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斯楷
圖/方立峰(除注明來源外)
編輯/劉山英
(鄭鴻斌對史料檢索有貢獻)
版權聲明:本文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歸哈燒茶書齋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制發布/發表。經授權使用者需注明“來源:哈燒茶書齋”,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新加坡僑宅“鷹樓”有八十多年曆史,是一座雙層外廊式三開間洋樓,內部爲“四點金”格局演變,以八邊形采光亭的設計最爲精彩。配套花園、書齋、閑間等。(鄭鴻斌攝)
以鷹爲LOGO的鷹樓
澄海區鳳翔街道東湖社區蔡氏祖祠附近,有兩條小巷,一條名爲“鷹花巷”,一條名爲“鷹園巷”。在這兩條“花”“園”巷之間,確實有一座“鷹園”。
鷹花巷與鷹園巷各通向鷹園的一個院門。/ 圖源:百度地圖
鷹園的業主是在新加坡經營雜貨業的東湖人蔡寶泉。鷹園建成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總占地面積3畝,包括花園、主樓、工人房、閑間與書齋,有兩道花巷,兩個院門,其中一門名爲“瑞慶”。
鷹園的花園。右側金式厝頭角的房屋是書齋。
鷹園主樓占地面積約33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樓頂原塑有一頭巨鷹,作鈎爪捕獵狀,極具標志性,樓因此稱爲“鷹樓”,“鷹園”之名也由此而來。
鷹樓全景。原來的巨鷹就立在樓頂山花的半圓缺口處。
鷹樓整體爲白、黃色雙色調。高兩層,三進三開間,外廊式立面,回廊拱肩飾滿苕莨葉、橄榄葉紋樣。屋頂四周以水泥預制寶瓶欄杆作女兒牆,正中間是三角緩坡、倒半圓缺口的西洋山花,搭配三幅寓意祥瑞的中式花卉灰塑。一樓正門門肚拼貼兩種花色的瓷磚,匾額“瑞慶”。另有兩扇側門。門窗山花形態多樣,灰塑、飾線精致。
新加坡進口瓷磚拼貼的門肚。( 鄭鴻斌攝 )
門窗精致的山花構造。
竹子狀排水管是中式意趣。
鷹樓的內部格局是潮汕傳統民居“四點金”的演變。每層樓有四房四廳,左右廳各設樓梯,稱爲龍鳳梯,其中一道樓梯是活動梯,作爲消防逃生梯使用。位于樓體中央的八邊形采光亭設計,相當于四點金建築中的天井(二樓樓板天井已覆蓋)。采光亭在樓頂天台高約1.2米,八面均爲可開閉玻璃窗,發揮著采光、通風的作用,興許還可以觀星賞月。
八邊形采光亭(天井),小貓探頭與人互望。
天井與月洞門巧妙分割空間。
鷹樓使用的鋼筋水泥、瓷磚螺絲,都從新加坡進口,謂之“英制”(新加坡1819-1963年爲英國殖民地),圖紙也出自新加坡設計師之手。樓梯等木材則使用泰國柚木。
鷹樓的巨鷹雖然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毀,但業主後人于八十年代修繕鷹樓的時候,又從佛山石灣購得一只陶瓷鷹,鑲嵌在二樓門楣處,延續了“鷹脈”;除此之外,建築整體基本保留原貌。在附座的書齋中,壁畫上的貨輪、船舶、碼頭、騎樓等,色彩與線條清晰如新,描繪著“火船駛過七洲洋”的過番歲月。
第二代“鷹標”,從佛山石灣購買的陶瓷鷹。
書齋壁畫。猜想:懸挂挪威國旗的貨輪與鷹樓家族有關嗎?
東湖華僑“旅叻”多
位于澄城東郊的東湖,在明朝嘉靖年間建村,至今有400多年的曆史,是澄海著名僑鄉。
1936年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研究所出版的《樟林社會概況調查》之附錄,統計了澄海縣各鄉移住南洋人數,東湖鄉爲1285人,在參加統計的18個鄉中位居第4。根據1988年《澄城鎮東湖村人口與眷屬人口調查統計表》,東湖村總人口6277人,僑眷4866人,僑眷占東湖總人口的77.2%;旅外總人數11543人,是東湖本地人口的1.8倍以上。
東湖華僑學校,由旅泰鄉親許朝鎮、鄭俊英先生捐資倡建。( 鄭鴻斌攝 )
舊時,澄城及周邊地區流傳著“金東湖,銀外埔,錢信甯”的俗語。意指東湖、外埔、信甯三個僑鄉,出了黃繼英、李偉南、蘇君謙等大僑商,僑眷生活富裕。其中,黃繼英、李偉南都旅居新加坡。
新加坡(Singapore),東南亞島國,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北至柔佛海峽,南至新加坡海峽。近代華僑將新加坡稱爲實叻、實叻埠、石叻、石叻坡等,就是來自“海峽”的馬來語Selat的音譯。
潮人在新加坡最早建立的廟宇——粵海清廟。/ 圖源 : Google Map
“一片帆去到實叻埠。”吸引潮人移居新加坡的原因,與英國殖民當局積極推進城市計劃、需要大量勞動力、並鼓勵商人進行商業活動有關。據《澄海縣華僑志》1987年統計,旅外澄邑華僑,以泰國人數最多,其次爲香港、新加坡。在海外的澄海人當中,新加坡華僑占了10%。
而在東湖,這個比例要高出很多。根據上述1988年的調查統計,東湖華僑及華人,在新加坡者最多(3861人),占旅外東湖人總數(11543人)的三分之一以上。
乾隆初年,東湖人林熙選在樟林港紅頭船當水手,後來到實叻定居,繁衍至今10余代,被稱爲“出海公”。1829年,東湖人黃繼英在實叻開設“致成染坊”,事業成功後,吸引衆多東湖鄉親前去投靠。這些人與留守家鄉的親人之間傳遞銀信的需要,催化了海外第一家潮幫批信局“致成信局”的誕生。東湖至今保留著地名“致成內”,是黃繼英家族後人居住之處,其東面臨街的小樓,名爲“耕余小築”,正是當年致成批局在東湖的辦公樓。
新加坡致成批局在東湖的辦公處“耕余小築”。
東湖武廟巷6號“瀛巢”,新加坡黃姓僑商後人居住,建築外觀與鷹樓高度相似。
蔡寶泉在新加坡經營雜貨業。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正是該行業發展的鼎盛時期。在拓展業務的需求下,蔡寶泉在東湖持續招工,進一步增加了“旅叻”人口。
雜貨業佼佼者蔡寶泉
蔡寶泉,別名蔡松泉,1896出生在澄海東湖現鷹園巷東面的一間單屋,1970年逝于新加坡。
蔡寶泉早年在新加坡的全家福。(蔡钊群供圖,鄭鴻斌翻拍 )
蔡寶泉裔孫、鷹園現在的業主蔡钊群講述了祖父的發家經曆。蔡寶泉3歲失怙,家境艱難,7、8歲就開始賣油條謀生,10歲左右離開東湖,出外打拼,輾轉當上了新加坡僑領李俊承的隨從。
李俊承是福建人,早年隨父到馬來西亞經商,後移居新加坡,創辦太興有限公司、太安實業有限公司,開發高品質餅幹生産線;又開墾橡膠園、開辦銀行。蔡寶泉在李俊承身邊表現出色,逐漸成爲其得力助手,進入核心決策層中。
從一些資料看,太興有限公司後來歸屬于蔡寶泉,地址在珠烈街58號。珠烈街(Chulia Sheet),俗稱山仔頂,是最初潮人來叻的聚居地之一,也是潮僑洋雜店一條街。洋雜店就是售賣歐美進口食品、日用品的雜貨店。
珠烈街現貌。1829年,黃繼英的“致成染坊”也是從這裏起家。/ 圖源:Google Map
二戰之後,太興發展迅速,以罐頭食品和餅幹占領市場,成爲食品工業中的執牛耳者。1956年,蔡寶泉以27000元拍下新橋路323號地皮,捐贈給歐美雜貨食品商務局修建新會所。該公局在24年前成立,蔡寶泉是發起人之一。
蔡寶泉參與發起的歐美雜貨食品商務局。/ 圖源:Google Map
由于李俊承的關系,蔡寶泉結識了另一位福建籍的著名僑領陳嘉庚,並進入陳嘉庚與李俊承領導下的、以福建人爲主要會員的華人俱樂部“怡和軒”,成爲其中“潮州幫”的首領,在1929年至1949年期間六次擔任職務,分別是查數、經濟主任(委員)、監察主任(委員)。
怡和軒創辦于1895年,與新加坡中華總商會關系密切,怡和軒的領導層同時也是中華總商會的會長或董事。兩個社團相輔相成,在爭取華族福利、支援中國革命與建設、投身抗戰、興辦華文教育等各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蔡寶泉與孫中山有過一次最近距離的接觸:孫中山與怡和軒會員合影,當時還是一個“弟仔”(小青年)的蔡寶泉坐在孫中山正下方。
孫中山與怡和軒會員合影。蔡寶泉是第二C位,坐在孫中山正下方。/ 圖源:怡和軒官網
蔡寶泉在新加坡擔任的其他社團職務還有: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第5屆-18屆董事會董事(1935-1966年,除第6屆爲查賬),星華赈籌會執行委員會委員(1937年),新加坡廣東會館首屆董事會董事(1939年),南洋大學新加坡委員會委員(1953年)。有的職務與他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功、影響力有關,有的社團與怡和軒有關,如總部設在怡和軒的星華赈籌會、由怡和軒支持創辦的南洋大學。
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第十一屆董事職員就職合影。/ 圖源:《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成立七十周年紀念》
蔡寶泉事業成功之時,在東湖買下其出生小屋周邊的3畝地,修建了鷹園,紀念故鄉。他的兒子蔡欽鍾1950年代回國,居住于鷹園。
蔡寶泉曾從新加坡海運糧食到澄海,由蔡欽鍾在鷹樓組織大鍋飯贈粥。是時,還有一個半職業的潮劇團在鷹樓活動,演員在練習、演奏結束後,可以享受免費的豬肉糜,補充營養與體力。這個潮劇團,就是澄海潮劇團的前身之一:東湖怡香潮劇團。這又是另外一段鷹樓往事了。
鷹樓天台花園。鷹園後人的休閑生活:在天台吹蓮陽河風、賞花、喝紅酒。
致謝
接受訪問、協助拍攝、提供圖片資料的蔡钊群先生;協助聯系、訪問的黃堉先生(東湖社區副主任);提供線索與文史知識顧問的楊萬洲先生;提供建築知識顧問的黃燕虹女士、林境桐先生、蔡文斌先生、陳章煌同學;提供線索的笛子女士;協助信息檢索的蔡鍵先生
參考文獻
《東湖僑鄉調查述略》
《樟林社會概況調查》
《潮人在新加坡》
《澄海縣華僑志》
《澄海縣志》
《潮籍第一批信局——“致成商號”的浮沉》
《李俊承:雙杭永德會館敬奉的華僑抗日領袖》
《新加坡潮僑概況》
《乘風破浪:新加坡澄海會館40周年紀念》
《新加坡歐美雜貨食品商務局簡史》
《華商跨國網絡的形成、延伸與沖突》
《怡和軒曆屆董事會名表》
《怡和軒簡介》
《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成立六十周年紀念》
《陳嘉庚》
《新加坡廣東會館第一屆董事會名單》
《南洋大學創校史》
來源:哈燒茶書齋,感謝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