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認識下綠鬣(liè)蜥!
綠鬣蜥是美國比較受歡迎的爬蟲寵物之一。美國每年都從中、南美洲的鬣蜥養殖場進口大量的綠鬣蜥。
在美國的每個寵物店裏幾乎都能找到綠鬣蜥。
物種首次由瑞典植物學家卡爾·林奈在1758年正式命名,兩世紀以來大量亞種已被認證,但後續只被認爲是不同區域同一物種的變種。
(圖:來源自網絡)
原産自中南美洲及其周圍島嶼。美洲綠鬣蜥 (Iguana iguana) 就是通常人們所稱的IG,它們原産于墨西哥和南美洲各地。成年IG的體長一般在2.0米左右,體重可達8公斤。
IG是樹棲性蜥蜴,它們一生中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會在樹枝上度過。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射入叢林,IG便開始了一天的活動;它們離開夜間休眠的棲息場所,爬向高處以尋找最佳的曝曬位置。就這麽懶洋洋地休憩在樹梢,盡情享受著陽光的恩賜,一曬就是整個上午。
中午時分,IG便開始四處覓食;它們算得上是純粹的素食主義者,主要以植物的葉子、花和果實爲生。幼年IG的身體一般呈綠色,它們借此來躲避天敵的視線;隨著年齡的增長,綠色會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顔色會是淺黃色、淺藍色或者棕色等。
IG主要的身體特征包括背部的梳齒狀鱗片,尾部黑色的環狀條紋以及成年雄性個體大而下垂的喉扇。
在野外環境,IG的壽命一般在10-15年之間,個別會更長一些;人工IG個體的壽命可達20年以上。
(圖:來源自網絡)
然後這個外來物種來新加坡了!
還要不給錢搭巴士,純粹的“霸王車”…
據網友分享的帖文,一只體積龐大的綠鬣蜥坐在公共巴士車頂上,引起網民嘲笑:它沒有易通卡,要搭順風車。
畫面顯示,這只生物旁若無人地坐在154號單層巴士車頂上,遙望著遠方;
(圖:來源自網絡)
一名男子拿著拖把,站在路障上,緩緩地向它走去,並用拖把輕碰它的尾巴。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巴士司機社區”和All Singapore Stuff也先後發布這段視頻,引起網民熱議。
不少網民說,這只生物沒有易通卡,所以想爬上車頂免費搭巴士,不要打擾它。
也有網民感歎,本地到處興建預售組屋,導致野生動物失去家園;有的則提醒公衆不要餵食。
由于上述帖文都沒有說明這只生物是什麽,因此網民對此也是衆說紛纭,不少人認爲是變色龍,有的則說是壁虎或蜥蜴。
國家公園局表示,視頻中出現的是一種産于美洲的綠鬣蜥(Common Green Iguana)。
當局指出,基于預防疾病的引進和傳播、生態系統失衡和公衆安全等因素的考量,公衆不得將野生動物當作寵物飼養。
但實際上,新加坡真有不少小夥伴再將其當寵物…
去年11月,就有網友在蔡厝港發現一美洲鬣蜥在立交橋旁悠然自得地曬了兩小時日光浴,于是隨手將畫面拍下來,在互聯網上引起討論。
照片中的主角身長1.5米左右,體表有綠鱗,主體呈現鮮豔的橘紅色,尾部有黑色環狀花紋。
(圖:來源自網絡)
綠鬣蜥在奇異寵物的飼養者、和爬蟲類愛好者的圈內,人氣一直居高不下。綠鬣蜥其實智商和貓、狗相若,可以被訓練,也愛幹淨。
和最主流的貓、狗寵物比起來,馴養的綠鬣蜥不吵不鬧不拆家,又不掉毛,會認主人但又不黏人。
可說是綠鬣蜥的好,只有養過才知道。
不過,在中國台灣曾泛濫成災!
當時,賣到最後變得供過于求,一只本來動辄數百、甚至上千新元的鬣蜥,價格跌到十塊新幣都沒人要。搞到最後,覺得無利可圖,便野放任其自生自滅、也有飼主玩厭了覺得蜥蜴不討喜,就隨意丟棄。若是一、兩只鬣蜥在野外晃蕩那也罷了,但偏偏這玩意適應力強、繁殖快、個頭大又粗壯,進了台灣的生態圈內簡直是吃了無敵星星,基本上沒有天敵。
最後在當地占地爲王、繁殖到泛濫成災,不但嚴重壓縮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還狂吃農作物造成農民損失。其挖洞的天性,也常常破壞堤防和祖墳,令人頭痛不已。
搞到最後,不得不正式對綠鬣蜥“宣戰”,祭出懸賞令,凡捕捉上繳綠鬣蜥成體,即有獎金或獎品,死活不論。
…
所以外來物種的泛濫,真是不可小視!
對此!
各位看官怎麽看?趕緊在評論區裏怼怼!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您認爲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