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人生痛苦難免,但我們依然可以活出生命的意義。
佛教中有“人生八苦”之說,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以及五蘊熾盛苦,而導致這八苦的則是“人生五毒”,即貪嗔癡慢疑。不止宗教信仰中認爲人生的底色是“痛苦”,哲學界的各種觀點也有不謀而合之處,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曾言:“我們每個人是被抛棄到這個世界上來的,而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
生活在這個高速發展、物欲橫流的複雜世界,我們每個人除了要承受生存的壓力,爲了衣食住行而奔波勞碌,還要面對自己內在的心理沖突,難免會有焦慮、恐懼、憂郁等負面情緒,更有深層次的孤獨感、無意義感等痛苦感受不時降臨心頭。心理痛苦作爲一種常見而普遍的情緒與感受,它不同于生理上的痛苦,它有著自身的形成與發展機制、表現形式以及意義所在。人是趨利避害、追求快樂的動物,這是人類的生物性決定的,但人還具有社會性,我們不得不需要面對這個競爭激烈、壓力巨大的社會,人的生物性和社會性的二元對立便導致了各種各樣的痛苦。
村上春樹曾說過:“痛苦不可避免,但磨難可以選擇。”磨難帶給我們痛苦,但我們可以將這種痛苦進行“意義重建化”,從而實現個人的成長和超越。作家史鐵生 20 歲意外癱瘓,在輪椅上度過了一生,可他卻將痛苦化爲了創作的靈感和幸福的快感: “當生命以美的形式呈現其價值的時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美國認知行爲療法的創始人阿倫·贝克研究认为,假定痛苦事件已經發生,這時在削弱和調節消極情緒的策略中,認知改變策略具有首要性。矯正患者的想法和信念系統,會帶來情緒和行爲上持久的改變。基于此,本文首先根據人的意志和心理需要特點來界定心理痛苦的內涵、類別,再從情緒認知理論的視角進一步探索心理痛苦的心理機制,並據此提出化解和幹預心理痛苦的具體策略,從而提高與“自我接納、自我決定、環境掌控、人生目標意義”息息相關的主觀心理幸福感。
一、心理痛苦的內涵界定及其主要類別
根據英文維基百科全書上的解釋,心理痛苦是指一種源自于心理而非生理上的不舒服的感覺或痛楚。本文主要從人的生命意志和心理需要視角對心理痛苦的內涵進行如下界定: 心理痛苦是指因人的生命意志和心理需要受阻、原有價值喪失、自由意志被侵害剝奪、需要匮乏而引起的內心秩序被擾亂,精神熵( 精神紊亂度) 增加,內心焦慮、無助、絕望所致的心理抑郁、不舒服以及痛楚的心理狀態。本文根據上述人的“生命意志和心理需要”呈現出的“受阻、喪失、侵害剝奪、匮乏”四種形態,將心理痛苦劃分爲“需要受阻型、價值喪失型、意志侵害型和需要匮乏型”四種類型。
1.需要受阻型
這是人們遭遇到的最常見心理痛苦類型,如同佛學裏所說的因人的“貪欲”而引起的“求不得”之苦。這種心理痛苦是個體感知到的自我理想和實際之間的差距而産生的一種消極情感狀態,是個體維護自身整體性和社會統一性的心理傾向被打破後的一種負面心理狀態。具體而言,有以下幾種情形: 一是普通人常常遇到的基本生存安全需要受阻所産生的“一般世俗痛苦”; 二是社會精英遇到的自我實現需要“受挫”所致的“成長痛苦”; 三是一些堪稱傑出的英雄人物常遭遇到的精神“超越性需要”“受阻”所致的“精神痛苦”。現代西方哲學的開創者德國哲學家尼采,闖入思想禁區,疾呼“重估一切價值! ”而不被世人理解時,孤獨、痛苦便將他的生命擊倒了。正如尼采自己所言: “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
2.價值喪失型
這裏指人們擁有的、自己喜愛的有價值的東西意外喪失後産生的“心痛”或“心碎”的負面情緒狀態。正如弗洛伊德指出的,心理痛苦源于個體對其喪失的東西所産生的心理反應。“價值喪失型”心理痛苦較爲嚴重的當屬“創傷事件”,實質上是一種對自我發生的消極變化的感知。這類心理痛苦多是不可抗的外力,以及自身的心理素質不足以應對使然,而不是被人爲強行的剝奪所致。“價值喪失型”心理痛苦的程度與喪失物的價值高低和個人的珍愛程度成正比。
3.意志侵害型
這種類型的痛苦是指人原本享有和珍視的價值實物被強行剝奪、損害,或者精神上的自由意志被人爲扭曲、否定、剝奪導致的冤屈、無助所形成的痛苦負面情緒心理體驗。“意志侵害型”心理痛苦根據被剝奪侵害的內容、性質和程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一般性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心理痛苦,如財物被搶,遭遇嘲諷、嫉妒、欺騙、侮辱、無故解雇等。二是部分有良知、富有正義感、不懈追求真理、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人遭到不公正的異化力量所致的心理痛苦。如一些科學家爲了傳播真理、捍衛科學,遭遇到不公正待遇等造成的心理痛苦。“意志侵害型”心理痛苦往往與個體思想意識、自由意志的深度、強度、高度成正比。較爲典型的如殉道者布魯諾所遭遇的“意志侵害型”痛苦,雖然他爲捍衛科學真理而獻身,但其卻散發著崇高的悲劇美學光芒。
4.需要匮乏型
主要是指個體因爲缺乏生命意義和內在動機心理需要所致的思想意識失序,精神熵不斷增加,進而引發心理空虛、無助、抑郁直至痛苦的消極心理狀態。這又可區分爲以下兩種情形: 一是生命意義匮乏型。是指個體缺少生活目標、找不到人生方向、體驗不到生命價值和意義所致的心理痛苦。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認爲,人類對生命意義的追求是其主要動機。這種生命的意義是獨特的,並且只能由特定的人來完成。正如哲學家尼采所言,知道爲什麽而活的人可以忍受一切。二是內在動機匮乏型。這是指個體的生命動力主要來自于外部動機,而不是基于興趣、好奇心、使命感等內在動機,因此即使取得了外部世俗的成就也會引發內心空虛、無助、抑郁所致的心理痛苦。研究表明,內在動機不僅有助于個體創造力的激發、工作績效的提升,而且能使個體經曆一種獨特的心理狀態、一種忘我的幸福感。外在動機則難以爲人們持續提供生命動力,久而久之,在人們學習、工作和成長的過程中,一些原本所具有的、超越世俗功利的興趣、求知欲、形而上的精神品味等就會陷入匮乏狀態,從而引發心理問題。生命意義和內在動機屬于人的超越性心理需要,二者互爲因果、交互影響人的心理情緒。
二、心理痛苦生成的心理機制
情緒是一種對所發生的特定刺激的功能性反應。心理痛苦作爲人的一種基本情緒有其獨特的生理基礎和心理過程,美國認知療法研究者博恩斯認爲,人的痛苦情緒均源自于扭曲的消極思想,並且認爲存在 10 大認知扭曲的具體思維形式。鑒于人的認知模式對心理痛苦情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從情緒認知理論以及認知誤導的視角探究心理痛苦生成的心理機制。
美國應用心理學家 Ellis 認爲,樂觀的人主要運用理性信念思考各種問題,悲觀的人則相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負性事件如“考試失敗( 需求受阻) 、失戀被棄( 價值喪失) 、惡言中傷( 意志侵害) 和空虛無助( 需要匮乏) ”等導致的心理痛苦,起始情緒反應會受到生理機制的影響,但後來持續的心理痛苦的發酵實質上都是認知誤導機制作用的結果。具體而言,引發心理痛苦的認知誤導機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非理性絕對化信念的誤導。這是指一種過分情緒化的、缺少科學理性、極端、偏執、單向度的、非邏輯、絕對化的認知方式,具有攻擊性和自我傷害性的信念。這種信念常常會誤導人們産生心理痛苦情緒。根據埃利斯理性情緒行爲療法理論分析可知,非理性的絕對化信念表現爲以下幾點:
①要求的絕對化。即個體在“自我成長、與他人關系和生活環境”三方面必須如己所願,一旦“需要受阻”就會導致心理痛苦。
②推論過度化。這是指人們在對負性事件進行評價時,往往把個別的痛苦事件當作某種普遍模式的證據,以偏概全,過度推論,亂貼標簽。比如,員工被企業主一次惡意解雇,就過度推論爲“當老板的沒一個好人”,從而誤導人們産生心理痛苦情緒。
③後果恐怖化。這是指人們遭遇某一負性事件後便非理性地誇大糟糕程度,認爲其後果是災難性的。如一次車禍,身體局部殘疾就認爲一生都被毀掉了。
④忍受誇大化。個體遭遇負性事件後,將自己的不幸以及痛苦程度過分誇大,認爲是自己無法忍受的一種狀態。如年輕人失戀,常常有人就覺得“太痛苦了! 我要瘋了! ”,有的人甚至因爲這種誤導性認知竟然要愚蠢自殺或報複對方。
⑤事實抗拒化。人們對已經遭遇和發生的負性事件,固執地非理性拒絕承認與接納。如天災人禍、上當受騙等,總是習慣性地抗拒事實,不斷反問“這是爲什麽? 我怎麽這麽倒黴,遇到了這種事?”既然已發生的事件無法改變,越拒絕接納,心理就會越痛苦。
2. 自動負面思維偏好的誤導。認知療法學者朱迪·贝克认为,个体对情境的解释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这些解释常常以自动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個體的認知模式,在“情境事件—情緒、行爲反應”中間的心理機制就是人的“自動思維”。自動思維是一連串的想法、思想流。心理學家還發現,人們對壞事的反應比對好事的反應更快、更強烈、更持久。並且那些經常以負面思維看待自己、世界與未來的人,其湧入腦海的負面思維具有自動性、隨意性,不受個人理性和意志的控制,長此以往,這類人更容易受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的困擾。自動負面思維認知扭曲主要有以下類型:
一是“無能類”,如“我沒用、不能勝任、沒力量”等;
二是“不可愛類”,如“我不討人喜歡、醜陋、有缺陷”等;
三是“無價值類”,如“我毫無價值、是個廢物、我不配活”等。
3. 悲觀解釋風格的誤導。“悲觀解釋風格”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研究習得性無助的成因提出來的。塞利格曼研究發現,悲觀解釋風格是造成負性情緒和身體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悲觀解釋風格是指個體在遭遇負性事件時會在“時間、空間和人格”三個維度上進行自我傷害式的歸因,即認爲負性事件的影響是“永久的、普遍的,由自身人格特質決定的”。例如,面對負性事件“考試失敗”,有人會習慣性地作悲觀解釋,認爲自己一直都是這樣( 永久性) 、幹什麽都不行( 普遍性) 、腦子笨智力差( 人格化) 。塞利格曼研究表明,悲觀解釋風格會導致以下後果: 容易抑郁、無法發揮潛能、免疫機能下降影響健康、生活灰暗等。
三、心理痛苦認知重評調節幹預策略
爲了提高個人主觀幸福感,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通過改變對負性事件的扭曲認知來最大化降低痛苦的體驗,本文主要通過“認知重評”的視角來看待負性事件並對其進行“意義重建”,以更理性、更適應性、更智慧的方式調節和化解痛苦的體驗進而提升幸福感。
1.正性重評。正性重評是指關注負面事件中隱含的積極因素,亦即“意義發現”,人們在遭遇負面情緒事件時,往往會無意識陷入“負性思維”或“災難化思維”中,我們需要將這種無意識轉變成有意識的“正面思維”,所謂正面思維,就是無條件地選擇性注意正面信息對自身遭遇到的事件進行描述、解釋、分析,發現有利于個體健康成長的積極因子。正面思維對心理痛苦的調節可以概括爲以下“三觀”:
①失得禍福觀。主要是針對“價值喪失型”痛苦而言,一旦“失去”某物和“災禍”發生時,個體要學會抑制自動化負面思維,對情緒事件進行正性重評“正面思維”,即主動發現和注意其中隱藏的“收益”與“好處”,如老子所言“禍之福之所依”以及諺語“塞公失馬,焉知非福”、“吃虧是福”等。
②挫敗成長觀。這主要是針對“需要受阻和匮乏型”心理痛苦而言,當人面對失敗而一籌莫展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找不到存在的意義”而苦悶無奈時,要學會正面思維,將各種形式的挫折與失敗當作成長的突破口,看作是激發自己潛能的試金石,從失敗中汲取教訓與經驗,從容面對未來的一切壓力,永遠記住一句話,“逆境是磨煉一個人道德與精神的利器。”
③傷害寬恕觀。寬恕在心理學上被認爲是,當受害者受到不公正的傷害時,能夠消除對侵犯者的憤怒和憎恨,呈現出正面的認知、情緒和行爲反應,並以同情、仁慈和愛的方式來對待他( 她) 的過程。其主要是針對“意志侵害型”痛苦而言,當我們的尊嚴遭遇到傷害時,我們除了理性“公正”對待外, 還要學會將“恨”的消極情緒轉化爲“理解、包容、慈悲、寬恕與愛”。研究表明,寬恕有助于被冒犯者從痛苦情緒中恢複過來,能夠提升積極的情緒,降低憤怒、抑郁、焦慮等情緒。
2.樂觀重評。當我們遭遇負性事件時,比如,當我們“比賽失利( 需要受阻) ”、“企業破産( 價值喪失) ”、“生活空虛無意義( 匮乏) ”以及“朋友騙錢( 侵害型) ”等心理痛苦時,要學會用積極樂觀的思維風格去解釋上述負性事件,在時間維度上應看成是“暫時的”; 在空間維度上應看成是“特殊、偶然的”,而不是什麽事情都是如此不幸; 在人格維度上應看成是“並不是自己的愚蠢或人格缺陷所致,而是運氣不好,人心難測”等造成。樂觀解釋風格不僅可以讓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還能抵抗無助、失敗等帶來的抑郁情緒,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
3.理性信念重評。化解心理痛苦就要從對非理性信念的認知入手,主要針對前文提到的五個非理性信念逐一進行認知矯正:
①要求相對化。即要認識到個人成長追求受挫、工作生活環境未能如願等心理需要受阻是極爲正常的,即使失敗也是生命本應可能經曆的,所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從而無條件地接納並平和地面對它。
②推論合理化。即對遇到的負性事件客觀理性地看待、推理,不貼標簽,不以偏概全。比如,雖然有一次被人欺騙,但要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值得信任的”。
③後果“正常化”。凡事皆有因果,我們遭遇的每一個負性事件,即使表面上看起來是意外的,其實放在整個人類社會、自然法則、宇宙天體運行的背景下來觀照,諸如地震、海嘯、車禍、疾病等都有一定規律可循。正是在此意義上,我們稱之爲後果“正常化”。這樣就會大大緩解我們的心理痛苦。
④ 忍受適應化。當我們遭遇負性事件所致的心理痛苦來襲時,要增強自己的挫折與痛苦容忍度,“相信時間是最好的療愈者。”要學會將眼光放在更高層次、更遠距離的角度看待發生在當下的問題。
⑤事實接納化。就是無條件地對已經發生的任何心理痛苦事件,以不批判、不抗拒的態度,平和、全然地接納它,同時積極籌劃明天該如何開始新的生活。正如從事身心靈研究的張德芬所言:“生活留給我這樣一個巨大的創傷,而我不會繼續在上面撒鹽。我會努力讓傷口好好愈合,使自己的情緒和心靈恢複健康。”
上述認知重評調節幹預心理痛苦的策略,其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根據情緒認知評價理論模型可知,刺激事件 A( Adversities) →認知評價 B( Beliefs) →情緒 C( Consequence) 。要化解心理痛苦就要學會用D( Disputation) 反駁不當的認知 B ( Beliefs) ,使其轉變成合理、高級的認知 B’,從而將原來可能産生的心理痛苦情緒及後果 C 轉變成具有積極情緒的後果 C’,即: A→B’→C’。這意味著,個體認知重評如果具有較高的知識、能力、境界、智慧來構成 B’,所生成的 C’中積極情緒就會增加,心理痛苦便會降低,幸福感才會不斷提升。當然,如何才能擁有較高的認知智慧 B’,需要人們進行長期的學習、修煉和累積。
上述認知調節心理痛苦情緒的理論模型見圖示:
結語:將痛苦“意義重建”,是我們一輩子要做的功課,也是我們通往幸福的必經之路。
負性事件導致的心理痛苦並不可怕,關鍵在于我們是有自我意識和主觀能動性的人,盡管有古訓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但我們在面對痛苦失意時依然有選擇相信積極正面信念的自由,而這種自由,誰也搶奪不去;我們依然可以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風雨雷電,寵辱不驚。那麽,也就能像蘇東坡那樣即使一生不斷遭遇坎坷和痛苦,也能把它釀成酒、化爲詩: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