譜《江夏淵源》中,可窺一斑。下述其詳:
黃氏,始于西周,黃帝之嫡裔所傳之南陸公,被封于“黃”(今河南光山縣),裔孫以國爲姓,全國漢族之黃氏,均尊南陸公爲始祖。傳至 23 世淵公,遷居湖北江夏(今武漢之江夏區),從茲發迹,子孫昌盛;至戰國時,74世祖黃歇公封楚國春申君(戰國四君子之一)行宰相職,配鄭、甘二夫人,共生 13 子,從此裔孫更盛,門下朱衣劍客三千,轟動中原。因在江夏發迹,子孫又盛,故郡號曰“江夏堂”後因春申君晚年遭奸臣陷害而落難,兒孫四散避難,多返原籍河南光州(今光山縣),至漢代複盛,先後任朝廷宰輔者多人。至 98 世祖黃裳公,由河南光州遷福建邵武府(今邵武市)和平鄉定居。傳 21世,即總 119 世祖峭山公,仕宋,進士出身,初授江夏太守,封千戶侯,遷平章閣直學士兼刑部尚書,配上官、吳、鄭三夫人,共生 21 子。傳 90 個孫子,公晚年時,除各妻留長子居家侍奉父母外,余 18 子均攜眷分散到各地安家立業,這是宋乾興元年(1022 年)的事。從此之後,峭山公之 21 子、90 孫及其後裔,即分居于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江蘇、湖南、雲南、河南、四川等南方 9省 30 多個州縣。
後傳至 126 世祖潛善公(居福建甯化縣),登南宋進士,官至尚書左仆射,行宰相職,配李氏,生 9 子(俗稱“九子公”,即梅州黃氏始祖黃僚公之祖父),其後裔多分居廣東、廣西、福建、江西等省州縣。據族譜可查,其 9 子、27 孫之後裔,分別定居于下列各省州縣(按清末民初縣名):
廣東省:廣州、花縣、增城、清遠、四會、封川、新興、開平、高要、鶴山、南海、寶安、東莞、瓊州、文昌、樂會、化州、臨高、僧州、高州、茂名、電白、信宜、吳川、德慶、廣甯、潮州、揭陽、饒平、南澳、海豐、陸豐、惠來、澄海、大埔、普甯、潮安、豐順、龍門、從化、昌江、翁源、乳源、惠州、紫金、順德、惠陽、博羅、龍川、梅州(嘉應州)、蕉嶺、平遠、興甯、五華、連平、河源、潮陽、肇慶、瓊山、陵水、感恩、萬甯、羅定、陽山、連山、南雄、始興、海康、遂溪、徐聞、合浦、防城、欽州、靈山、英德等 80 多個州縣(現有部分縣已分屬廣西和海南省)。
定居于福建省的有:汀州(長汀)、甯化、龍岩、甯洋、上杭、武平、連城、永定、清流、晉江、南靖、將樂、泰甯、建甯、漳浦、平和、崇安、建陽、順昌、漳州、蒲田、仙遊、侯官、屏南、惠安、安溪、福清、長樂、同安、長泰、德化、興化、泉州、永福、太安、诏安、龍溪、福安、霞浦、甯德、壽甯、連江、浦城、大田、閩清、沙縣、延平等 48 個州縣。
分居于江西的有:贛州、甯都、石城、宜黃、瑞金、會昌、尋烏、安遠、泰甯、九江、豫章、廣昌、順化、泸陵、吉水、南豐、信豐等 17 個州縣。
分居于其他省區的還有:河南的開封、祥符,湖南的長沙、善化、泸溪、新甯、合同、東安,廣西的桂林、橫縣、容縣,雲南的東川、昆明,江蘇的帶州、江陰,浙江的新城,四川的建昌、成都,甘肅的安定,青海的西甯,及後來遷居于貴州、西康、台灣等省州縣者。(原蕉嶺梅州黃氏族台者,均屬此一脈。)
據上述統計,至南宋末,僅黃峭山公後裔,就遍布于東南半國的 15 個省區的近200個州縣。這僅是宋元之間的分布情況。明末清初,隨鄭成功遷台灣的;清康熙年間“湖廣填四川”時,大量遷川、徙桂、過湖南、渡海南的,就更不可勝數。自清末至今 100 多年,尚有陸續遷徙的,都難于統計。
黃氏如此,其他客家姓族的遷徙分布,也有可參測了。從黃峭山公後裔之分布,也可作客家人分布的一個很好的佐證。
作者:黃火興
來源:《嶺南文史》雜志
版權說明:本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版權歸原創作者或原平台所有。
(本文爲直接轉載的文章,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