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步行5分鍾到幼兒園、文化活動站,10分鍾到菜市場、衛生站,15分鍾到派出所、商場……社區生活圈正逐步從圖紙上落到現實,切切實實提升群衆的幸福感。
國外一些城市很早就開始探索社區生活圈的建設。以新加坡爲例,當地超80%的人口居住在公共住房即組屋。針對這一實際,新加坡政府興建了100多個鄰裏中心,分布在組屋區裏。在鄰裏中心,居民可滿足就餐、購物等大多數需求,既方便了居民生活,加強了社區互動,又讓大城市有了“人情味”。
中國對社區生活圈的探索與規劃相對較晚,但已積累了不少有益經驗。上海曹楊新村積極改造、修繕舊住房,完善健身區、涼亭等配套設施,優化老舊小區環境;廣州蕉門河社區在改造時保留並凸顯當地的山水特色,打造舒適的親水空間,結合綠道、碧道等項目建設,讓居民可以“推門見綠、出門見景”;長沙化龍池社區致力于特色餐飲街、夜市一條街建設,吸引和帶動各地特色美食進駐,讓居民“足不出社區”就能嘗遍不同的美食佳肴……在打造社區生活圈時不僅考慮既有設施,也能結合當地實際,實實在在提升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
不過在實踐中,尚存在一些不足。目前,社區生活圈的概念主要在一二線城市落地,中小城市、鄉鎮等社區生活圈的建設明顯滯後。尤其是農村學生,大多數仍要去附近鄉鎮、縣城上學。來回距離遠,只能選擇在學校住宿。即使在城市裏,由于簡單按人口劃分社區並配置同等公共服務設施,沒有考慮不同社區年齡結構、需求結構差異,導致社區配套設施供需不相匹配。此外,國內大部分城市存在商務區、住宅區等各個功能區之間泾渭分明的現象,社區生活圈無法全面覆蓋,市民每天仍需在居住地與辦公地之間往返,通勤成本高。可見,當下社區生活圈的建設仍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仍有不少居民還未享受到社區生活圈帶來的便捷。
讓社區生活圈惠及更多群衆,一方面需要城市規劃者破除老舊思維。既要遏制城市“攤大餅”式無序擴張,在新建地區統籌配套設施建設,又要淡化城市裏不同功能分區界限,減少人群流動,緩解交通壓力,讓社區生活圈成爲醫治“城市病”的一劑良藥。另一方面,在鄉村地區需繼續興建文化服務站、文化活動室等公共服務設施,推動不同村莊間的基礎設施共享使用。同時,打造宜居鄉村,留住鄉愁。
城鎮化進程方興未艾,鄉村也呈現出新的形態。如何讓社區生活圈在城鄉空間結構、人口結構之“變”中,保持造福百姓的初衷“不變”,考驗著規劃者的耐心與智慧。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社區生活圈將造福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