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敬父母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
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饑餓也不敢先嘗。
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爲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
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父母年紀大了,我們做兒女的難免會時刻擔憂,常懷一種患得患失的心。
像《論語》裏面所說的: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父母的年齡,我們要記得清清楚楚,可不能稀裏糊塗地不知道父母的年齡多少。
包括父母的生日,也要牢牢記住,這是我們做子女起碼的本分。
這個世界上什麽事都能等,獨孝敬父母不能等。
2. 強身健體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每天長跑20分鍾新加坡前總理、現內閣資政李光耀已年過古稀,但仍然頭腦清楚、精神飽滿、腿腳利落。
不論在家還是出國,每天雷打不動堅持長跑20分鍾。李光耀說:“我每天都做運動,如果不做,便感到懶散,我發現健身操使我感覺更好,能開胃,也睡得更好。”
李光耀經常從事的運動項目除了跑步外,還有遊泳和騎自行車。如果是應邀去沒有運動設施的國家開會,他的隨身行李一定要帶著可折疊的健身腳踏車,清晨或晚飯前進行運動。
李光耀認爲,有了運動,還要有足夠的休息才能健康,每天睡眠8個小時最理想,但通常他只睡六七個小時,因爲睡眠質量好,從不失眠。李光耀曾是個胖子,喜歡吃炸雞翅,喝啤酒和葡萄酒。
他現在這副身板,都是他努力進行體育鍛煉的結果。他特別倡導體育運動,他認爲居住在城市裏的人,必須注意鍛煉身體,這方面他也率先做到了。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要等到百病纏身才追悔莫及。
年輕的時候可以拿命換錢,年老了拿錢可換不了命。
身上的擔子越重,就越要重視自己的健康,不要透支自己的生命。
趁著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多跑跑步,多打打球。
3. 及時行善
那天跟老公幸運地訂到了票回婆家,上車後卻發現有位女士坐在我們的位子上,老公示意我先坐在她旁邊的位子,卻沒有請這位女士讓位。我仔細一看,發現她右腳有一點不方便,才了解老公爲何不請她讓出位子。
他就這樣從嘉義一直站到台北,從頭到尾都沒向這位女士表示這個位子是他的,下了車之後,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說:讓位是善行,但從嘉義到台北這麽久,大可中途請她把位子還給你,換你坐一下。
老公卻說:人家不方便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三小時而已。聽到老公這麽說,我相當感動,有這麽一位善良又爲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讓我覺得世界都變得溫柔許多。
心念一轉,世界可能從此不同。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轉向的能力,就看我們怎麽想,怎麽轉。我們不會在三分鍾內成功,但也許只要花一分鍾,生命從此不同。
行善等不得發達之時,等不得日進百金之日,最窮的人也能行善。
只要利他,凡事皆善。行善要及早。